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销售定价管理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07KB
约3页
文档ID:515260386
销售定价管理_第1页
1/3

销售定价管理一、 影响商品定价因素1. 价值规律因素(1) 供求关系: 当商品价格提高时,市场需求量下降、供应数量上升 当商品价格降低时,市场需求量上升、供应数量下降 当市场需求量一定时,供应数量下降,则商品价格上升 当供应数量一定时,市场需求量上升,则商品价格上升 当商品需求变动幅度小于相应的价格变动幅度时,该商品富有弹性 当商品需求变动幅度小于相应的价格变动幅度时,该商品缺乏弹性A、 替代产品价格: 如果商品价格过高,则消费者转向购买动能相似的替代产品B、 互补产品价格: 互补产品是须与某产品同时使用的产品如与充电器、电脑与稳 压电源(UPS)互补产品价格与销售的主导商品价格相互影响 如:•主商品少赚钱或亏损,靠互补产品赚钱•销售主商品时,赠送或低 价销售互补产品2.非价值规律因素( 1 ) 国家价格政策我国目前价格主要有:•指令性价格 •指导怀价格 •自主定价 企业应确定定价权限,现一般企业都是自主定价 按照有关价格法律法规,一些商品价格应到当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 备按照公平竞争准则,企业应防止出现暴利、低价倾销而被投诉或调查 2 ) 心理因素主要是顾客对商品的品牌声誉和便宜的心理价位不同,对真实价格高 低接受程度不同。

3) 销售策略因素:•商品品种搭配•营销渠道不同•营销方法的变化•营销费用的高低 •营销服务的好环二、 定价策略1. 新产品定价策略策略 1:高价回收(撇油定价, Skimming Pricing) 新产品刚进入市场时,高价投放,以在短期内获高利优点:•能尽快回收投资 •方便今后降价销售缺点:•不利于迅速打开市场 •容易吸引跟风的竞争者 适用场合:生产能力较小,技术难度较高,与竞争商品差异大,价格 弹性小策略2:低价渗透(Pricing)新产品刚进入市场时,低价大量投放,以获长期厚利优点:•有利于 •不容易吸引竞争者缺点:•较难尽快回收投资•不利于今后提价销售适用场合:生产能力较大,技术难度较低,与竞争商品差异小,价格 弹性大2. 价格差别化策略对同一商品,其价格因购买数量、支付方式、顾 客层、地区、时间、用途的不同而有差策略 1:折扣价格(1) 按购买量大小的数量折扣;( 2)批发商的批量 折扣;( 3)按早期支付物款的现金折扣策略 2:用途折扣 (1) 作最终消费品的价格;(2)作中间原料的价格策略 3:季节价格( 1) 当令旺季价格;( 2)淡季价格;( 3)换季清仓价格策略 4:地区价格( 1) 考虑不同地区运输费用的价格;( 2)考虑不同地区收 入水平的价格。

3. 心理价格策略策略 1:尾数价格定价时置有尾数,使消费者产生便宜感觉或认为订价真实可靠如拟 订 5 元的商品定为 4.9 、5 元; 100 元的定为 99.95 元; 1000 元的定为 999 元策略 2:吉祥数字价格用吉祥数字确定价格,如: 8, 18, 28, 58, 66, 88, 98, 128, 168,198, 888, 998, 1,088, 1,288, 1,298, 1,588, 1,688„„策略 3:声望价格一般是著名厂商、品牌,强调商品与众不同或优价格 1) 习惯价格策略对长期消费习惯形成的极少变动的固定价格,仍然遵守习惯价格 2) 市场统一价格策略策略 1:不同商品同一价如八元店、十元店策略 2:不同顾客、地区同一价一般是全国统一零售价,这是通过给级批发商、零售商不同折扣实现 的,有利于广告宣传和价格管理目前大型企业和连锁商业运用较多 策略 3:市场组合统一价支付同一总价后,可以自由选择消费组合 如自助快餐业三、 定价方法方法 1:总成本另成法售价=(总成本+预期利润)/产销量或售价=单位总成本X(1+预期利 润率(如 10%))方法 2:边际利润法售价=(生产总变动费用+预期边际利润) /产销量方法 3:最大利润法根据销售价格(S)、销售量(Q)、销售收入(S)、总固定费用(F)、 单位产品变动费用(v、销售利润(P)之间函数关系:(1)s=b-aX Q;(2)S=SX Q;(3)P=S-(F+vQ)求得:最大利润Pmax=(b-v) X Q/2-F最大利润下单价s=(b+v)/2方法 4:试销定价法 将商品分别在若干相似市场以不同价格试销一段后,再正式定价。

方法 5:竞争定价法具体方法有:( 1) 与竞争对手价格保持相近或一致;( 2) 高于市场价格或竞争对手价格;( 3) 低于市场价格或竞争对手价格;(4) 亏本定价(低于成本);(5) 垄断定价(远高于平均利润)四、 简要综述以上各种定价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合,适用不同的企业场景下的 使用一个企业可以运用多种定价策略和方法的组合 当市场需求很大时,企业定价可高于市场价格 对质量较差的产品或淘汰商品,企业定价可低于市场价格 一般消费者认为商品质量与价格成正比,价格越高质量越好因此适 当提高价格有可能销售效果更好目前,我国市场竞争主要(甚至唯一地)在价格竞争,低价竞争的后 果出乎预期市场没有赢家,都 是输家启蒙地而来的“跳楼价”、“出 血价”、“清仓价”、“反季节价”、“抵债商品”、“走 私罚没品”等,并 没在引得消费者心动继而行动,反而持币观望因此,企业应尽快走 出大打价格战的竞争误区,运用包括价格在内的多元组合营销策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