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就动机理论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41MB
约14页
文档ID:602754915
成就动机理论_第1页
1/1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成就动机理论,教育科学研究院,应用心理学,覃丽萍,20165443,目录,01,人物简介,成就动机的主要理论,03,04,05,对成就动机理论评价,成就动机的相关公式,对教育的影响,02,成就动机理论的三个代表人物,戴维,.,麦克里兰,戴维,麦克利兰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是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他从,20,世纪,40-50,年代起就开始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种需要理论,,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约翰,威廉,阿特金森,约翰,威廉,阿特金森(,John William Atkinson,)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对人类动机、成就和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先驱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教师、学者、和密歇根大学,Community,长期会员在,1946-1947,学年的中间,阿特金森开始从事人类需要与行为激励的基础研究阿特金森是最早在心理学中将理论上的严格的数学模型与实验模型中的使用计算机模拟结合起来的人之一他的理论和实验工作持续了数十年之久,产生许多博士学位默里,.,亨利,默里亨利,(MurrayHenry A,,,1893?),美国心理学家。

1893,年生于美国纽约市,,1915,年获哈佛大学历史专业学士学位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任内科和外科医生后入英国剑桥大学专攻生物化学,,1927,年获博士学位因在求学期间受,S.,弗洛伊德与,C.,荣格心理学说的影响,开始转向人格心理学研究后应哈佛大学之聘任心理学讲师、临床心理学教授,直至,1962,年退休亨利,.,默里,点击添加标题,成就需要:,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的解决某一难题,阿金特森,麦克利兰,期望,价值理论(微观角度),社会成就动机理论,(宏观角度),约翰,威廉,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的概念:,阿金特森认为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力1,阿金特森的实验对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并全力以赴的获取成功,2,,对达到的目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3,,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4,,选择工作伙伴异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成就动机的特征:,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也称,三种需要理论,和,成就需要理论,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

他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1.,成就需求,:,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求,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高成就需求者在选择目标时会回避过分的难度他们喜欢中等难度的目标既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一点成就感,也不是难得只能凭运气他们会揣度可能办到的程度,高成就需求者喜欢多少能立即给予反馈的任务目标对于他们非常重要所以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2.,权力需求,:,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权力需求是指影响和控制别人的一种愿望或驱动力,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权力需求较高的人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麦克利兰还将组织中管理者的权力分为两种,:,一是,个人权力追求个人权力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围绕个人需求行使权力在工作中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倾向于自己亲自操作麦克利兰提出一个管理者,若把他的权力形式建立在个人需求的基础上,不利于他人来续位二是,职位性权力,职位性权力要求管理者与组织共同发展,自觉的接受约束,从体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3.,亲和需求,:,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求,。

亲和需求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高亲和需求者渴望亲和,,,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有时,,,亲和需求也表现为对失去某些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对人际冲突的回避亲和需求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麦克利兰的亲和需求与马斯洛的感情上的需求、奥尔德弗的关系需求基本相同麦克利兰指出注重亲和需求的管理者容易因为讲究交情和义气而违背或不重视管理工作原则从而会导致组织效率下降成就动机的相关公式,4.Ta=Ts-Tf,=Ms,Ps,Is-Mf,Pf,If,=Ms,Ps(1-Ps,),-Mf,Ps,(1-Ps,),=(Ms-Mf,),Ps,(1-Ps),3.Is=1-Ps,2.Tf=Mf,Pf,If,Tf,:避免失败的倾向,Mf,:避免失败的动机,Pf,:失败的可能性,If,:失败的消极诱因值,1.Ts=Ms,Ps,Is,Ts,:追求成功的倾向,Ms:,对成功的需要,Ps,:任务将会成功的可能性,Is,:成功的诱因值,Ps+Pf=1,例题,例子,:,实验中,阿金特森把,80,名大学生分为四组,每组,20,人给他们一项同样的任务,对第一组学生说,只有成绩最好者能得到奖励,(,Ps=1/20),;对第二组学生说,成绩前五名将会得到奖励,(,Ps=1/4),;对第三组学生说,只有前十名可以得到奖励,(,Ps=1/2),;对第四组学生说,成绩前十五名都能得到奖励,(,Ps=1/4),;结果如图所示,:,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功可能性适中的两个组成绩最好,成功概率太高或太低时成绩都会下降。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功可能性适中的两个组成绩最好,,成功概率太高或太低时成绩都会下降53,51,49,47,45,55,1/20,1/2,1/4,3/4,获胜的希望(概率),成绩水平,成就动机理论对教育的影响,(一)为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优异目标,二)对学生进行独立训练,三)实施鼓励性教育,(四)实现由外在的成就动机向内在的成就动机的转化,如果当学生在成就动机形成的初期能够确定一个适合自己情况的较高的起点,往往就会对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按照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在实训期间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施独立训练和成就训练对其将来的成就水平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可以促使学生树立学习上的自信心,发挥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内在的成就动机是一种学生自觉追求成功的动机,具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往往能够为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努力达到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无需别人的监督、鼓励,能够持之以恒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这种内在的成就动机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激励作用对阿金特森成就动机理论的评价,优点:,一:把动机的情感和认知统一起来,并用数学模型表述出来,对更完整的动机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二:对于教育实践来说,成就动机理论有着实践指导意义,缺点:,一,:,更多的注重动机的内部因素,未能充分考虑到外部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动机作用,二:试图把动机与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这种思路是正确的,值得借鉴的,但是它对于认知作用的分析是模糊的,不具体的,三:该理论对影响成就和行为的内部因素的分析也是不完善的,谢 谢 观 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