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野外踏勘工作程序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4.93KB
约2页
文档ID:407448930
野外踏勘工作程序_第1页
1/2

野外踏勘工作程序为了使公司的矿点选择、地质踏勘工作顺利开展,促使地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推进地质找矿工作快速发展, 特制定本工作程序, 望各位地质工作者认真执行一、踏勘前的资料收集为了更有效的对所选项目进行选择和定位, 便于踏勘工作的有利进行, 首先要收集资料整理 收集的内容包括: 选定矿点的位置 (根据卫星地图对选定矿点位置的观察) 、隶属关系、地理位置、交通情况、人文环境、矿产特征、地形图以及前人的工作程度 如果有前人工作的矿点, 还应该收集矿种名称、 矿体的长、宽、厚度及产状,各种矿物的分析结果以及控矿因素二、踏勘前的准备在做好踏勘矿点的资料收集后, 就应该做踏勘工作的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 踏勘人员的组织及确定, 准备好必备的地质锤、 罗盘、 放大镜、 地质包、样品袋、取样锤及钢钎、GPSt位仪、记号笔、照相机、笔记本、野外记录本、铅笔、刀片、卷尺等办公用品驾驶员应该仔细检查车辆,包括备胎、千斤顶、手电筒及修理工具,检查汽油、机油储备情况、水箱的水量是否充足,行走机构及制动系统是否灵活有效, 车辆灯光是否完好等 野外踏勘人员还应该准备自己必备的防护用品,包括雪镜、防寒服、帽子、登山鞋、手套等。

三、野外踏勘野外踏勘时, 一般为三到四个人组成踏勘小组 首先根据已有的地形图, 确定矿点的实际位置, 调集资料收集时的地理坐标 到达预选的矿点的中心位置时,分成两组进行找矿工作 一般是用辐射方法进行工作, 即从中心点出发, 向四周辐射在直径 1000 米的范围内,仔细寻找矿(化)体,发现矿化体(矿化带)时,应仔细测量其长度、宽度、厚度、倾角、走向,并用GPSt位仪测量其坐标,对矿体(矿化带)在野外记录本上认真仔细的描述岩矿特征、岩层产状、目估品位等,对矿(化)体赋存层位,围岩岩性、成因等也应尽量收集,并根据实地情况采取样品认真编号踏勘完后准备下山,下山时应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是否丢 失,主要检查样品的数量是否和记录相同,编号是否正确以及必要的用品在踏勘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驾驶员、要认真选择路线,谨慎行驶,杜绝冒险 冒进,遇冰时,应观察冰的厚度,是否能够承载车辆安全通过的重量,防止行进 中出现塌陷的情况遇到河流时,应注意观察水深、流速及河底鹅卵石分布情况, 以免石头过大,导致车辆在河中突然熄火,使发动机电路进水无法启动还应注 意在过沟、坎时的高度,以免刮伤汽车的油底壳导致漏油勘查人员应注意坡陡 路滑及高山落石造成人员伤害。

四、踏勘总结野外工作人员每天必须总结当天工作情况,及时对工作中的缺失进行补救, 并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野外踏勘工作结束回到公司,应及时整理样品和野外记 录成果,填写送样单,将样品送往化验室进行矿物分析 踏勘小组负责人应及时 组织成员,安排向有关领导进行野外踏勘汇报工作汇报结束后,小组负责人应 整理一份文字报告,交资料备案室,以便公司今后在本区开展工作时再次利用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