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大单元教案

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9.58KB
约11页
文档ID:378606848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大单元教案_第1页
1/11

《走进艺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年级/册次六年级上册单元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内容简介一、 教材内容编排本单元围绕“艺术之美”主题,选编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角度诠释了艺术的魅力《文言文二则》由两篇文言文组成:《伯牙鼓琴》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书戴嵩画牛》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月光曲》讲述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来自丰富的想象力,更来自高尚而真挚的情感《京剧趣谈》介绍了马鞭、亮相等戏剧知识,表达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二、 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目标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阅读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注释、课文插图等理解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文言文故事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习作目标1.写自己的拿手好戏,学习列提纲,把重点部分写具体2.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重点清楚口语交际目标1.围绕有关书法的话题展开交流,分点说明,有条理地表达2.能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三、语文要素进阶本单元围绕“艺术之美”,这个主题选取《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文言文二则》由两篇文言文组成,《伯牙鼓琴》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真挚情谊,《书戴嵩画牛》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月光曲》讲述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来自丰富的想象力,更来自高尚而真挚的情感《京剧趣谈》介绍了马鞭、亮相等戏曲知识,表达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自豪语文要素课题内容主旨写法课后思考题要素进阶1.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2. 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伯牙鼓琴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谊,以及知音难寻,珍惜知音的情感)本文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总领全文,再通过具体的情景围绕“善”字一一铺陈,结构自然紧 凑,让人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伯牙鼓琴》2.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3. 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1. 读文字,想象画面2. 合理想象,讲故事书戴嵩画牛过记叙一位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牛失误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清楚地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深刻道理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要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用简单的手法叙述了一件事情,启示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月光曲》讲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虚实结合,更能深化主题,表达情感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 在现实中加入联想,也从侧面描写出了贝多芬的琴声,融进了他心中强烈的感情,美妙动人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挺,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2. 反复朗读第9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再背诵下来3. 听一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读文字,进行联想,体会音乐的意境。

《京剧趣谈》讲了“马鞭”这一道具在京剧表演中的运用,讲了舞台上双方作战时两种表演手法的作用讲述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以及在动作造型方面的独特之处,带我们领略了京剧之美运用了比喻、拟人、类比、对比等各种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默读课文,说说你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京剧,和同学交流想象京剧的场景和趣味口语交际:聊聊书法同学之间通过口语交际了解我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和他们的故事,学习欣赏名家作品,谈一谈学习书法过程中的感受和学习书法的好处同学之间通过口语交际了解我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和他们的故事,学习欣赏名家作品,谈一谈学习书法过程中的感受和学习书法的好处出示图片,学生欣赏书法作品,引出话题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指导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写出作文《我的拿手好戏》,要求句子通顺,重点突出根据题目先思考:什么是拿手好戏?自己的拿手好戏是什么?是怎样炼成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做到详略得当?列出提纲,再写作文人文主题走进艺术(为朋友破琴绝弦的伯牙,创作《月光曲》的贝多芬,有趣的京剧,都让我们深受艺术的熏陶语文要素(阅读)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习作)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学习目标一、 核心素养目标1. 感知能力:学生需要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能够通过观察、聆听、触摸等感官体验,感受艺术作品所传递的美感和情感他们需要发展自己的感知能力,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艺术作品中的细节、形状、色彩、音调等要素2. 表达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语言、绘画、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他们需要通过准确的词汇和丰富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有力地传达给他人3. 文学鉴赏能力:学生需要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语言运用等要素他们需要通过阅读和解读文学作品,感受到作品中的艺术之美,并能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主题4. 艺术鉴赏能力:学生需要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他们需要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艺术形式所表达的美感和情感,从中获取艺术的愉悦和启发5. 批判性思维:学生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他们需要能够审视作品的表现手法、主题意义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判,并能够用合理的论据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6. 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需要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通过艺术作品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并能够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他们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创意总的来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体会艺术之美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与创造力,以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鉴赏和创作能力 二、常规目标字词句:1.会写14个字,会写11个词语2.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并选一两个说句子3.学习修改说明书,使说明书更清楚明白4.了解并积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阅读: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2.借助注释、课文插图等理解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文言文故事3.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音乐之美4.把握课文大意,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口语表达:1.围绕有关书法的话题展开交流,分点说明,有条理地表达2.能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3.交流如何做课堂笔记,养成做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书面表达:1.写自己的拿手好戏,学习列提纲,把重点部分写具体2.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重点清楚重难点1.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伯牙鼓琴》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中《文言文二则》中选入了两个故事:《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篇故事一说音乐艺术的高雅境界,一说名画作品也有瑕疵,都与艺术相关。

《月光曲》讲了贝多芬创作名曲的一个传说,让我们领略了大音乐家“音乐为大众服务”的高尚情怀《京剧趣谈》一文分“马鞭”和“亮相”两部分,讲了京剧的艺术特色2.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每篇课文中都给我们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伯牙鼓琴》中俞伯牙的琴声让钟子期想到了高山流水,我们的耳边仿佛也想起了那优美的琴声;《月光曲》中贝多芬在月光下弹奏的第二首曲子让穷兄妹俩看到了异常美丽逼真的景象《京剧趣谈》中马鞭的运用和双方战斗时的突然静止与耍杂技场面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而这一切都是各种艺术形式带给大家的美感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经验经过五年的培养,学生已经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自觉的完成各项作业,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积极在课堂上表现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 ,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进行自主阅读,对于艺术之美有一定的亲历经历,有一定的感受3.已有策略经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批注、品词析句的能力,能够通过默读、圈画做批注等方式抓住关键词及关键语段,能从文字中初步体会艺术之美4.学习困难障碍学生对于课文如何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是学习的难点5.学生个性差异: 90%的学生能通过课堂学习迅速掌握本课字词,做到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0%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所以对之前学过的识字方法不能熟练运用,识字效率不高,课文朗读也很难做到流利85%的学生书写方法掌握较好,书写端正美观,有15%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书写不够美观,容易写错别字突破策略:1.字词方面,自学查字典,同桌互学互纠,教师指导2.通过抓关键词语,体会意思、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总结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教学思路学习主题:体会艺术之美计划(11 )课时大任务:体会艺术之美任务一单元开启,激发阅读期待(2)课时活动1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进入主题情境,联结以往生活经验与即将开始的与音乐、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有关的学习探索,开启艺术之旅,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期待活动2通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积累词语任务二走进音乐之旅,用文字记录音乐,寻找知音9)课时活动1《伯牙鼓琴》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引导学生根据锺子期听伯牙鼓琴时的想象“巍巍乎若太山”与“汤汤乎若流水”,感受音乐之美。

活动2精读课文《月光曲》,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创作世界名曲《月光曲》的经过,探究贝多芬创作的灵感来源,与兄妹二人的相识过程以及贝多芬在这个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想象乐曲表现的景象活动3将《书戴嵩画牛》与《京剧趣谈》放在一起来学,感受从绘画到京剧艺术之旅活动4写“我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活动5口语交际有条理地聊书法,进行深入交流活动6语文园地交流展示自己的课堂笔记,分享记录课堂笔记的方法了解生活中各领域的艺术活动,能介绍一两个本次习作要求是写我的拿手好戏,重点是先列提纲,然后再写,要把句子写通顺,重点部分写具体任务三习作修改与发表(2)课时活动1修改并且展示习作活动2表演伯牙鼓琴课本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