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保健实习大纲 社区卫生保健实习大纲 一、实习目的 一、实习目的 (一)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社区卫生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我国国情,综合运用所学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高解决社区人民健康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可以通过广泛了解社区人群的生活方式、卫生、教育、住房、娱乐等,使其认识到影响健康与疾病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 (三)通过社区卫生保健实践,围绕常见的临床和社区卫生问题,使学生能将防与治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 (四)通过专题调查,了解和学习临床流行病学及开展医学科学调查研究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技能; (五)通过参加实践,明确社区和卫生保健的含义,学会识别和分析各种因素对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的影响并解决的办法 二、学习安排和内容要求 二、学习安排和内容要求 在学校组织安排的有关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点和医院预防保健科实习 2 周 其中用 1~2 天时间了解当地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基本情况,8~9 天左右时间直接参加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工作 内容包括: (一)社区访视 通过家庭访视,社区卫生管理机构访视,拜会社区负责人和流行病学调查等达到下述目的: 1、体察基层人民群众的经济状况、政治氛围、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熟悉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2、运用自己所学的预防和治疗知识解答群众的有关健康方面的各类问题,在人民群众中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 3、针对访视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 医疗防治实践 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对社区内人群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计生技术指导等卫生服务通过实践达到: 1、使学生了解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情况 2、了解群众最迫切需耍解决的卫生问题 3、工解基层单位最需要什么样的医学人才 ( 三 ) 专题调查 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对社区内临床流行病学、初级卫生保健等课题的专题调查,使学生基本掌握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开展科学调查研究工作的初步技能和方法 上述三方面内容根据实习基地实际情况,由带教指导教师预先设计、选定某一实习内容,指导实习生开展工作 三、组织形式 三、组织形式 实习生以小组形式分片开展学习和工作 中山一院为一片, 中山二院为一片,中山三院为一片每片均由若干名指导老师带教,学校不定期从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派出有关教师参与指导 四、组织与管理 四、组织与管理 1、实习生在实践期间,应接受学校和所在部门的双重领导,实习单位受学校委托,将实习生的德、智、体全面统管起来。
2、学校教务处、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各临床学院的有关人员应经常深入实习单位,掌握实习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协助实习单位做好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3、 公共卫生学院有关教研室及三所临床医学院的有关科室应定期派有经验的教师到实习单位,同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一道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 4、实习单位的兼职班主任代表学校和实习单位主持实习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5、实习单位的兼职教师负责组织带教工作和实习鉴定, 并根据实习的要求,经常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向科室和实习单位领导汇报 五、实习医师的职责和守则 五、实习医师的职责和守则 除按中山大学临床实习手册中“实习医生职责”、“ 实习医生守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外,结合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特点,还须明确以下规定: 1、尊重和服从实习单位的领导,执行带教老师及实习组长的安排 2、严格执行学校及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 3、未经老师批准,不准参加与社区卫生保健实践无关的活动 4、不准与当地人员拉扯不正当的关系 5、按实习点要求,在老师、有关医师和技术人员指导下工作并认真做好下列几项: ①认真帮助收集、整理和填写现场调查记录和表格 ②做好采样的准备,按操作程序进行采祥和样本的运输和保存工作。
③认真询问病史,并按正规检查方法检查受检查者,认真填写体检表格 ④爱护仪器设备,熟练操作后经指导教师许可才能独立使用 ⑤对现场单位领导和职工,要积极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⑥严守国家机密,不得随意泄漏现场单位和个人有关保密的情况 ⑦实习结束时,根据指导教师要求和实习情况,写出一份完整的现场调查报告 六、实习参考提纲 六、实习参考提纲 1、结合实习工作的安排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并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和健康资询活动,了解健康教育效果的考核方法,包括对行为、疾病进行系统的监测、登记、管理和保 存 2、了解主要传染病的防治、控制,熟悉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掌握传染病的报告登记制度,了解各种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方法学会拟定预防接种年度计划, 参与计划免疫的管理和具体实施,掌握计划兔疫卡、证和资料的填写 3、参与社区居民饮食营养与卫生的指导工作,向居民宣传和指导合理营养与饮食卫生, 帮助居民制订能维持良好健康状态的膳食计划,对社区居民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参与社区营养监测系统的建立熟悉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方法,参加食品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和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和管理。
4、了解社区公共场所和生活供水的卫生监督与管理,参与社区生活环境、职业与劳动环境、社会环境对健康影响的现场调查工作 5、参与社区人群(老年、妇幼、职业人群)保健工作,开展老年病防治,参与指导老年人的家庭和自我保健,提高老年精神卫生水平,指导妇女孕产期、围产期保健及儿童保健,与企事业基层卫生保健组织配合进行职业人群的卫生保健 6、通过现场实习了解社区康复的概念、工作内容、方法和社区康复的评估 7、通过参与家庭护理,了解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利用掌握的临床技能为家庭病人提供服务, 了解家庭护理的技能, 熟悉几种常见症状的家庭护理 8、为社区内居民提供一些急症和常见疾病的处理服务 七、实习考核与鉴定 七、实习考核与鉴定 实习结束前,实习生必须对二周的社区卫生保健实践进行自我评估,作出总结报告,交带教负责教师 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应组织与教学有关人员对实习生作出鉴定, 评定该生社区卫生保健实践的成绩,成绩评定参照学生平时工作表现及工作实绩成绩按优(90-100分)、 良(80-89分)、 中(70-79分)、 及格(60-69分)、 不及格(59分以下)五级登记于鉴定表上 全体实习生及带教老师均应以高度负责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做好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