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太原市交通状况浅析及对策建议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KB
约3页
文档ID:405016938
太原市交通状况浅析及对策建议_第1页
1/3

太原市交通状况浅析及对策建议摘要 : 解决好出行难、停车难的问题是当前太原市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分析产生出行难、停车难的原因 , 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 并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 , 加强管理以期达到解决好太原市交通的目的 精密铸造厂 五金加工厂关键词 : 交通 ; 市政设施 ; 建设太原市是一个拥有 340 万常住人口的大型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 机动车辆不断增多 每天早、中、晚上下班的高峰时段 , 城区中心范围内的几十个交叉路口“塞车”现象十分严重 , 即便是拥有双向 14 个机动车道的迎泽大街 , 尽管采取了各路口禁止左转的交通管理措施 , 直行和右转车辆通过路口往往也需等 2~4 个“准行”信号 ; 整个市区停车位少 , 经常是车满为患 , “僧多粥少”因此 , 出行难、停车难已经成为市民反映强烈 , 领导和各级部门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 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已成为城市管理部门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1 产生“出行难、停车难”的原因(1) 机动车增量迅速高速度发展的经济和高速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交通发展提供了可能和物质基础 , 首先表现在机动车高速增加据车辆管理所统计资料显示 , 太原市 1998 年 12 月, 机动车辆约 13 万辆 , 截止 20XX年 12 月, 太原市机动车拥有量已突破 40 万辆。

10 年间增长了 30 余万辆目前机动车正以平均每日 250 辆的速度增加2) 市政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太原市是一个有建城 2500 年历史的古老城市 , 城市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种因素而逐步形成尤其受到征地拆迁、保护文物、保护绿地等因素的限制 , 每年有限的市政建没资金主要用于旧设施的维护、拓宽和改造 , 新增设施寥寥无几 据市政设施管理所统计资料显示 , 从 1998-20XX年的 10 年间 , 在城区范围内 , 新增道路不足 30 条以桥梁建设为例 , 从 1988 年至今的 20 多年中 , 只对连接汾河东西两岸的 5 座桥梁进行了拓宽改造 ,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需求呈“几何级数”上升 , 而城市道路建设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 , 机动车拥有量的迅速增长和市政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 是导致“出行难、停车难”的主要原因3) “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发展失衡在巨大的交通压力下 , 由于多种原因 , 政府部门往往比较重视对“动态交通”的治理 , 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畅通工程”建设 , 使“动态交通”得到相对缓解 , 但对“静态交通”的治理普遍重视不够。

近年来 , 太原市高楼林立 , 而停车场却少的可怜 停车泊位的建没速度远远低于机动车的增长述度 , 导致在城市停车越来越困难4) 市政没施建设形式单一 太原市中心区域是以 7 横 9 纵主干道组成的棋盘式平面交通络 , 高峰时段各路口交通压力均大 , 交通量无法分流5) 机非混合通行与占道严重近年来 , 城市道路宽度在 30m以上的主次干道 , 基本实现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通行 , 然而宽度在 30m 以下的道路以机非混合通行为主一方面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意占用人行便道经营摆摊现象日趋严重 , 另一方面 , 由于停车场少 , 占道停车现象普遍 , 这样导致行人被迫在非机动车道中行走 , 非机动车道被停放的车辆占了 , 非机动车只有在机动车道中骑行 , 再加上行人乱穿马路 , 势必造成严重的混合交通 , 既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 ,又带来较大的交通事故隐患综上所述 , 太原市出行难、停车难交通拥挤的基本原因可以总结为经济发展快、车辆拥有量快速增加、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 , 车辆发展与市政设施建设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与交通供给不协调2 解决“出行难、停车难”的对策建议(1) 大力发展立体交通体系。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域 , 应充分利用地下和空中资源 , 在不增加平面面积的条件下 , 发展地铁、高架桥、磁悬浮等道路交通设施 , 形成立体式交通体系 , 缓解路面交通压力 , 应列入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议事日程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目前 , 太原市用于公共交通的主要有出租车 9000余辆 , 投入运营的公交车辆 2200 余辆 , 公共交通利用率相对较低在进一步合理公交线路布局 , 优化公共交通络的同时 , 采取管理措施 , 提高公共交通的通行能力 , 多种形式优先公共交通如 : 增加运营车辆 , 缩短车距时间 ; 在道路较宽并可划分多条行车道的情况下 , 划出一条车道作为公交专用车道 , 除公共汽车外其他任何机动车辆不得占用 ; 在没有条件划分公交专用车道的情况下 , 可将公交线路较密集的街巷设置为公交专用通道 , 在交通高峰时或全天禁止其他任何机动车辆驶入 : 在设置了交通管制的区域内 , 在确保交通畅通的情况下 , 公共汽车可不受单向行驶、禁行线路等交通管制措施的约束 , 确保公共汽车优先通过3) 大力发展静态交通设施解决行车难的根本措施是从设计、规划 , 从投入资金上和管理上 , 抓好停车场的配套建设 , 特别是高层建筑、 小区、综合商务区等的停车场配套建设 , 增加泊位 , 有效解决占道停车的问题。

4) 采取管理措施解决混合交通问题在现有的交通设施条件下 , 采取一些管理措施 , 缓解“出行难、停车难”的问题 : ①加大建设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信号、护栏等交通安全没施及人行天桥、地下人行通道等市政设施的资金投入,努力实现机非分流 ,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②交通量大 , 易发生交通拥堵的街道 , 在交通高峰或全天实行单向通行在交通易拥挤、易堵塞的交叉路口 , 取消或减少影响通行速度的车辆左转通行方式 , 一直行和右转的通行方式为主③压缩机关车辆 , 目前 , 太原市从省委省政府到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厅委局办公用车太多、 太杂 ,应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公用车进行核减 , 或者采取分单双号出行的规定3 结束语出行难、行车难的问题 , 实际上是一个民生问题 , 相关部门应站在为民解难的高度尽快研究制定城市交通发展的决策和措施 , 加强道路、桥梁、立交桥、停车场、人行天桥、地下人行通道等市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 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 从根本上解决出行难、行车难的问题 , 使城市交通更加安全、畅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