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大纲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KB
约19页
文档ID:419295091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大纲_第1页
1/19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供学生复习参考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学习目的与要求绪论的核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生着重大影响,焕发着青春活力学习绪论,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它的根本理论特征,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实现共产主义是它的最高社会理想,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要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是学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要了解现今时代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的研究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课程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它的科学性表现为它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社会理想是全部理想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2)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4)综合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识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2)领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3)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综合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3.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领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2)简单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3)综合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学习目的与要求这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学习这一章,要了解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统一的物质世界;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以及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环节,要明确规律的特点,以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要掌握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观和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2.在实践中把握的物质世界实践的本质、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人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人化自然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规律及其特点,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2.意识及其能动作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考核知识和考核要求 1.物质世界和实践 (1)识记:世界观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实践的本质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领会:哲学基本问题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意义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我们所把握的物质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3)简单应用: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2.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识记:联系新事物和旧事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 (2)领会: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 (3)简单应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4)综合应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识记:规律意识的能动性 (2)领会:规律的特点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简单应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4)综合应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阐述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学习这一章,要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理解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明确认识的本质;深刻理解认识的辩证过程,以及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弄清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深入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真理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弄清真理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明确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关系。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关系,认识和认识论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的本质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及其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及其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3.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 1.真理及其属性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实践标准的唯一性,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真理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真理的价值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内在本质和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识记:认识主体的含义认识客体的含义 (2)领会: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主体的特点认识主体的结构认识客体的特点认识客体的性质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认识的本质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3)综合应用:认识的本质及其理论意义 2.认识的辩证运动 (1)识记:感性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的形式理性认识的含义理性认识的形式 (2)领会:感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