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牵引网供电方式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9MB
约19页
文档ID:11486852
牵引网供电方式_第1页
1/19

直接供电方式,1—输电线;2—牵引变电所;3—馈电线;4—接触网;5—电力机车;6—钢轨,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电臂),直接供电方式,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电臂),正常情况两相邻供电臂之间在接触网上是绝缘的,每个供电臂只从一端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电若两个供电臂通过开关设备,在电路上连通,两个供电臂可同时从两个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这种供电方式称为双边供电双边供电可提高接触网电压水平,减少电能损耗但馈线及分区亭的保护及开关设备都较复杂,因此,目前采用较少直接供电方式,单边和双边供电为正常的供电方式,还有一种非正常供电方式(也称事故供电方式)叫越区供电,如下图所示1—故障牵引变电所;2—越区供电分区直接供电方式,越区供电是当某一牵引变电所因故障不能正常供电时,故障变电所担负的供电臂,经开关设备与相邻供电臂接通,由相邻牵引变电所进行临时供电这种供电方式称越区供电因越区供电增大了该变电所主变压器的负荷,对电器设备安全和供电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只能在较短时间内实行越区供电,是避免中断运输的临时性措施直接供电方式,复线区段供电方式与上述基本相同,但每一供电臂分别向上、下行接触网供电,因此牵引变电所馈出线有四条。

同一侧供电臂上、下行线实行并联供电,可提高供电臂末端电压越区供电时,通过分区亭开关设备来实现复线区段供电情况如下图所示图 复线区段供电示意图,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在牵引网中,每相距1.5km—4km间隔,设置一台变比为1:1的吸流变压器吸流变压器设在分段中央,其原边串入接触网,副边串入沿铁路架设的回流线回流线通常就悬挂在铁路沿线的接触网支柱外侧的横担上1—牵引变电所;2—馈电线;3—接触网;4—电力机车;5—钢轨;6—回流线;7—吸流变压器;8—吸上线1—接触网;2—为轨道;3—为回流线;4—为吸流变压器,变比1:1,一次线圈串接入接触网,二次线圈串接入回流;5—为吸上线,一端接回流线,另一端与轨道或吸流变压器线圈中点连接,以提供从电力机车到轨道的返回电流流到回流线中去的通路这种装置的防护作用在于:把本来是尺寸很大的接触网—轨道大地回路改变成尺寸相对很小的接触网—回流线回路 当牵引电流流经吸流变压器原边时,副边在回流线中产生很大的互感电势吸流变压器的作用也就是在接触网和回流线之间集中地加大互感即: 设吸流变压器原边电流为I1,匝数为ω1;副边电流I2,匝数为ω2。

根据磁势平衡关系: I2 ω2≈ I1 ω1又因为变比为1:1,则ω1=ω2,所以 I2≈I1 说明:采用吸流变后,只有变压器原边的激磁电流仍流经轨道和大地,且电流数量很小 如果不设吸流变,单凭接触网和回流线之间的分布互感,仅约10-20%牵引电流经回流线流回同时回流线和接触网中的电流基本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者的交变磁场基本上可互相平衡(抵消)显著地减弱了接触网和回流线周围空间的交变磁场,使牵引电流在邻近的通信线路中的电磁感应影响大大地减小 缺点:1. 电力机车处于吸流变压器附近时防护效果差机车电流经轨道与大地,然后经回流线流回,接触网在a、b段中没有电流,而回流线中有电流,则在ab段的长度内等于没有防护回流线cd 中无电流,在接触网cd 段的长度内等于没有防护 两种情形都使吸流变压器—回流线在半段长度里失去效用,这种现象叫做半段效应,失效区相当于分段长度之半 所以实际装置是在供电臂内设置长度不大的许多吸上分段,每个分段仅长2—4km,每个分段中央设置一台吸流变压器分段以吸上线为界,吸上线一端接回流线,另一端焊入钢轨。

按照这种安排,半段效应长度大大缩小,且只有处在一个分段中的机车的电流而不是牵引网总电流在该分段产生半段效应影响2.使牵引网阻抗显著增大接触网—回流线回路比通常牵引网阻抗要高应用这种装置的牵引网,其阻抗等于接触网—回流线回路阻抗与吸流变压器短路阻抗之和 由于牵引网阻抗增高,有时可能必要缩短牵引变电所间的距离,或增设串联电容补偿,来保证牵引网电压水平日本铁路为防止通讯干扰,在实行交流电气化的前期,在牵引网中普遍应用了BT供电方式 但当高速、大功率机车在这种电路中通过吸流变压器分段时,在受电弓上会产生强烈电弧,为了克服此缺点,后来发展了一种新的牵引网供电方式—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AT),T—接触网;R—轨道;F—正馈线;AT—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由接触网T、正馈线F、轨道大地系统R以及每隔一定距离的自耦变压器(AT)构成AT并联于接触导线与正馈线之间,AT中点与钢轨相连结构上:AT方式是用自耦变压器代替了吸流变压器,正馈线代替了回流线自耦变压器是并入电路,这一改变,首先是消除了接触网中的吸流变压器分段大部分回流流经正馈线,从而降低对邻近通信线的干扰。

自耦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一次和二次回路共用部分绕组(n2部分), 而n1只有一次电流通过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的2倍,也就是说,通过自耦变压器可以输入较高的电压而得到机车所需的低电压电流则相反,输入电流为输出电流的一半从牵引变电所看,以两倍接触网电压沿线输送1/2I 送电电压加倍,送电电流减半,送电电路中的电压损失将降低为1/4 利用AT这个特点,可增大变电所间的距离和增大传输功率,减少牵引网损耗 缺点:必须在沿线安设电压较高、容量较大的自耦变压器,牵引网设备的投资相应增加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DN) 由于AT方式设备复杂,一次投资高、运营费用高、维护困难,特别在多隧道区段应用更为困难BT方式由于其半段效应、接触网分段及牵引网阻抗大等弱点,对高速和重载行车的适应能力差因此,常采用直接供电加回流线(负馈线)DN供电方式:由接触网、钢轨、沿全线架设的负馈线NF(每隔几公里用P金属线和钢轨相连)组成 由于NF和钢轨并联连接,使得正常运行时钢轨中负荷电流的一部分分流到NF中去,因此,可以减少流入大地的电流,减轻对通讯的干扰危害,降低钢轨电位,减小馈电回路的阻抗。

DN方式与AT、BT相比,其馈电回路和设备简单、投资省、运营维护方便 为了能取得最好的防干扰效果,需研究回流线的空间,,,1—牵引变电所;2—馈电线;3—接触网;4—电力机车;5—钢轨;6—回流线;8—吸上线布置(与接触网的磁耦合关系)和设法降低回流线—地、钢轨—地回路的阻抗,以提高回流率 回流率与各导线—地回路自阻抗以及各导线—地回路间的互阻抗有关,当回流率=1时,则接触网电流完全由回流网吸上,地中电流为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