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人体对应,1,足少阴肾经肾脏大雪冬至 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腑小寒大寒 手少阳三焦经立春雨水 当然,我们还应知道人体脊椎与二十四节气变化的关系,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人 体与宇宙、大自然相应的奥秘,并结合应用到医学、生理、心理、天文、地理、哲学等各个 科学门类之中 十二经二十四节气经络时间时辰 足厥阴肝 足少阳胆立春 惊蛰雨水 春分肝 肺 1-3 3-5 丑 寅 手少阴心 手太阳小肠芒种 小暑夏至 大暑大肠 胃 5-7 7-9 卯 辰 手太阴肺 手阳明大肠立秋 白露处暑 秋分脾 心 9-11,2,3,11-13 已 午 手厥阴心包 手少阳三焦寒露 立冬霜降 小雪小肠 膀胱 13-15 15-17 未 申 足太阴脾 足阳明胃清明 立夏谷雨 小满肾 心包 17-19 19-21 酉 戊 足少阴肾 足太阳膀胱大雪 大寒小寒 冬至三焦 胆 21-23 23-1 亥 子,体液的阴阳及功能(1,我们知道人体中约有 70%是水组成足见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多么重要,地球也是如此 体液泛指我们大家熟知的血液、精液、泪液、汗液、唾液、尿液、奶液、胎液、胃液、细胞 液等 体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器官组织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因 此,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病理上,体液和脏腑、神经、经络及骨骼等器官组织之间都存在着 密不可分的互为因果的关系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体液的阴阳及功能 1 血液 血是回旋于血管脉中的液体,分明暗两色即鲜红与暗红色,分属血液的阳血与阴血之 中阳血统领全身的营养与滋润;阴血主回收和输送全身的废物 血液的生成分两种:一种先天血,来源于父母;后天血生成于脾胃,为第二种因此 生成血液的后天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中的水谷精微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 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 血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也说明了营气是 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血液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血液的功能分两种:一种是血循全身内外,对全身组织、器官起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又是精炁神的物质基础素问五脏生成论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 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如果血不足,各器官组织失去了濡养作用,可出现诸如四肢 麻木、皮肤干燥作痒、视力减退、眼睛干涩、关节运动不利等病症第二种,它还是神志活 动的物质基础,炁血充盈,才能神智清晰灵枢平人绝谷有“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因此知血液和血管正常而不老化、迟滞,浓度或大或小,只有通快顺利,精液和神智才能稳 定。
而不会有心血虚则惊悸、失眠、多梦等神智不安的见症诸病源侯论有:“肾藏精, 精者,血之所成也赤水玄珠说:“失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调和五脏,洒陈六腑, 男子化而为精,女子上为乳汁,下为经水可知血能生精养精,是精的物质基础血不足 时男子精液少,妇女月经量少、乳汁不足等症 2 精液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决气说:“两神相 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这两句说明了精是先天父母的精气与后天水谷中的精 气相结合而生成的,构成人体并维持生命的最根本物质人类依赖男女之精液繁衍,生命依 赖先天、后天之精而存在,因此精液可分阳精与阴精 精液的生成分两种:一种是先天之精,即父母生殖之精液,也是人体最初功能活动的 物质基础,称阳精另一种是后天之精,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来,藏于肾,输布五脏六腑之中, 是人体继续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称阴精如医宗金鉴有:“先天之精始父 母,后天之精水谷生肾藏精,无过盈之说因为精(阴精、阳精)都在衰败、耗散的缘 故,只有通过修炼才能延缓精的衰败而达到长寿的目的 精液的功能分两种:一种是繁衍后代(分两种,即生育和修炼出另一个自我的生命体), 另一种功能是它可以保证肌体的机能正常生存、发育等一切活动,并抵御病邪而使肌体产生 免疫作用,同时也不怕寒冷,肌体精足充盛时不怕寒冷,即精足不畏寒,4,3 津液的阴阳与功能 津液,是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即体液。
包括人体的 各种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腔液、细胞液、泪、涕、汗、尿等而津液布于全 身,因形状、部位与功能的不同,而分阳津、阴液一般清稀者为津,质地稠厚者为液二 者均由水谷代谢产生,功能上相互依存、转变、密不可分 津液的生成:游溢精炁,上输于脾,脾炁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 精四布,五经并行 津液可外泄于皮肤,也可由外通 过皮肤进入体内,内注脏腑经络各组织器官,它的产生、运送和排泄主要靠副交感神 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来完成 津液的功能: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 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五谷之津液和合为膏者,内渗入 于骨空,补益脑髓都讲到了津液可滋养五脏及所属的肌肉、皮毛、官窍(如眼、耳、鼻、 生殖器、肛门等)、经络,还输注关节、脑髓、骨髓,津液也是补充血液,调节血浓度及体 温的重要成分,如灵枢痈疽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 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 ”说明维持人与自然界的相适应,保持自身阴阳相对平衡,津液起 着重要调节功能如果多汗、多尿、大吐、大泻则会损耗过多的津液,出现津伤液脱之症, 从而伤及脏腑、经络、官窍等;如津液运送障碍,水湿停滞,则会聚生痰饮、水肿等症。
当 然,脏器的病变异常,也会影响津液的病变,如肾阳不足,而不能温化水液,水邪泛滥逆上, 致肺失肃降出现呼吸急促、喘咳等症 修炼者对津液的认识,不仅仅是上述的知识,通过一代代的修炼者们发现,津液还具 有修复肌体损伤的功能,而且更重要的还具有恢复青春,永葆青春,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 津液的产生还来源于人体皮肤与起居环境、工作环境的潮湿度有密切关系,通过皮肤吸纳津 液过多的人体会肥胖或患皮肤病等,这样也加重了身体内脏的代谢负担,因此中国的先贤们 提出了“风水学”、“堪舆学”并得到了当政者的认可与应用和推广,他们的居住之地,作 战之地、甚至长眠之地等,都无不严格按照风水师的选址与堪定来修建,目的是居之使人健 康,津液充足而使人年轻,达到心情舒畅,身心健康、长寿的目的同时百姓更是盲目效仿, 把这门科学看成了神秘的文化 4 胎液和奶液 这里仅作为笔者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因为它们是人体生命中一个独有现象,正是因为 有了胎液和奶液,才孕育了生命,延续了生命 胎液是由父母之精媾和为卵子而产生,随着卵子的细胞分裂发育而增加,当生命的雏 形完整时,胎液也达到了顶峰它的正常营养主要靠先天之精 肾和后天之精 胃,如果这两 个精阴阳不平衡,就会导致胎液的变化,而出现胎液色变浊、变暗,胎液的变化也同样会影 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死亡,5,妇女在怀孕之时,经血自然消失,是因为胎液及胎儿的形成和发育引起的体内阴(月 经)液向阳液(胎液)转化的缘故,此时妇女的修炼者大都禁止练功和大动,以利胎液的正 常转化、生发,以免母体过多的耗散转化成胎液的津液、体液。
母体此时也因怀孕而变得身 体强壮,超乎了一般情况下的自身免疫力就如同道家讲的结丹生圣婴一样,百病皆去,身 体极壮修炼者所讲孕育的自我生命长生、永生,是指修炼出的阳纯之体 有大智慧的人, 是人体之阴腹中的阳体;而妇女怀孕生子,则是人体之阴腹中生阳体,此阳体却不是她自我, 而是自我中的一部分这也说明了津液在人体内的变化,胎液只是其中之一种变化形式,同 时也使人们知道了男(修炼者的下丹田结丹出圣婴即小童子)、女皆可孕而生“子”的道理, 也都应与津液密不可分其实,有明师指导下孕妇也可以修炼但应该慎之又慎 奶液是妇女生产后体内津液的又一种变化形式由于孕期胎液的需求量大,津液大都 输布于下腹,同时又因腹部此时为阳,必有一个阴用之位与其相对立,孕妇才能健康发育、 生长,故乳房在孕期悄然变化,为变成阳位而创造条件当胎液突然消失,腹腔不再需用津 液大量输布时,那些多余的津液便通过冲脉输布到腹腔的极端 胸,而产生了奶液 奶液在孩子食用之时,有一定时期(3 个月左右)孕妇不来月经,但仍然排卵,经过这 个时期后,月经才会出现时间长短不一,营养好的身体恢复快的来月经的快,有的要一年 多才来月经,是因为营养不足和与喂孩子奶等有关系。
在孩子吃奶时切忌不能让她生气,否 则产妇就会断奶,或乳房出现结节而导致增生也不能在孩子吃奶时给产妇吃中药和西药, 药物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孩子,会在眉心、皮肤、囟门等处表现出来刚刚生下孩子的母亲如 果没有奶或下不来,在乳房憋的肿胀难受时,可以用笔者教给你的方法一用,百试百应,无 不见效 用自己的右手(不能错)拇指、食指成八字形,放在胸骨柄的两侧,胸骨第二条下 的空隙处,仅此处能有空隙容下一指,逆时针轻轻按摩转动,3-5 分钟就使乳房胀疼减轻, 奶水通顺,按摩的时间不要长,有 3-5 分钟就好 当然此时是产妇练功的最佳时期,也是女子炼丹功的“斩赤龙”绝好时机,很少有人 把握住这一时机此时婴儿已经可以断奶了但有一点应慎重,断奶应是自断,而不是强断 否则会引起产妇的乳房肿胀疼痛,虽然过一周此症状会消失,但用这种方法断奶的产妇,会 在以后出现乳小叶增生、乳腺炎等病变的可能,因为奶液积滞于胸,日久生病所致我们可 以用最有效、最迅速的物理疗法,避免乳房肿块的生成,气的阴阳变化及功能,气是构成自然界各种物质之源,一切物质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如公羊传解 诂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万物之始也。
论衡自然 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都是说宇宙之间生养万物的本源而人体生命活动也是气的 功能体现如宋扬士瀛在仁斋直指方中说:“人以气为主, 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 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营卫之所以转运者,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升降者,气也;盛 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活动都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 成分,以养脏腑、神明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说:“天食(同饲)人以五气,地食人 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 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6,1 气的生成:我们首先要知道气炁这三种气:气是自然界的气;炁(念同气音)是 人和动物体内等具有生命信灵的活性炁;是人体独有的高级能量的光,具有高级信灵的活性 物质气的生成分内外两种第一种是呼吸系统,包含全身的毛孔呼吸,纳宇宙的清阳之气 入体,称阳炁;又分阳中阳,即天上之、轻灵之;阳中阴气,即地上之气、浊厚之气无论 我们觉察到或觉察不到,毛孔都在时刻地释放“炁”和吸收“气”如:人体无时无刻都在 放出红外光,这就是人体炁的一种;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全身的毛孔都被不透气的纸 封死,仅留鼻孔和嘴,一般此人不会很健康地活着,用不了多久便会死亡。
第二种是消化系 统和泌尿系统阴浊之炁,称阴炁饮食经脾胃消化、吸收而得来后天精炁,消化系统的炁是 阴中阴炁,是阴炁中的后天之食补炁;而肾中也藏有禀受父母的先天精,是阴中阳我们画 个图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人体中炁的阴阳属性 2 炁的功能:难经八难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说明炁在人体生理活动 中占据的位置具体说炁的功能有: 推动作用:炁为血之帅,炁行则血行人体的生长发育、血液循环、津液输布、 饮食水谷的运化、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等都依靠炁的激发和推动方能维持正常如果炁虚则 推动减退,生长发育就会迟缓,脏腑、经脉的功能就会减退,或者发生血行停滞、水液停留、 饮食积滞等各种病变 防御作用:炁能护卫肌肤,防卫外邪入侵素问评热病论篇说:“邪之所 凑,其气必虚”;医旨绪余有:“卫气者,为言护卫固气,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 侵犯也3)固摄作用:也就是控制和统约能控制汗尿、粪便等,使其有节制地排泄, 不使血液溢出脉管之外,可固摄肺炁、精液等另一方面炁的推动和固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