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琴进入大学博雅课堂的必要性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76KB
约4页
文档ID:312889516
古琴进入大学博雅课堂的必要性_第1页
1/4

    古琴进入大学博雅课堂的必要性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琴”即“古琴”,位列其首,至今已有三干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来自www.lw5u.Com]古琴乐器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它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象征“天圆”;琴底为平,象征“地方”,古琴有13个标志泛音位置的徽,代表着一年12个月及闰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五行”金、木、水、火、土约公元前1000多年,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古语有云:琴者,情也传情以达意,借情以言性,可以观教化,摄心魄,辨喜怒,悦情思,静神虑,壮胆勇,绝尘俗,格鬼神古琴出现在众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其中作者对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诗经》中就记载着“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关睢》)、“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女日鸡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鹿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常棣》)等;诗仙李白在《听蜀僧浚弹琴》中写到“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蜂,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诗佛王维在《酬张少府》中写到“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晚年潜心研究佛教的王维,对古琴的喜爱之情,更是不言而喻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人们便以琴声来抒发情怀,修养内涵,平和心境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古琴更被当今社会所认可2003年1 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这是继昆曲被授予这一称号后,中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了世界公认,中国人民深感骄傲古琴,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弦乐器,真切的反应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精髓,已成为西方人心目中沉厚内敛,韵味深远的东方文化的代表 古琴是古代文人用于自我修养的,文人把古琴视为高雅的代表,是作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由此可见抚琴和读书是古代文人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量件事,所谓“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充分表现出古时文人对琴的热爱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但自己弹琴,并且在门人弟子中提倡弹琴,把古琴作为办学中,重要的六艺之一诚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懂得古琴的人日益减少,人们对古琴的了解也是微乎其微,以至于把古琴与古筝混为一谈,也是常有的事情。

记得有次带古琴乘火车,几个中年人一直在小声议论,我背的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古筝,有人说是运动器材,更有甚者说是鱼竿,听到这样的议论,我不禁为他们感到悲哀,中华民族的子孙,竟然完全不了解祖宗留下的瑰宝 近几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古琴的重视程度和推广力度,在一些城市成立了古琴琴堂,大学里成立琴社等,然而人们更多的是带有一种敬畏且好奇的心理,感觉古琴极为神秘,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很多年轻人对古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却因一些原因没有机会接触了解并学习有时背着琴走在校园里,旁边的人投来惊奇,惊喜却又不确定的目光,有的还会忍不住跑过来问:“请问,你[来自www.LW5u.coM]背的就是传说中的古琴吗?”当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非常激动,她会试探性地问道:“可以让我轻轻的摸一下吗?”得到允许后,她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抚摸着,像是怕打扰了一位沉睡了数千年老者,但又渴望能唤醒他,赋予他再一次蓬勃绚烂的生命力琴是古代读书人涵养性灵的妙器,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肩负着发展繁荣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有义务更有责任把这样优秀古老的文化发扬光大,使其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大学生在研习古琴艺术的同时,还可以修身养性,纯净心灵,摆脱世俗的纷纷扰扰,忘却激烈的竞争与生活压力,寻求心灵上痛苦和迷茫的慰藉,感悟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

古琴音绕乾坤,韵赋九州,时如水流波动,又如旷山静灵弹者凝神静气,安心调神听者感受着致雅的韵律,渐渐沉入,心境豁然开朗品一首悠扬舒展的古琴曲,犹如赏一只素净淡雅的青花瓷,使人心智恬静,安然释怀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洋洋兮若江河闻《高山》品《流水》,在七十二滚拂中体会友谊至深,知音难求;吟《酒狂》,忘世俗于形骸之外,把酒临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听《梅花三弄》,敬其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奏《潇湘水云》,观天光云影,寒江月冷,赏江汉舒晴,影涵万象 研习古琴,可以使如今的大学生们戒骄戒躁,安下心来,以平和的心境演绎每一个音符,诠释每一处韵昧,舍弃好高骛远,浮躁功利的心态在紧张学业的同时潜心习琴,这正是继承了几千年来传统文人“琴书自娱”的优良传统古琴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远超一般乐器的内涵不管曲目难易,都有它独到的美妙;不管曲目长短,都是古琴在教我们唱着一首淡泊宁远的生命之歌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古琴教学进入高校博雅课程之探索》系列论文之一)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