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一, 编制依据 2二, 工程简介 2三, 连续梁施工预压方法 2, 连续梁支架预压施工流程 2, 连续梁支架预压目的 3, 预压方法 5, 加载方法 5, 卸载测回弹值 6, 支架预压限制要点 7,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7, 预拱度设置 9, 施工考前须知 10四, 施工保证措施 11, 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14.2 平安保证措施 12五, 连续梁现浇支架施工检算书 16六, 附预压荷载分布图 16连续梁支架预压施工方案一, 编制依据1.1, 依据GDK274+烟集河52-55号墩40m+60m+40m连续梁施工图纸1.2, 依据铁道部现行的验收标准: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立【2021】241号,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21,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立【2021】241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21, 铁路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标准, JGJ166-202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平安技术标准, JGJ194-2021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以及上级技术部门所提出的技术要求等。
1.3, 其他有关技术标准, 规程, 技术文件及上级技术部门所提出的技术要求等二, 工程简介烟集河特大桥支架现浇40+64+40m连续梁,桥面宽度12.2m,梁体位于半径3500m的曲线上,线路中心和梁体中心重合,mm,端支点顶板厚度三, 连续梁施工预压方法3.1, 连续梁支架预压施工流程支架验收→标高测量→砂袋就位→加载60%→沉降变形观测→加载100%→沉降变形观测→加载120%→沉降变形观测→外表覆盖→卸载→标高调整预压方式采纳整体预压,预压依次和混凝土浇筑依次一样,由支点处向跨中进展对称布载,先进展53#, 54#墩置加载,然后向52#, 55#墩进展布载,见图1横向加载时,从梁体构造中心线向两侧进展对称布载见图2 图1图23.2, 连续梁支架预压目的〔1〕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平安;〔2〕消退整个支架及地基的沉降变形,有利于桥面的线形限制;〔3〕测量支架的弹性变形,依据测量结果对满堂支架进展预拱度调整为检验连续梁模板的平安性和实际变形量,通过预压消退构造非弹性变形,同时取得模板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得出荷载-挠度曲线,并检验设计计算结果,调整预拱度(或反拱),以求得连续梁施工的精确参数。
提前发觉支架构造及构件加工, 安装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前调整整改,防患于未然模板预拱度的调整通过调整模板支撑顶托完成模板弹性变形应依据预压变形测量结果绘制沉降曲线,并结合模板的设计拱度和实际支撑变形来确定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进展预压,支架预压采纳砂袋法考虑到混凝土振捣产生的动荷载及小型机具等荷载,预压荷载按混凝土实体重力的1.2倍考虑考虑梁体自重, 地面下沉及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按设计要求对支架进展预压在模板安装完毕,以梁等重量的砂袋对支架及根底进展预压,支架变形及地基压缩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d=d1+d2+d3+d4+d5 d1---箱梁自重产生的弹性变形 d2---支架弹性压缩量 d3---支架和方木之间的非弹性压缩量 d4---支架根底地基的弹性压缩量 d5---支架根底地基的非弹性压缩量通过预压施工,可以消退d3,d5的影响,在底模安装时,其预拱度的设置Δ=d1+d2+d4计算,在模板顶面高程限制时参与预拱度数值,Δ值在施工中实测取得预拱度由跨中向两端渐渐削减3.3, 预压方法 依据设计和标准要求对连续梁进展预压,预压荷载>110%梁重,满堂红脚手架及底模同时进展预压,依据图纸中供应的预拱度值及支架方式确定预抬量,砂袋堆放要根本和梁部重量相对应,翼板局部少压,箱体上部多压,压重依据计算确定.连续梁支架预压主要采纳2台25t汽车吊协作2台塔吊吊装砂袋,分段对称匀称吊装砂袋进展预压,预压料的堆放按设计梁体的构造自重和分布形式堆放,加载时对称等载预压布置,防止支架偏压失稳。
加载依次按混凝土浇筑依次进展,当支架稳定后,即可卸掉预压料,卸载时分层卸载,全部卸载完后,测量地基和底模标高,计算出地基和底模的弹性模量画出变形曲线,作为调整模板预拱度的依据,在预压完毕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是否牢固.3.4, 加载方法加载前测初始值作为预压前高程H前,第一次加载到60%荷载,加载完毕1小时后测沉降值,每6h测量一次,最终两次沉落量观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方可进展下一级加载;第二次加载100%荷载, 加载完毕1小时后测沉降值,每6h测量一次,最终两次沉落量观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方可进展下一级加载;第三次加载120%荷载, 加载完毕1小时后测沉降值,每6h测量一次加载总重为6642t〔砂袋4920个〕,52号墩至53号墩梁体重量为1987.2t〔砂袋1472个〕,53号墩至54号墩梁体重量为2667.6t砂袋1976个〕,54号墩至55号墩梁体重量为1987.2t〔砂袋1472个〕3.5, 卸载测回弹值待加载完毕,到达预压要求,合格后,即可卸载,卸载分三次进展,第一次卸载60%后,测回弹值,第二次卸载90%后,测回弹值,第三次待第二次卸载测回弹2h后,卸载120%,测回弹值,6h再测最终回弹值H终,沉降, 回弹变形计算如下式:H载后—H前=H沉〔H沉为加载后最终沉降值〕H载后—H卸=H弹〔H弹为卸载后最终回弹值〕H沉—H弹=H处〔H处为须模板调整加固处理值〕H施=H设+H弹+H预拱〔H施为施工时限制高程值,H设为设计高程值,△H预拱为施工时考虑的拱度值,该值依据跨径大小确定,一般为1.5~4cm;通过沉降测量,测出支架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以便调整箱梁底模高度,同时为抵消梁板纵向和两侧悬臂产生的扰度,在铺设底模过程中视箱梁跨度可设为1.5~4cm的预拱度。
3.6, 支架预压限制要点1>, 试压前细致按标准验收支架2>, 试验支架和相邻支架间连接扣件必需松开自由3>, 测量点的标记必需牢固不滑移4>, 测量前细致效验水准仪,测量时前后视距尽量相等,每一次测量最好在同一位置架设仪器,一个测站测完5>, 匀称预压3.7,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支架观测点布置:连续每跨布置5个测点断面,即每L/6跨布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布设3个点〔断面中心, 腹板底部中心〕, 翼缘板布设2个点分别在底板下方的纵向接触模板的木方上部,制作观测点,利用线绳将观测点引至量体下部,以便于观测线绳下方系300mm长直径20mm圆钢,在圆钢上粘贴卷尺,测量时可干脆进展测量卷尺刻度,见图3用于测量支架变形观测点布置图见图4地基沉降观测点布置:对应支架观测点的投影位置,在地基上布设地基沉降观测点在地基上打入一根钢钉,喷红色油漆,做好明显标记及编号作为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用于测量地基沉降值的改变图3 模板沉降观测点示意图 图4 观测点布置图观测的方法是采纳水准仪测量,测加载前标高为Δ1,加载后标高为Δ2,卸载后标高为Δ3依据观测结果绘制出沉降曲线当支架的沉降量偏差较大时,要刚好对支架进展调整。
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判定支架预压合格:各监测点最初24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各监测点最初7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最终两次沉落量观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即可终止预压卸载卸载:卸载按加载依次的反向进展,依据先加载的后卸,后加载的先卸的原那么,卸载时在同跨内先中间后两边对称同时进展预压时主要观测的数据有:支架底座沉降—地基沉降;卸载后顶板复原量以及支架的侧位移量和垂直度,按测得的沉降量及设计标高,重新调整模板标高预压后,通过可调顶托精确调整底模板标高,其标高设定时考虑设置预拱度预拱度设置要考虑梁自重所产生的挠度, 支架受载后产生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 支架根底的沉降, 张拉以后的反拱等因素撤压后,沉降标回弹,沉降量削减,此时的沉降量为永久性沉降,依据预压所得的数据重新细致调整支架高度,使各点标高满足平整度, 预拱度, 弹性变形和设计要求沉降稳定卸载后算出地面沉降, 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具体数值为多少,并在卸载后全面测得各个测点的回弹量当弹性变形复原后完毕观测,绘出观测曲线,依据各点对应的弹性, 非弹性变形数值及设计梁体挠度来调整模板的高程,通过支架顶部微调装置进展调整, 加固。
测量时,依据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07〕,采纳NA2/GPM3型光学水准仪协作双面水准尺,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展观测,并用悬线重锤测支架水平位移量3.8, 预拱度设置在支架上浇筑箱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和卸架后,箱梁要产生肯定的挠度因此,为使箱梁在卸架后能满足地获得设计规定的外形,须在施工时设置肯定数值的预拱度在确定预拱度时考虑以下因素:卸架后箱梁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由温度改变而引起的挠度;由砼徐变引起的徐变挠度在预压完毕后,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的扣件是否牢固,地基是否下陷,脚手架是否有明显变形等,发觉问题刚好处理依据预压试验中的沉降观测并画出沉降曲线,沉降值稳定后,测量队测出全部点的标高报工程部,经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同意方可卸载全部卸完后,测量各点的标高,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以便确定支架, 模板精确的预拱度,本次模板支设及底板铺设时为抵消预压造成的沉降,底模整体标高抬高3.9, 施工考前须知3.9.1支架外侧应设置栏杆等防护设施,防止意外冲撞支架的事故发生。
3.9.2支架采纳砂袋预压时,应支配专人进展指挥,并做好每袋砂袋重量记录,按设计荷载分阶段进展预压3.9.3支架预压时,应做好防雨措施,对预压砂袋进展遮雨防护,防止雨水浸泡砂袋增加预压荷载造成超载,发生平安事故3.9.4支架预压前,应对支架地基四周做好排水设施,防止雨水或积水浸泡支架地基3.9.5每一级加载时,通过测量观测,最终两次沉落量观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方可进展下一级加载3.9.6尽量防止在夜间进展吊装预压四, 施工保证措施 4.1, 质量技术保证措施4., 铺设底模, 侧模后测量前应加强模板的全面检查,确保模板在荷载作用下无异样变形4., 加载及卸载过程应加强施工现场平安保卫工作,确保各方面的平安4., 沉降观测仪器为专用精细仪器,要专职测量人员负责;4., 测点要固定,用红油漆提前做好标识4., 不能随意更换测量人员,防止出现人为误差;4., 专人负责对水准点位置进展爱护;4., 照实填写观测数据,绘制弹性和非弹性曲线如出现意外数据,应分析缘由,不得弄虚作假4., 观测过程如局部位置变形过大,应马上停顿加载并卸载,刚好查找缘由,实行补救措施留意问题:〔1〕采纳预压袋逐袋称量,设专人称量,专人记录;称量好的砂袋一旦到位就采纳防水措施,打算好防雨布。
〔2〕派专人视察支架改变状况,一旦发生异样,马上进展补救〔3〕要分级加载,加载的依次接近浇筑砼的依次,不能随意堆放,卸载也分级 质量保证体系本工程设立全面质量领导小组,下设专职质检机构—质检部内设各专项工程质检工程师及质检工程师助理,专司质量检查之职组成以总工程师为首,选派有多年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结合现场实际状况,细心编制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