小学数学评课稿小学数学评课稿1 《秒的相识》是一节生活学问课,朱老师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教学流程清楚,教学目标明确,设计的教学信息丰富多彩如:录像、嬉戏、体验活动等等,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教学效果不错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特色: 1、注意了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如利用课件展示嫦娥奔月的场景,运动场上的时间等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2.给学生供应充分发挥的空间 开展小组合作沟通,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了“面对全体学生”的精神,也实践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数学理念其中,敬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育了学生的自信念,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子比如,让学生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孩子们可以写字,可以做[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 老师站.com]口算题,可以读文章,还可以自己选择喜爱的事情进行体验,效果挺好 3.重视学问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实力的培育 老师创建性地运用教材,在生活中学习、运用数学学问的意识和实践实力的培育等教化理念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将学数学与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
如在嬉戏环节中,让学生估测每个活动所须要的时间,比如:穿好一件衣服大约多少时间……这些活动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育了学生应用数学学问解决生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4、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学中,老师非常留意学生的情感与看法、学问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沟通情境,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获得胜利的体验培育了学生从多角度观赏他人的良好心态和自我调整的实力小学数学评课稿2 活动形式:听评课 主讲人:冯x老师 评课人:xx 主题:训练学生精确表达数学语言的实力 时间:xx-12-10 今日上午有幸听了冯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二年级数学上册关于"数学王国"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1、老师的课堂引导特别好玩,从数学王国的大门钥匙的密码引入课堂,让学生利用1和2组成一个两位数来揭开大门的钥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初步接触利用数字组成一个数的可能性是多个的,另外结合地图的涂色来引入第一个例题 2、老师利用了一条主线贯穿全课堂,利用数字王国的大锁密码,起先课堂,最终又用大锁的密码结束课堂,并且对本节课做了升华提升,提高学生的解题实力,有始有终。
3、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奇妙,尤其是对于涂色的设计,依据地图进行了变更,让学生理解题意,留意题意的要求,并在黑板上进步摆出图形,结合自己制作的图,让学生明白定位法的确定方法,可以先确定前面的,也可以先确定后面的 4、老师通过几次个例题和操作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实力,让学生自己探究实践,对详细的方法最终提出总结,依据学生的活动,挑出能够快速完成的几个,总结方法,让学生来了解方法的重要性 5、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形式多样,有排数字,合影留念,教学环节联系生活,抓住学生的心里特点,实际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倍感爱好,而且在练习上也拓宽思维,让学生依据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编号排序 对本节课看法和建议: 1、课堂的起先地图出示虽然比较新奇好玩,引起学生关注区分比较,但占用的时间过长,老师可进行适当的裁剪,干脆给出阳泉地图,把盂县和郊区的地图首先图上不同颜色,问学生还有其他涂色方面吗,口头回答几个后,干脆起先涂表格,不用涂地图 2、讲解定位法和交换法是是否可以再详细具体些,感觉学生课上还是不是很明白如何定位小学数学评课稿3 一年级数学《6、7、8加几》评课稿 活动形式:听评课 主讲人:施老师 评课人:孙建磊 主题:训练学生精确表达数学语言的实力 时间:20xx-12-11 今日上午有幸听了施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一年级数学上册关于"6、7、8加几"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1、老师对学问的复习充分,了解到9加几的加法计算利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复习巩固了算法的原理以及方法,让学生明白9如何凑十,如何分解两一个数,这完全为本节课计算6、7、8加几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也能够很快的从中领悟到计算原理。
2、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施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到位,学生从课堂的说凑十法的过程特别娴熟,在课堂上也做到了不断练习,充分让学生反复说,精确说,流利说 3、对课本的教学用图充分挖掘,从例题中发觉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题意,知道给出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的会利用信息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解决问题,有前后人数相加,有不同衣服颜色的人数相加,熬炼学生的思维实力 4、注意计算的方法练习,例如在计算8 5=的时候强调可以看8分5,也可以看5分8,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索实力,让学生明白凑十法的敏捷应用 5、从一个儿歌帮助学生解决凑十法的口诀要点,抓住特点进行计算,供应学生快速计算的小诀窍,利用减法计算结果,很得出结果可以说是整节课老师都把握住了重点内容,强调方法练习,讲解细微环节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白抓住关键内容进行计算 对本节课看法和建议: 1、能否在写课本例题时,让学生说说算式可以怎么列,或许有8 5或5 8,7 6或6 7的不同列法,这样可以结合到最终一题,为下节课渗透 2、摆小棒时可以让学生上台圈一圈或摆一摆,感受过程,计算结果也可以做到进行验算。
小学数学评课稿4 《相识时间》是在学生已经相识了钟表,会看几时、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相识钟面,驾驭看几时几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生活中常常接触时间,有肯定的感性相识,但终归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真正理解比较困难特殊是看几分,很简单受时针看法的影响而将两者混淆程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课件,紧抓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视察中驾驭概念和学问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学问,给学生以视觉刺激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程老师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使时间这一抽象的学问详细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感性阅历特殊是在相识几分时,课件演示将分针走过的痕迹用较粗的红线标出,让学生清晰知道分针看小格,时针看大格,印象比较深刻 二、奇妙设计,引导学生驾驭重点,突破难点 几时多是学生相识的一个难点如4时多,学生简单看成5时多课伊始,陈老师就从学生简单出错的地方入手,出示时针指向数字9和10之间,问是几时多并总结假如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看小的 相识每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
程老师也留意到这一点,在教学中,除让学生集体说说分针走到各个数字分别代表几格外,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几个关键的数字,以便更快地读出几分有的学生说记住6就是30分,有的说记住3就是15分,9就是45分等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抓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巧记,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驾驭,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程老师还注意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学问点进行辨析,从而使学生对重难点学问理解得更透彻如相识时、分时,出示课件视察时针走动1大格是几时,分针走动1大格是几分,然后提问:“两个1怎么不一样?”引发学生思索,进一步相识时针走过1大格是1时,分针走过1大格是5分 三、课堂语言浅显易懂,学生易于接受 程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明白,能用学生简单理解的语言去描述学问,让学生易于接受如:“外面的数字给分看的,里面的数字给时看的,不过外面的数没有标,要小挚友自己去记”“一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就看小的(12也可看成0);二看分针,一个大格就是一个5分等,这些语言浅显易懂,清晰明白,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学习指向,让学生清晰知道该怎么看时间,将抽象的学问简洁化,学得明白扎实。
四、建议 学生上来板书时,书写比较随意,中间两个小圆点没有写在右下角,而是一上一下分得很开,两个小圆点也写成两条小斜线这里应当要留意引导学生规范书写小学数学评课稿5 《分数乘整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其中后一目标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对于这一重点采纳的是自主探究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一上课吴老师出示了五道口算题,让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并在口答的过程中强调了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以此作为新知的的生长点,调动学生已有的学问储备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学问不能靠传递,而要靠学习者在原有学问阅历的基础上主动建构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时”,吴老师课件出示信息窗后,让学生找寻出信息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在沟通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两种列法,一种是加法,一种是乘法,引导比较两个算式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关系,奇妙运用“认知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主发觉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相通之处,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对于“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吴老师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在沟通中初步得出结论,然后老师通过课件的展示,把加法和乘法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关注学困生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觉吴老师在课堂上对于一些简洁的问题,总是让学困生来回答,这种关注,就易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建议: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学生不肯定真正理解,还应进一步沟通小学数学评课稿6 今日有幸听到了一节四边形,首先展示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四边形 一:视察 1、让同学们找共同点:四条边,四个角 2、区分是否是四边形,认为是的点点头,不是的摆摆手(这样的回答有利于更好地管理课堂纪律 3、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们区分是不是四边形 4、揭示封闭图形的图形,强调四边形都有4条直边 二:摆一摆 1、让同学们在丁字板上摆一摆 2、画一画:让同学们在课本上面画一个四边形 三:比较 1、最熟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强调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为下面求周长的课题做铺垫 3、拿出教具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他们都有什么特征 总结:相识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 通过这节课我相识到孩子们的动手实力还是有限的,他们的语言组织也不到位,须要老师去补充说明还有一些孩子画图顺手就用钢笔,这是不对的。
老师要早强调,加强强调画图用铅笔让他们养成一个好的做题习惯然后要学会自己去比较,去探究当然这须要老师的引导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比老师讲清晰印象会更深刻 卫芬芬老师思路清楚,语言表达简洁,精确带给了孩子们一节轻松开心的课堂 朱双文老师思路也特别清楚,强调重点,唯一不足就是老师说的太多,学生说的太少 我觉得自身也有这种状况,以后会加以改正学习各位老师的特长,避开自身的一些不足小学数学评课稿7 20xx年10月15日,我有幸倾听了塔耳小学焦宗琛老师的科学课《找拱形》,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