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阳春乡村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84KB
约6页
文档ID:19781648
广东阳春乡村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_第1页
1/6

广东阳春乡村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以阳春石望镇农村产业结构更新为例黄仕成【摘要】广东省阳春市石湾镇是一个地处阳春市中心较边远的乡镇,但最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在于当地能够实事求是,利用可利用资源促进乡镇产业结构的更新关键词】乡村 发展 产业结构随着省道 1968 线阳春段一级公路改造、春湾至恩平超二级公路改造和站铁路全线竣工,全市交通、能源、通信、市政等各项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更加宽松至 2005 年,全市经济总量将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增大,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步伐加快,不同类型地区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上新水平,教育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新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阳春市石望镇则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优越的矿产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的思想,实现了在 2009 年社会生产总值达到 2.1 亿元的目标,比 2008 年增长 8%;工业总产值 2.39 亿元,增长 18%;农业总产值 1.62 亿元,增长 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203 元,增长 6%。

目前,随着当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阳春市石望镇农村产业结构现状与回顾 从农业总产值来看,阳春石望镇总体上属于一个农村社区面积 110.5 平方公里,人口 38000 人全境属丘陵地带,典型的石灰岩地区全镇总耕地面积 28368 亩,其中水田面积 22830 亩旱地 5538 亩林业用地 76066 亩农业以种水稻、甜玉米、蔬菜为主,兼种甘蔗、花生、红烟、荔枝、龙眼、柑桔等经济作物而在 2006 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只有 15145 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 1763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406 元,到了 2009 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达到2.1 亿 从第二产业看,2006 年,工业生产总值 13002 万元石望镇享有“腐竹之乡”、“红烟之乡”、“大米之乡”、“甜玉米之乡”的美誉工业以明轩工艺厂、龙宫酿酒厂、永盛粮食加工厂、香港伟亨针织厂、铜陵腐竹厂等一批骨干企业为主此外,石望镇矿石资源丰富,有多个大型石场、石灰场目前,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力度越来越大从第三产业看,镇内有省级保护文物铁屎迳古代钱币铸造遗址、有市级保护文物古铜陵牌坊和明朝封赐的“殿前顶戴二品虎贲将军”梁镇南将军府。

另还有始于唐朝初期的“炮会”文化,距今有 1000 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是石望镇特有的民间传统习俗据考察,佛教传入阳春石望镇已有 1400 年历史,由于改朝换代,石望镇的佛教事业艰难发展,时好时坏但近年来,石望镇的“祗园庵”修建成功,佛教事业将会成为当地第三产业的重要部分二、阳春市石望镇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1、农业生产和综合开发潜力巨大石望镇主要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名优水果、甜玉米、红烟和反季节蔬菜水稻常年种植面积 2.8 万亩,以"博优 903"的种植面积为最多,其他的品种有博优香、培杂双七、培杂茂三、雪花占、油占等甜玉米常年种植面积达 1 万亩以上,且发展有 5 个大规模的甜玉米基地,总产量达 2210 吨;红烟种植面积达 3000 亩,亩产值达 2 千元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 12000 亩,以反季节和"北运"菜为主,总产量达 8650 吨;米芋种植面积有 800 亩,总产量 6100 吨种植水果的主要品种有荔枝(桂味、妃子笑等)、龙眼(储良、石硖等)、马水桔和香蕉,种植面积达 3.2 万亩,并逐步扩大面积,且每个村委会都有 500 亩水果示范点据统计具有规模的果场有 135 个,其中80 亩以上的果场有 9 个。

提倡"一人一亩,一户一园"的种果模式从这里,可以看得出,阳春市石望镇属于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对当地 GDP 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地人们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这种以第一产业结构为支柱的经济结构,对于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事实证明:自加入 WTO 以来,我国农产品受到很大冲击所以,当地应该警惕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如果能够增加农产品价值,运用科学技术,着眼于绿色生产、绿色加工那么,当地的农业生产将会上一个台阶2、规范土地承包制度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近年来,阳春市石望镇注意吸引外资一方面,充分挖掘当地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由于珠三角土地价格上升,花农、果农等注意到了这一趋势,于是打算对外进行投资而石望镇成为了他们的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他们承包当地土地,大规模种植花木另一方面,华农温氏集团也在石望镇建立了两个大型的生猪生产基地华农温氏在石望镇投资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土地承包肯定会出现相关的土地纠纷等问题,但只要处理得当,土地承包纠纷等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而且,事实证明了,当地农民非常支持土地的再次承包,当地政府也很慎重对待土地承包等问题3、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和保护环境。

阳春市石望镇蕴藏大量的石灰岩资源,资源品位高,是生产高标号水泥的好材料多个大型采石场,奠定当地第二产业基础最近十年,当地越来越注意到采石场与当地环境的关系,开始有意识地引进外资开发矿产资源,对生产不合理的采石场一律取消并且,任何一个采石场的工作运营须以保证当地人们生活安定,坚决做到“不扰民”,否责,一律取消正是基于如此,当地矿产资源有条不紊地开发,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必须防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困境,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要树立忧患意识,保证每一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4、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和旅游事业悄然发展石望镇的喀斯特地貌地貌较为明显,山洞奇林尚未得到开发利用铁屎迳铸钱遗位于阳春市春湾镇西石望镇石望小洞的铁屎迳村,是五代十国南汉(公元 917925 年)高祖刘龚称帝时在此铸造铅钱的遗址对研究中国的钱币史、南汉币制和南汉刘龚王朝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至今并未得到开发还有“炮会”文化、佛教文化,都是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由于当地政府与人们注意到旅游事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两种旅游资源开始得到重视,尤其是祗园庵这样一种佛家庙宇,更是逐步扬名三、阳春市石望镇农村产业结构更新方向的评估阳春市石望镇农村产业结构的更新实质上只是社区变迁的一部分。

社区是农业的产物在这一社区变迁过程中,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出现了日益复杂的社会分工,社会关系由“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产业上的更新,实际上反映了社区变化是文化、结构、生态诸因素变迁的综合在阳春市石望镇中,这种社区变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产业结构更新的外部动力主要源于广东省的产业转移2009 年,广东在“调结构”、“促转型”方面下的力度很大,成效也明显,其中关键的“双转移”战略成绩斐然产业转移园的建设给当地带来发展的大环境、大机遇首先,投资者的出现投资者大多来自珠三角地区,而且拥有一定资金,他们的目标是定位于未来的花木市场其次,当地的优惠政策当地政府营造了优越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最后,当地人们的支持当地人的支持成为投资者能够实现投资的关键其二、乡村变迁最激烈的方面在于土地等资源的优化利用,产生了包括文化、政治、生活质量、生态等一系列变化生产上,当地生产方式趋于多样化,市场化生产占据一定地位政治上,人们的法律观念增强,培养了用法律解决土地纠纷等问题当地政府对自身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政府必须具有更优秀的业务水平生活质量上,当地人们经济收入普遍增加,而增加的一大部分来自于地租以及劳务。

思想文化上,当地农民开放意识很强,培养了更具有现代性的劳动时间观念生产劳动之余,非常注重相关投资信息生态环境上,注意用行动来保护当地环境,对破坏当地环境的企业一律坚决反对减少了使用具有剧毒的农药,注意水利工程的建设等,给当地原始生态的维持设定了多条保护带其三、产业格局主要是第二产业主导,第一产业不会明显减少,但第一产业的内容会发生很大变化,第三产业得到很大发展石望镇占地面积不大,却拥有优越自然资源,成为许多大企业投资的理想地,“华农温氏”等大企业在当地投资的比重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第一产业由以水稻、蔬菜等农作物转变为盆栽物品,如:花、树等第三产业,一方面,原来忽视的给予重视,另一方面,努力挖掘存在的旅游资源和创造更多的服务业因此,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其四、日益复杂的社会分工使“法理”观念在农村中逐步增强劳动的性质变了,劳动的内容也变了,使得劳动更加细致,劳动的程序性、时间性等大大增强这一系列的变化最终使分工复杂化,一件事情需要很多人配合完成当地农民为了维护自己合法的利益,用礼俗的方式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合同等法律手段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