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锂电池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概况(范文)

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06KB
约16页
文档ID:239383056
锂电池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概况(范文)_第1页
1/16

锂电池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概况目录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 2第二章 宏观环境分析 4第三章 公司基本情况 6一、 公司简介 6二、 核心人员介绍 6第四章 项目基本情况 8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 8二、 结论分析 8第五章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11一、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理解要点 11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动力锂电池电池的相关概念在“十三五”规划中开始被提及,纲要提及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而在“十四五”规划中转变为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关键技术从“重点突破”到“突破”可以看出,国家对动力电池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减弱储能电池相关概念在“十二五”规划中就被提及,其政策力度经历了从“增强”到“大力推进”到“加速”的演变,政策关注点也越来越全面,在“十四五”纲要中,对整体的储能产业和储能应用能力都做出了规划在储能电池方面,根据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锂电池储能装机累计规模为2.9GW,根据《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基本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相应需求。

在动力电池方面,根据《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到2020年,动力电池行业总产能超过1000亿瓦时,形成产销规模在400亿瓦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2020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瓦时/公斤;到2025年,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体比能量达500瓦时/公斤在动力锂电池领域,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1-2035年我国将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省市提出了动力电池材料和技术突破的相关目标在储能锂电池领域,根据《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我国将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对此,上海、北京、浙江、福建、甘肃等省份也提出了电化学储能相关目标第二章 宏观环境分析(一)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紧扣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向,引进和培育并举,整合各方资源,发展一批重点产品和关键配套,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大全球制造业前沿技术储备研发,不断拓展新的产业领域。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至30%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释放现有体系增长潜力,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与绿色化迈进三)积极稳妥去除无效供给去除过剩产能聚焦煤炭、钢铁、船舶等重点领域,严格执行国家行业能耗、水耗、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和技术准入标准,实行有区别的阶梯型、惩罚性水电气价格,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将富余产能转产有市场的相关产品或向外转移,对无法转产或转移的,引导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等方式退出,用市场的办法化解现有过剩产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严控新增过剩产能项目加强对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的趋势研究,防范新的产能过剩风险加快工业产能交易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先进生产设备产能的充分利用加快制定煤炭行业工效比、采煤机械自动化水平、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标准,凡是不符合标准的一律关停,鼓励煤炭生产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退出产能推动钢铁行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结合危旧房改造、高端商务集聚区、工业厂房、城市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汽车、电子等产业发展需求,支持现有企业将富余炼钢能力转产汽车薄板、钢结构等精品用材;依托重庆中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载体,鼓励引导现有钢铁生产企业提高废旧钢回收利用比重,减少铁矿石依赖,通过原料结构调整降低成本,实现扭亏增效。

加强岸线资源管理,全面清查江岸用地情况,逐步减少造船产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减量化兼并重组,支持其向生产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船(台)等转型积极稳妥做好水泥、平板玻璃、烟花爆竹等其他行业去产能工作到2020年,支柱产业及骨干企业产能利用率超过80%第三章 公司基本情况一、 公司简介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二、 核心人员介绍1、毛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2、郑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3、邱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4、孙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5、钟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第四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锂电池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29.00亩。

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1421.2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550.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62%;建设期利息221.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4%;流动资金1649.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44%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1421.23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6899.26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4521.97万元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98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6686.07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270.5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3.18%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89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8573.24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9333.00约29.00亩1.1总建筑面积㎡36461.68容积率1.891.2基底面积㎡11019.81建筑系数57.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21.612总投资万元11421.232.1建设投资万元9550.072.1.1工程费用万元8391.45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926.592.1.3预备费万元232.032.2建设期利息万元221.572.3流动资金万元1649.593资金筹措万元11421.233.1自筹资金万元6899.263.2银行贷款万元4521.974营业收入万元198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6686.07""6利润总额万元3027.44""7净利润万元2270.58""8所得税万元756.86""9增值税万元720.78""10税金及附加万元86.49""11纳税总额万元1564.13""12工业增加值万元5583.27""13盈亏平衡点万元8573.24产值14回收期年6.89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3.1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496.06所得税后第五章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一、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理解要点(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1999年10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试行标准》;200年11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属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与OHSAS18001内容基本一致;2012年2月1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11)已正式发布并实施,修订后的国家标准等同采用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最新标准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8年3月12日发布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45001—2018),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随之发布了《关于认证标准由GB/T28001—2011转换为ISO45001:2018的认可转换说明》文件,要求于2021年3月12日前完成OHSMS相关领域认证标准的转换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旨在使组织能够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以预防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同时主动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该标准覆盖了OHSAS18001的所有技术内容,并考虑了国际上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现有文件的技术内容2.环境管理体系标准199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会员会颁布了《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199),2004年修订为《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后来修订为《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16),属推荐性国家标准,等同于采用ISO14001:2015,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体系,旨在为组织提供一种框架用于保护环境、响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并与社会经济需要保持平衡。

该标准体系适用于任何类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