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人物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与思考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57.49KB
约5页
文档ID:575316501
关于人物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与思考_第1页
1/5

关于人物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与思考 摘要:纪录片因其真实客观的事实记录、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是一门集思想、艺术、文化于一体的艺术,不仅向观众传达知识、信息和价值取向,更是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纪录片的商品特征逐渐地体现出来,收视率、流量等因素都影响了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片的创作也呈现出讲故事的趋势本文主要探索人物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与思考 关键词:人物纪录片;故事化;表达 前言 基本上每个人都喜欢故事,纪录片的创作中也需要融入故事,如果一部纪录片仅仅只是一些纪实片段的堆砌,那么整部作品就是一具没有实际意义的空壳因此,在纪录片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可以增加纪录片作品的纪实性,同时又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只有将两者相互有机融合,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有生命力的纪录片 1 人物纪录片的基本界定 人物纪录片主要是以人物作为拍摄对象,导演用摄像机来诠释、见证当下人物的真实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以能够呈现时代变迁下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精神面貌的变化,从而给大众带来反思继而产生行为改变的影片人物纪录片其实就是纪录片中的一种,中国的人物纪录片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2 人物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艺术 人物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艺术主要包括选择故事的艺术、组织故事的艺术、叙事故事的艺术和表现故事的艺术等方面 2.1 选择故事的艺术 故事的主角一定是人,在选择故事的主人公时往往从三个维度入手,首先是色彩,例如,这个人物拥有一个特殊的职业,比如警察、医生,或是殡仪馆化妆师,身份上是有特点的,性格方面具有特殊的爱好或者是生活习惯等,这些特殊的人物属性,能够为人物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如警察、医生的职业本身具有“陌生化”的效果,让大家更加好奇,比如芒果 TV 的纪录片《战旗美如画》,选取的就是7 面战旗下的热血军人故事,记录“能打胜仗”“热血澎湃”“实力圈粉”的新时代军人,展现中国新时代军人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热血风采节目以极致美学风格,以极具感召力的情感为叙事脉络,以延展个体故事的深度为关键,再辅以极端地点里的影像画面,从而向那些把青春融进祖国江河的新时代英雄致敬 其次便是重量,这里所提及的“重量”更加倾向于所选择的人物正在做一个决策或者正在面临某个抉择,人物所面临的困难,在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间都更能牵动观众的心最后便是矢量,也就是将人物放在一个失衡的状态中,放在一个危机当中,这样,这个人物就会动起来,观众对于他的持续关注时间也会更长。

他能够渡过危机吗?他将怎么处理这个危机呢?结果是什么?他的命运结局是怎样的?这些都是选择故事的艺术比如说《闪耀的平凡》第二季,这档节目是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策划的一档系列外宣短视频节目,将通过外国人的文化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以青年党员为代表的中国青年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新、善于自我升级的品质,用他们的故事讲述中国新变化,呈现中国新面貌,展现中国百年大党朝气蓬勃的奋斗状态,用成绩来彰显中国各领域的发展成果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我们在选择人物主角和故事的时候,就特别考虑到“重量”的意义,他所作的事情是否能牵动观众的心 2.2 组织故事的艺术 人物纪录片在创作时,需要对整个故事有合理的组织安排,一部纪录片是否吸引人,关键就在于对故事素材的组织,具体的主要有三种方法来进行故事组织,第一,常规线性叙事,就是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的正常时间顺序来组织故事第二,倒叙式,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者某个精彩的片段放在开篇,再按照 事件本来的发展顺序来组织故事第三,多线性平行叙事,即多条故事线并存的叙事结构,片子大多由几个小故事串联在一起,各自成章,但又因为一个共同的主题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使用特定的组织故事的方法,让人物纪录片的创作更加富有生动性和艺术性。

2.3 叙事故事的艺术 叙事故事可以从叙事角度切入,简单地说,就是指讲故事的切入点纪录片要“讲好故事”,离不开叙事视角的精心选择,理论界对叙事视角的研究很多,根据视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全知视角(零视角),用人称来表述可以分为: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纯客观视角(无人称)叙事视角的选择不仅关系到一部纪录片的整体风格,还影响到纪录片的整体效果,因此选择好叙事故事的角度才能有效体现出人物纪录片的艺术性如《闪耀的平凡》,我们就是以外国友人“第一人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发生的巨大变迁,同时也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展现每期人物主题的故事 2.4 表现故事的艺术 纪录片本质上就是一部影视作品,如何能好的表现故事,将故事讲的精彩是一部纪录片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表现故事的手法主要有:设置悬念、突出矛盾、捕捉人物细节三个方面不管是故事的选择,还是后期的制作,每一个环节都要遵循纪录片创作的客观规律,能够扎根人民群众,记录和讲述好人物纪录片的故事 3 人物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思考 人物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主要从掌握故事与事实的边界和加强叙事结构与悬念设置的统一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3.1 掌握故事与事实的边界 纪录片强调对过去的还原和对当下的记载,客观地说,纪录片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是非表演性的,同时在情节和内容的展示上是非虚构的。

近些年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上新了故宫》等纪录片广受大众好评, 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当事实和故事同时出现时,创作者就必须掌握好两者的边界,在叙事表达的过程中,在还原某一部分的过程中,除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情节、冲突、悬念等过程外,创作者还必须再现场景、道具等其他元素特别是故事片的边界意识始终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只有建立故事与事实的边界意识,才能摆脱主观意识影响而产生的偏差,既确保纪录片的纪实性,又保障纪录片的故事性为了让人物纪录片更加流畅、生动地表达,往往令创作者对可能同时出现的情景再现与故事化表达产生多重布局,一方面可以让纪录片更具有戏剧性和观赏性,更加吸引观众的兴趣,如若运用不当,难免对作品造成负面影响而滥用情景再现和故事化表达必然影响纪录片的纪实性和文献性,从而导致作品的失败这就需要创作者始终对事实和故事手法的使用持谨慎的态度,具备边界意识并严格把控是否符合纪实性的内容呈现 3.2 加强叙事结构与悬念设置的统一 人物纪录片在讲故事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叙事结构与悬念设置的统一,在架构故事结构的时空基础上,巧妙采用顺叙、倒叙、插叙的方式来设置悬念,在内容叙述的过程中设置悬念,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吸引观众进入设置好的信息链,一环扣一环地解扣。

要充分利用纪录片线性传播的特性,利用信息的扣押,吊足观众胃口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信息的过度扣押,让人产生过多的疑问,就违反了悬念设置的初衷了例如在纪录片《列国图志一中国》中对悬念设置的方式就值得学习要在百来分钟之内表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并非易事,但探索频道这部《列国图志一中国》打破传统的“编年体”手法,而是挑选了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小人物,不断地设置亮点,串起整片,保持纪录片叙事的流畅度,以小见大 结语 总之,一部成功的纪录片需要在有效的时间里展现出一个人物的灵魂,并且要能够讲好人物的故事,让人物有个性同时要巧妙运用讲故事的技巧和方法,能够将叙事结构和设置悬念有机的统一,并且要掌握好故事和事实的边界,在保证纪录片纪实性的情况下,也能体现人物纪录片的艺术性,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给观众展现一个动人的故事 参考文献 [1]李凡,陈琳,殷旭彪.论人物纪录片的纪实性与故事性——《守望者——汉风》创作谈[J].现代视听,2012(01):48-51. [2]杨华.广西廉政历史人物纪录片的形象塑造与影像表达——以系列专题片《广西故事》为例[J].新闻潮,2019(02):58-60. [3]王琼.人物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探析——以纪录片《根雕艺人》为例[J].视听,2020(06):63-64. [4]周菁.纪录片的电影化创作——纪录片《青年强·中国强》的影像语言分析[J].新闻世界,2020(12):94-96. [5]张婧妍.《棒!少年》:我国独立纪录片的故事书写和人物塑造[J].戏剧之家,2021(36):148-150. [6]郭雅楠,西冰.人文类纪录片人物运用与故事表达——以纪录片《耶路撒冷》为例[J].中国报业,2022(02):72-75.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