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杭州西南山区洞穴地貌形成原因及特点(1)18页

文库****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8MB
约18页
文档ID:170740780
杭州西南山区洞穴地貌形成原因及特点(1)18页_第1页
1/18

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论文杭州西南山区洞穴地貌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实习小组:第一批第一组小组成员:王 俊 李 勇 王志平 游 斌 何 薇 陈丽莉 陈喜臻 吴清梅杭州西南山区洞穴地貌形成原因及特点 摘要笔者于2011年6月26日至7月1号在杭州西南山区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自然地理实习通过实地考察杭州西南山区洞穴地貌,我们对杭州西南山区洞穴地貌形成原因及其特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于我们学习自然地理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关键词】自然地理;杭州西南山区;洞穴;岩性;石灰岩 AbstractThe author go to the mountainous southwest in Hang Zhou for seven days of natural geography practice from 26 June 2011 to July 1.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in the mountainous southwest Hang Zhou cave of landforms, we in the mountainous southwest of Hang Zhou cave forma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landforms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for us to study natural geography have a lot of positive impact.【key words】 natural geography; the mountainous southwest Hang Zhou; cave;lithology; limestone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杭州基本概况 51.1杭州概况 51.2.杭州西南山区概况 52.洞穴形成原因及特点 72.1洞穴形成原因 72.2各洞穴特点 82.2.1石屋洞 82.2.2紫来洞 92.2.3烟霞洞、水乐洞 102.2.4青林洞 112.2.5玉乳洞 122.2.6紫云洞 132.2.7黄龙洞 142.2.8龙泓洞 142.2.9灵山洞 153.结语 16参考文献 171.杭州基本概况1.1杭州概况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也是长三角第二大经济城市,南翼经济、金融、物流、文化中心,“东南第一州”。

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杭州市市标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还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美丽的杭州城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 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杭州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杭州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临杭州湾,南与绍兴、金华相接,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西与徽州(黄山市)交界1.2.杭州西南山区概况 杭州西湖西南的低山丘陵大部分是天目山山脉的余脉部分,高度低坡度缓山顶圆,山谷相间丘陵海拔一般二白到三百米左右,最高峰为天竺山,海拔412.5米地势西高东低,由南西向北东倾斜丘陵地面沟谷纵横,发育方向受当地构造或岩性控制,多作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和南北等展布。

这些山岭根据岩性的差别和剥蚀程序的不同,又可分为三个地形圈外圈的山有北高峰、天马山、天竺山、五云山等,主要由砂岩构成,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风化侵蚀外圈群山的山间溪谷纵横、山水清冽,是杭州最好的泉水分布地带内圈的山有飞来峰、南高峰、玉皇山、凤凰山等,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山势较低,高约200米左右山体石骨嶙峋、洞穴横生,著名的喀斯特洞穴有玉乳洞、水乐洞、紫来洞等西湖的孤山、葛岭和宝石山,由火山熔接凝灰岩组成,高度更低这些山体由于构造裂隙和长期风化作用,形态奇特区内石灰岩遭受强烈的盐溶化作用,岩溶形态发育齐全诸如溶沟密布,石芽丛生,溶洞屡见不鲜,地貌景观堪为西郊群山之秀内圈的群山,除岩溶丘陵外,还有横亘西湖北缘的葛岭,宝石山,由火山碎屑岩组成海拔在百米左右,属低丘地形宝石山地貌景观气势磅礴,奇峰拔起,石峡陡立,绝壁通幽光源突兀的怪石琳琅满目,赭色宝石嵌入岩石中葛岭之西的栖霞岭,古木参天,掩映着五大岩洞,岩洞与岩溶洞穴迥然不同,洞景静雅别致,独具风光图1杭州西南山区主要山峰分布图杭州西南地区的断裂众多,相互错切断裂计有北东、北北东、东西、北西、南北向若干组,而占主导地位的是北东向、北北东向两组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断裂多数是高角度的逆断层——冲断层。

单体褶皱一般就以这两组冲断层形式交换,这些冲断层是:老东岳背斜——飞来峰向斜间,法华寺冲断层;北高峰南东坡冲断层(韬光断层);灵隐冲断层;飞来峰向斜——天马山背斜间,天竺冲断层;天马山背斜——南高峰向斜向,棋盘山冲断层;南高峰向斜——青龙山背斜间,石屋洞冲断层;九耀山——玉皇山向斜间,梯云岭断层;玉皇山向斜——将台山向斜间,慈云岭冲断层;将台山向斜——凤凰山背斜间,凤凰山冲断层以上一系列冲断层除棋盘山冲断层和凤凰山冲断层走向各为N10~15E和N25~35E,即属新华夏系冲断层外,其它的冲断层走向均在N40~50E之间即属华夏系冲断层这两组冲断层规模大,延伸远、效应显著,最大者(梯云岭断层)长度10km以上,其它也有5-6km2.洞穴形成原因及特点2.1洞穴形成原因 岩溶洞穴,主要是地下水循节理裂隙,断层带,各类接触带等,对可溶性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和机械侵蚀的结果岩溶洞穴的形成,与岩性关系密切,由于各组灰岩地层的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等差异以及地形、构造条件不一,故溶洞发育状况不一黄龙组、船山组主要是厚层结晶灰岩,含碳酸钙成分高,卡斯特现象发育将台山的蝙蝠洞、南高峰的烟霞洞、水乐洞、千人洞、飞来峰的玉乳洞、老虎洞等洞穴均发育在此二组地层中。

栖霞组灰岩由于含杂质(硅质、泥质、炭质等)较多,除玉皇山紫来洞受断层控制较为壮观外,洞穴发育相对较弱像石炭系石灰岩,质纯,性脆,非溶物质含量低,易受溶蚀,往往形成规模较大的水平洞穴二叠系石灰岩,由于富含燧石,且具硅质,泥质,炭质灰岩和泥岩或页岩及硅质岩夹层,岩溶发育较弱一般仅生成小型溶洞,溶沟和石芽等形态如如吴山石芽发育较为典型从外表上看像十二生肖的动物,故称“十二生肖石”此外,地质构造尤其是断层课直接影响或控制岩溶洞穴发育,展布及其发展趋势褶皱和断层在喀斯特洞穴形成过程中直接影响或控制了洞穴展布格局和形态本区向斜多为灰岩组成,在向斜翘起端和转折部位,节理密集,断裂发育,加上有利的地形条件,常循破裂系统或层面生成规模较大的洞穴从断层分布来看,北东、北北东向断层规模大,发育深,影响带也宽,有利于形成地下径流带,促成了大中型岩洞的形成如紫来洞是受北东向断层制约,洞身长 80 米,宽 10-20 米,高 2-8 米其它方向断层常控制中小型洞穴发育,如烟霞洞沿南北向断层伸展,洞长 40 米,宽 1-5 米,高 1.5-5 米又如水乐洞,主要受北东东向密集节理带控制,洞长 80 米,宽 2-4 米,高 1-7.5米。

其中NE,NNE向断层组规模大,发育深,影响带宽,往往成为地下水循环的良好通道,为岩溶特别是大中型岩溶洞穴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NW,NNW以及其他方向断层组,节理或层面等常控制中,小型洞穴展布格局另外,新构造运动间歇性的抬升,造成岩溶洞穴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层性特征尤其大中型水平状溶洞成层性更为明显在基准面以上大致分为三层:海拔160-180M(千人洞,烟霞洞,紫来洞等);海拔80-90M(水乐洞);海拔40-60M(玉乳洞,石屋洞)杭州地区的溶洞以紫来洞,烟霞洞,水乐洞,千人洞和玉乳洞等最著名2.2各洞穴特点2.2.1石屋洞 石屋洞为溶蚀洞穴,位于南高峰和青龙山间的石屋岭东南麓的原大仁寺内,洞中有洞,洞洞相连,主洞最高处约5.6米,深约7.8米,宽约10米,洞形宽敞,轩朗如屋,故名其地层属于石炭纪中统黄龙组,岩性于由黄龙组石灰岩组成,泥质多石屋洞洞顶如屋,洞上宽下窄,主洞口朝南178,岩石向北倾斜洞口为断层交叉口,由石灰岩溶蚀而成洞后有一穴,上宽下窄,状如浮螺,曰“沧海浮螺”洞顶有“擒云亭”洞内旧有罗汉、天王及飞天浮雕等石刻洞左有新建的“桂花厅”庭院内遍植桂花和秋色树木,每逢秋季,这里桂花盛开,香飘四溢,成为杭城赏桂胜地。

图2.石屋洞2.2.2紫来洞紫来洞又名飞龙洞,位于玉皇山东南坡洞景幽幻,夏季凉爽怡人,吸引游客流连忘返洞外丛林莽莽,清秀雅致该洞发育在石炭纪,二叠纪石灰岩中,受NE向断层控制洞长约80m,洞口朝向东方,入洞后豁然开朗,宛如厅堂厅底平坦且成阶梯状,厅宽10-20m,厅高2-6m,最高处达10m以上厅内天窗笔直如筒,抬头仰望烈日当空厅后暗洞被粘土充填,未见尽点图3.紫来洞2.2.3烟霞洞、水乐洞 烟霞洞、水乐洞位于南高峰东南坡的满觉陇满觉陇素以金,银桂而著名,每逢桂花盛开的季节黄白一片,香飘十里,所以被誉为“金雪世界”两者都发育于石炭纪石灰岩中烟霞洞位于水乐洞上方,地层属石炭系上统船山组,岩性为船山页岩(深灰色,结晶致密)其石灰华堆积较水乐洞发育,发育有典型钟乳石,石柱,有著名的佛手岩洞口朝南偏东4,海拔145m,洞内有溶沟石芽发育,高不过10米由断裂形成,延伸方向为断裂方向,左侧有象牙鼻岩,题有“象象”可多解烟霞洞洞身沿南北向断层发育,仰望洞顶可见断层遗迹洞长40m,洞宽1-5m,洞高1-5.5m洞底平坦,仰望洞顶简单平直水乐洞有两个洞口,洞内合为一厅,厅后既是主洞洞体走向近似于东西,洞长80m,洞宽2-4m,洞高1-2.5m。

洞内地下水自西往东流,流量较丰富,终年不干涸,水质良好,已经成为生活用水水源地下暗河上铺石板,游客行之其上,观赏洞景和欣赏流水淙淙作响,给人以“不见琴弦,只闻琴音"之感.图4.烟霞洞图5.水乐洞 飞来峰处在向斜核部,由船山组灰岩和少量黄龙组灰岩组成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酷似一块“浮石”内有千孔百洞,其中就有著名的青林洞和玉乳洞,它们同属一个水平岩状溶洞穴,青林洞在上侧,玉乳洞属下方2.2.4青林洞飞来峰第一大洞:青林洞,又名金光洞因其洞口如虎嘴,俗称老虎洞洞内“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为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造像这是飞来峰现存有题记的造像中时代最早的一龛造像洞内还有罗汉石刻造像116尊和一些象形岩石,如济公床、大手印等洞口石壁上的”卢舍那佛会“浮雕,是北宋初年的代表作品青林洞是该地区中最大的喀斯特洞穴,洞口朝东,洞长30米,高2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