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传输过程》教学设计冯文 九江外国语学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选修教材《网络技术应用》第三章第二节《网络通信工作原理》的第一小节本节是在之前已经讲解了网络的基本功能、网络域名、IP地址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概念模型:OSI模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网络通信中数据传输的过程本小节包含了OSI模型和TCP/IP协议两方面内容,以理论为主,概念比较抽象,有一定难度故本次课主要以OSI模型为主要知识点讲解二、 学情分析本科授课的对象为高一年级,具备一定的抽象思考能力,而且已经有不少的上网经验前期的课程已经介绍了网络的基本功能、IP地址和域名等基础知识,但对网络通信抽象原理缺乏了解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网络传输的过程,了解OSI模型的基本知识2)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和归纳事物的共性,能够通过实例归纳去理解抽象概念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从生活中实例积极思考蕴含的一般抽象知识,学会在抽象知识中利用模型来简化来帮助理解,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网络数据传输的一般过程教学难点:OSI模型五、 教学方法本内容主要为理论知识,故讲授时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实例进行演示,并由学生角色表演。
六、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进入机房一般都是直接搜索小游戏、热门剧、网络小说等内容,但是他们对浏览器的内容呈现基本不了解,引入数据传输2.日常生活中的通信:以实际生活中的信息传输为例如交谈、通信、邮寄信件或明信片等形式讲解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信息的交换与传输3.互联网通信3.1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输:我们在机房中服务器寻求我们需要的信息比如游戏、视频、音乐、图片小说等等,我们一般用鼠标键盘发出信息要求,存储这些信息的服务器立马相应你的需求,把你需要的信息传递过来3.2人——人 信息传递与交换我们在日常聊天软件中比如、,我们向好友发出聊天信息,好友回复我们的信息机房:电脑A——机房交换机——学校路由器——外网路由器——服务器——外网路由器——学校路由器——机房交换机——电脑B引出:网络中数据如何传输?(二)明信片传递的一般过程与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传输相似的邮政系统中的信件传送的一般过程用户间的约定:填写对方称谓、寄信人落款等用户/邮局子系统:贴邮票邮局/运输部门子系统:到站时间、地点和包裹形式等(三)OSI参考模型为有效地传递网络信息,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性的结构模型,将网络分若干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OSI模型应用层:我们聊天用软件,信息是在通过这个软件为入口进行传输,应用程序之间传递信息。
确定传输信息的应用程序表示层:显示屏上精美的图片,电脑底层是硬件,硬件只能识别二进制码,我们在聊天用的文字图片视频都在底层进行编码成为数据流在网线、交换机、路由器之间进行传输表示层做得就是你要发送或者接受的信息以何种方式来表示是的能够在网络世界传输会话层:要传输信息的应用程序确定了,需要传输的信息和信息被表示的方式也确定了那信息如何通过节节网络节点传输你同学那你同学就坐在你对面,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那么这就是会话层的功能呢,会话层就是在你们通信中,保证网络中有一条通路给你们之间进行通信,你发出的信息就会迷失在这茫茫的网路中,你的同学等到海枯石烂也未必能接受你的信息对吧传输层:要传输信息的应用程序确定了,需要传输的信息和信息被表示的方式也确定了,网络也确定一条通路让你们进行通信,现在就要把信息传输出去吧,这是传输层要做的事,就是确保信息在会话层建立的通路中正确发送网络层:会话层帮你构建一条通路、传输层确保数据正确传输,但是信息还是要脚踏实地经过网线到机房交换机到路由器到城域网乃至广域网中层层路由器虽说网络层、传输层保证了数据不会迷失方向,找到他最终归宿但是它也不能在网路中走遍所有的传输节点。
网络层就是每次经过数据传输的节点,它尽量为你选择一条最便捷最有效率的传输路线数据链路层:就是为数据便捷传输提供编码编址服务了物理层:网线、交换机、路由器等(四)课堂小结用刚刚讲解的OSI模型思考平时上网过程中浏览的视频、图片、小说,玩过的游戏、听过的音乐是怎样从服务器传输到学生机终端的七、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理论为主,比较抽象,虽然借用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并利用情景表演,但是数据传输的原理本身的知识难度也只能让学生们了解一个大概,如需要全部掌握,还需要很多相关的基础知识考虑到知识点的难度,里面涉及的编址编码的知识点直接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