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傣族舞的风格特征摘要:每个民族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傣族舞就是民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和其他民族舞蹈不一样的是,傣族舞极具观赏性,灵活多变,舞姿优美,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包含内在情感,动作与韵律的结合非常有雕塑行,体现了浓郁的傣族风格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傣族舞;特征;风格1、前言中国地大物博,是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不一样的历史和文化,这些孕育出了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很多地区他们的艺术就是当地文化结晶,各类民族民间舞蹈也因此形成了,傣族舞当然也不例外与藏族、这些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民族相比傣族则是独特的水乡,傣族舞蹈就有着鲜明的傣族特征在我国舞蹈体系中,傣族舞蹈有着很重要的位置,一直以来也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不断的传播中将其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文化与其他民族做结合,最终让傣族舞这种舞蹈艺术形式有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为了配合傣族舞的风格特征,傣族人民在跳舞时常会选择绸缎做成的服饰,这种服饰与傣族风格的舞蹈更为贴切,一般上衣用浅色,下半身多用深色,而且下半身以紧身筒裙居多,这种裙子比较适合跳勾踢步在傣族文化里,水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这里的人们与水有着深厚的联系,很多舞蹈中都有水的柔性。
傣族舞蹈与其他舞蹈相比,节奏较为舒缓,舞蹈中的动作也很轻快明朗,加上这里的自然秀丽风光,总能给人一种舒适恬静的感觉,散发着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风奇怪的傣族舞蹈在我国舞蹈界中有着很高的民族文化价值2、傣族舞的风格特征2.1快轻且稳的动律特征傣族舞经过近百年的各种民间艺术家的精心创造,傣族舞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特征,同时随着傣族舞的发展推广,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无论在学习还是认识民族民间舞蹈,首先就是把握舞种的动律特点和风格特征了傣族舞蹈在表演中对每一个动律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动作要规范舞蹈演员需要熟练运用双膝上的动作来进行左右摆动,塑造出各种不一样的造型,脚步后踢的时候不能迟缓,要快而有力,同时落地时不能过于笨重,要非常轻盈,给人一种含蓄之美,这些动律在添加音乐的配合下显得格外轻盈、稳重傣族舞是一种非常灵动的舞蹈,舞蹈中的律动听起来非常的柔和,很多时候表演者需要进行半蹲姿态,给人在大自然中散布的感觉,再通过表演者的形态和肢体动作,观众很容易就联想到孔雀,进而能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稳健和轻快之感与其他的民族舞蹈相比,傣族舞是一种丰富而又含蓄的舞蹈,如在舞蹈《水中月》中,舞蹈演员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有雕塑行,通过身体和手臂不同动作的相互交叉,能传递出不一样的舞蹈内涵,不同的手感表示不一样的孔雀舞语言,每一个动作都有特定的伴奏。
2.2优雅轻盈的形态特征傣族舞蹈的舞蹈是非常轻盈,优雅,活力和简单,里面的感情也非常丰富傣族舞蹈的“三道弯”是最独特的当傣族舞开始时,舞者经常表现出蹲或半蹲的动作居多,无论你的手臂还是下肢动作,而且需要需要全身配合包括弯曲和立直等,在傣族舞蹈的三道弯形态里,身体、手臂和下肢是其中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在练习傣族舞蹈之初就要熟练掌握三道弯的基本动作,身体的每个关节是怎眼弯曲和配合的这些都要了解并多加练习,傣族舞是一种非常优美的舞蹈,有很多动作是模仿自然界的动物和自然生物的,傣族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接近大自然的民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非常热爱和敬畏大自然,因而在节日和舞蹈中都会与大自然进行联系,将轻盈优雅之态融入其中如傣族舞蹈《邵多丽》,从这支舞蹈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舞蹈演员最常做的一个动作就是膝部的起伏交替,这也是这支舞蹈的最主要的特点之一舞蹈演员要表演这支舞蹈的精髓,就需要不时的下蹲或者半蹲,这样的交替能更好的展现整支舞蹈的内在和外在情感,另外,舞蹈中还需要腿部动作快而有力,否则就不能完整的将舞蹈的效果展现出来再如傣族舞蹈《小朴少》,与上支舞蹈不同的是,《小朴少》更多的是依靠手部的动作来展示舞蹈的魅力,不管是手指尖的流动,还是手腕或者手臂上的动作,都能将舞蹈的柔软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刚中有柔,结合傣族舞的韵律,更能展现这支舞蹈的内在美。
2.3刚柔并济的动作特征轻快是傣族舞蹈的一大动作特征,在表现轻快的同时还包含着稳健的特点傣族舞蹈的动作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看似柔美轻盈,内在却需要很强硬的舞蹈功底才能展现出它的惟妙惟肖比如傣族舞的手型指尖外翘有劲拿《象脚鼓舞》来说,它动作的轻快稳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象脚鼓舞》强调膝盖的柔韧起伏,在舞蹈中有一个动作变换到另一个动作时,膝盖的起伏是不间断的又是变化的,不是单一不变的,要不断随着舞蹈者情绪情感变化发生着改变第二,《象脚鼓舞》舞蹈者通过手指、手腕的动作也表现出来刚柔的结合,使舞蹈动作给观众一种非常有韧性韧的感受,伴随着傣族舞的动听的音乐,将稳重、善良及温顺的性格全部的表现了出来最后,《象脚鼓舞》的小腿的动作都较为快速且轻巧,有力而敏捷,同时在小腿后踢的过程中,表演者通过将眼神与动作的有力配合,将傣族舞快轻稳健的动律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2.4淡雅美优的服装特征傣族舞蹈是一种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舞蹈,受其本土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舞蹈文华和审美意识傣族舞最初的传播是男子进行表演,他们大都带着面具,披着有羽毛状的衣服,表演时还用羽毛当道具,这深刻的体现了傣族舞的地方文化特色。
傣族舞蹈服饰大多是以清新亮丽的水绿色、天蓝色、淡粉色为主,给人拥抱自然的感受,鱼尾裙不仅凸显了女性优美的身形,而且舞蹈者穿上就舞蹈时就像美人鱼和美丽的孔雀,给舞蹈增添了色彩给人以视觉享受如傣族舞蹈《金孔雀》,在这支舞蹈中,舞蹈演员要将孔雀舞的形态惟妙惟肖的展现出来,包括孔雀的每一个姿态和动作,所以舞者需要不时的进行半蹲的动作,随着轻快的舞蹈节奏舒展身体,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每一个舞步都要轻快有力,不能拖沓,脚掌落地时要平稳,选择的服饰也要与孔雀相契合,要能够很好的凸显这个作品,这些服饰都是根据地方特色和舞蹈文化来专门制定的,有的是短衫,有的是长裙,这些都因地而异不论是束腰裙还是筒裙,在与舞蹈结合的过程中,都能给观众愉悦感发展至今,傣族舞有了创新和发展,在舞蹈服饰上也有很大的变化,如在舞蹈《雀之灵》中,不再采用以往较为笨重的服饰,而在表演中用上轻盈的服饰,给人以轻盈而淡雅的感觉,同时给舞蹈的表现力增添了很多色彩3、结论在千百年来经过表演者的不断改进和与其他舞蹈种类相融合的演变下,傣族舞有了更丰富的层次和表演方式同时,傣族舞还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与现代舞蹈元素相结合,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让傣族舞更更受观众喜爱,同时也更有观赏感和审美感。
参考文献:[1]贾琦婷.构成傣族舞蹈审美特征的几个因素[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2]张大鸣.傣族生态环境与傣族舞蹈[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谭桂琴.“三道弯”的两种类型与审美特征[J].艺术教育,2018[4]胡春.舞蹈审美特征初探.剧影月报[J].2017[5]石裕祖.以毛相、刀美兰、杨丽萍为例看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Z].2017[6]岩峰.傣族风情拾趣[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