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卷尺、靠尺、方尺、塞尺、坍落度筒、试模、温度计等的自检方法一、钢卷尺自检方法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0〜50m钢卷尺的自行校准2 一般规定2.1 检定周期:钢卷尺的自检周期为 12 个月,发现异常情况时,可以随时增加 一次2.2自检环境:要求在温度为10〜30°C,湿度<85%非太阳直晒的环境中进行3 校准要求3.1 检测钢卷尺的长度3.2 允许偏差:(1) 3.5钢卷尺长度误差土 1mm为合格2) 5m钢卷尺长度误差±1.3mm为合格3) 30m钢卷尺长度误差±6.3mm为合格4) 50m钢卷尺长度误差±10.3mm为合格4 校准设备 经计量检定合格的钢卷尺、游标卡尺量程 0〜50mm精度:3.5钢卷尺为土 1mm, 5m钢卷尺为1.3 土mm, 30钢卷尺为±6.3mm, 50m钢 卷尺为±10.3mm5 校准程序及要求5.1 检测方法,采用将标准尺和被检尺的端部尺寸0点对齐,在平整的地面(或 桌面)上拉紧,逐米(5m)核对相应尺寸误差5.2检测点的划分:<5m的钢盒尺,每米测1点,5mV长度<50m的钢卷尺,每 5m 测 1 点5.3 将测出的误差与标准钢尺的误差相加,记为该点误差。
6 校准确认及处理6.1 将校准结果累加计算后与允许偏差进行对比,符合要求后在设备上贴确认标 识,进入使用设备流转过程6.2 比对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按照不合格程序进行处置二、靠尺校准(自检)方法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自制靠尺的自行校准2 一般规定2.1 检定周期:自制靠尺的自检周期为 12 个月,发现异常情况时,可以随时增 加一次2.2自检环境:要求在温度为10〜30°C,湿度<85%的环境中进行3 校准要求3.1检测自制靠尺两侧的平整度允许偏差:平面度误差<1mm为合格3.2中线与两侧边的平行度,允差<1mm3.3 检测靠尺长度 2m±5mm4 校准设备钢板尺0〜250mm,允差<0.5mm;钢板尺0〜3m,允差<2mm;经计量检定合格的 2m标准靠尺、塞尺、塞片5 校准程序及要求5.1 平整度检测: 用标准靠尺贴紧自制靠尺的两侧,并用塞尺或塞片测量两靠尺之间缝隙最大处的数值,2m靠尺每间隔0.5m测量一个点5.2 中线与两侧平行度检测,用钢板尺测上、中、下三处,中线与两侧边的距离5.3 长度检测:用钢盒尺测靠尺中线长度,精确到毫米6 校准确认及处理6.1 将校准结果累加计算后与允许偏差进行比对,符合要求后在设备上贴确认标 识,进入使用设备流转过程。
6.2 比对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按照不合格程序进行处置三、方尺校准(自检)方法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自制方尺的自行校准2 一般规定2.1 检定周期:自制方尺的自检周期为 12 个月,发现异常情况时,可以随时增 加一次2.2自检环境:要求在温度为10〜30C,湿度<85%的环境中进行3 校准要求3.1 检测自制方尺内、外侧夹角的垂直度3.2允许偏差:内外角误差均应每200mm小于等于1mm为合格4 校准设备经计量检定合格的标准方尺精度土 lmm|5 校准程序及要求 用标准方尺的内边和外边分别与自制方尺的外边与内边对齐,并读出各自读数,方尺每间隔 200mm 测量一个点6 校准确认及处理6.1 将校准结果累加计算后与允许偏差进行比对,符合要求后在设备上贴确认标 识,进入使用设备流转过程6.2 比对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按照不合格程序进行处置四、塞尺校准(自检)方法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塞尺的自行校准2 一般规定2.1 检定周期:塞尺的自检周期为 12 个月,发现异常情况时,可以随时增加一次2.2自检环境:要求在温度为10〜30°C,湿度<85%的环境中进行3 校准要求3.1 检测塞尺的三角形边的薄厚尺寸与对应数值。
3.2允许偏差:最大误差<0.2mm为合格4 校准设备经计量检定合格的游标卡尺量程0〜250mm,精度WO.lmm5 校准程序及要求用游标卡尺分别量出塞尺三角形最厚、最小和中点的尺寸,并计算出各点相应误 差,取最大误差每把塞尺分别检测薄、中、厚处各一点6 校准确认及处理6.1 将校准结果累加计算后与允许偏差进行对比,符合要求后在设备上贴确认标 识,进入使用设备流转过程6.2比对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按照不合格程序进行处置五、塌落度筒校准(自检)方法1使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塌落度筒的校准自检2一般规定2.1采用标准《混凝土塌落度仪》JG3021-942. 2检定周期:混凝土试模的自检周期为12个月,发现异常情况时,可随机增 加一次2.3自检环境要求在0〜35°C,湿度<85%的环境下进行 3校准要求3.1 材料:由钢板卷制3.2尺寸要求:顶部内径:100±lmm,底部内径:200±1mm, 高 度:200±lmm3.3塌落度筒内壁应光滑、平整、无凸凹3.4捣棒用圆钢制成,表面应光滑,其直径为16±0.1 mm,长度为600±5mm, 且端部呈半球型4标准设备用标准器:0〜300±0.02mm游标卡尺,0〜3m,小盒尺。
5校准程序及要求(1)目测塌落度筒内壁是否光滑、平整2)塌落度筒同轴度误差,采用平台、直角尺、V型铁和游标高度尺,测量按 下图所示DX、dX、然后将塌落度筒转90o,按上述方法测量hAY、hBY、DY、dY、贝V,沿X、Y 方向底轴向误差分别为AX和AYAX = (h —尹)—(hAX 2 BXd——x2DdAY = (h —斗)—(h —-^) ay 2 By 2同轴度误差为:A = 2 斗AX 2 +AY 2(3) 塌落度筒顶面和底面圆的内径测量:用游标卡尺或内径百分尺,按图 1所 示分别测量顶面和底面圆三个方位的直径4) 落度筒高度测量:先将塌落度筒置于平台上,按下图所示,用游标高度尺 均匀、对称的测量其高度,共测 6 点5)塌落度筒厚度测量:在距顶端和底端面20mm处,沿圆周均匀各取三点,用 千分尺测量其厚度6 校准确认及处理6.1将校准结果与校准要求逐次计算校准偏差,进行比对,符合要求后在设备上 贴确认标识,进入使用设备流转过程6.2比对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按不合格程序进行处置六、试模校准(自检)方法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砼试模、砂浆试模(以下简称试模)的自行校准2一般规定2.1采用标准:《混凝土试模》JG3019-94,《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70-90。
2.2 检定周期:试模的检定周期为6个月,发现异常情况时,可随机增加一次2.3自检环境:本检定要求在0〜35°C和湿度<85%的环境中进行 3校准要求3.1试模品种:塑料试模、铸铁试模3.2试模规格:混凝土试模:100mmX100mmX100mm,150mmX 150mmX 150mm; 砂浆试模:70.7mmX70.7mmX70.7mm3.3试模组装后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土 0.2%,且不应大于土 1mm 试模组装后其相邻侧面和各侧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应为直角,直角误差不应大 于土 0.3°3.4 试模结构应保证组装时试模侧板能正确定位,整个试模必须连接紧密,紧固 可靠,在振动成型时不得松动、不漏浆,试模表面应光洁无伤无锈4校准设备4.1用标准器:0〜300±0.02mm游标卡尺、直角尺,0〜300mm±0.5mm钢板尺 5校准程序及要求5.1 试模内部尺寸用游标卡尺检查,试模两相对侧板内表面的距离应用游标卡尺 对称测量;其高度应在不相邻的两个边角处用直钢板尺测量5.2 试模侧板各相邻面的垂直应在其高度1/2处用直角尺测量,侧板与底板上表 面的垂直度,应在侧板长度方向1/2处测量。
5.3铸铁试模组装后的对角尺寸,用钢板尺测两条对角线,精确到0.5mm 6校准确认及处理6.1将校准结果与校准要求逐次计算校准偏差,将计算结果与要求的允许偏差进 行对比,符合要求后在设备上贴确认标识进入使用设备流转过程6.2对于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按不合格程序进行处置七、棒状温度计(自检)方法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棒状温度计的自行校准2一般规定2.1 采用标准:2.2 检定周期:棒状温度计的检定周期为12个月,如发现异常情况时,可随机 增加一次2.3检测环境:采光充分的室内3标准要求3.1 自检温度:0°C、5°C、10°C、15°C、20°C、30°C、40°C、50°C、60°C、70°C、80°C4校准设备用标准器:-30°C〜100°C棒状温度计5校准程序及要求5.1将自检温度计及标准器-30°C〜100°C的棒状温度计同时放入带有温度控制 的电冰柜中,分别对0°C、5°C、10°C、15°C、20C的温度进行控制,并在上述温度 时将两只温度计进行比对并读数5.2当温度为30C及以上时,可将热容器中放入水,并置于电炉上,使标准温 度计达30°C、40°C、50°C、60°C、70°C、80C时读取自检温度计的读数。
6校准确认及处理 6.1将校准结果与校准要求逐次计算校准偏差,将计算结果与要求的允许偏差进 行对比,符合要求后在设备上贴确认标识进入使用设备流转过程6.2对于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按不合格程序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