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美术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全册教材的简要分析教材的课目编制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本教材的选择组织方面,注重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的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意,注意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课程标准对全册教育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教材分为11个单元,各单元后设置了“学生作业”“学习屋”等栏目,既保证了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完整性,又提供了学习的完善和迁移途径,还可根据学校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相关的课程,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和要求1 .认真学习美术新课标、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 .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3 .坚持学习,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X画,手工 X品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4 .加强个别,抓好课堂巡回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5 .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专题名称学研究研究时间成果形式教学内容及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计划课时(节)新授课复习实践检测合计实际课时19.1—9.5我们去旅行112229.8—9.12光影变幻112239.15—9.19美丽家园112249.22—9.26编花篮112259.29—10.3国庆放假610.6—10.10纸魔方1122710.13—10.17秦陵兵马俑1122810.20—10.24小小园艺师1122910.27—10.31田间的精灵11221011.3—11.7生命的甘露11221111.10—11.14艰苦岁月11221211.17—11.21劳动最光荣11221311.24—11.28废物新用11221412.1—12.5复习2221512.8—12.12复习2221612.15—12.19复习2221712.22—12.26考试222我们去旅行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根据假定的旅行情境,画一回自己的旅行线路图,并以旅行线路为主体,把它与其他景物一起合理安排在画面之中。
2、能根据客观物象的内在结构、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塑造旅行集锦3、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教学重点1、能根据客观物象的内在结构、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塑造旅行线路图2、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1、能根据客观物象的内在结构、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塑造旅行线路图教学难点教具学具2、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彩笔、剪刀、课件等个人修改设计教学内容活动一:一、激发兴趣1、教师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旅行笑话,说明旅行前物质准备的重要性2、学生说说自己最希望到哪里去旅游3、细心思考出行前的物质准备根据当地的天气、地理环境、自己的生活需要进行准备(例女百:路线图、备忘录、衣服、雨伞、洗漱用品、零食、药品、钱、照相机等)课件展示要准备的物品二、观赏各地旅游线路图1、出示各地旅游线路图,引导观察、思考:⑴旅行使用的旅游线路图应该有哪些功能、样式?⑵这些旅游图是怎样的?2、了解旅游图的结构⑴有那部分组成⑵认识旅游图的各个图标3)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三、绘画指导1、教师示X画地图,学生总结步骤、方法。
2、小结表现方法:⑴抓住地图的特点⑵从不同角度观察⑶表现图标⑷添画生周围环境,学生做教材中的小训练CAI课件演示步骤:地图摄影图片一一地图的剪影一一旅行地图简图一一旅游图的线描作品一一添加图标活动二:一、欣赏感受1、学生将收集的各地景点信息进行讨论分享2、欣赏各地风光、风俗人情3、提问:你去过什么地方呢?最难忘的是什么地方?二、搜集美丽瞬间1、学生说说自己旅游中最有趣的事2、学生处是所在旅游中的照片3、从中体会和收获到了什么?三、指导画美丽瞬间1、学生选择自己旅游途中感人或快乐的事2、教师课件出示指导如何构图活动三:一、欣赏感受1、学生将收集的各地景点信息进行讨论分享2、欣赏各地风光、风俗人情3、提问:你最喜欢什么地方呢?二、了解制作集锦本的步骤、方法1、集锦本欣赏2、思考集锦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封面、内页、留言栏)3、封面有什么?(封面必须有标题4、内页有些什么?(内页主要包括旅行地的地名、图片、文字介绍及相关插图5、留言栏用来干什么?(向观众推介作品,同时与观众取得联系建立评价栏目,相互学习指导6、集锦本的特点是什么?(吸引观众:内容令人向往,图画引发想像,文字介绍知识,激发情感。
三、了解版式设计法则1、版式设计游戏通过课件让学生互动练习,进行版式设计2、展示版式设计法则:(1)描述性文字排列有的外形规X,有的活泼有趣2)标题字体设计不同字体、不同大小的文字在版式呈现的不同效果四、学生作业学生合作制作集锦本,要求版式新颖、简洁明快,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板书设计或要占八、、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光影变幻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难点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教具学具教学内容个人修改设计教学过程活动一:一、情景激趣导入课题1.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2 .揭示课题一一《光影变幻》二、尝试表现探究方法1.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3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4 .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5 .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板书,图片、铅笔、纸等三、深入感知巧妙联想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3.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四、赏析作品拓展思路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效果活动二:一、玩一玩1.展示《沙漠之鸽》等描绘建筑物的画,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建筑物是由哪些立体形构成2.每小组分发积木玩具,分小组自由活动,用积木建房子,教师提出要求:(1)建筑物要美观,有特色;(2)建筑物要有稳定性;(3)给建筑物取一个名字;(4)观察建筑物各个方面的明暗变化3 .请小组派代表介绍“建筑物”二、看一看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4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5 .展示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6 .教师总结:成角透视、明暗变化三、画一画1.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立方体,按照左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
7 .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8 .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四、说一说1.同学相互交流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与经验9 .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说说生活中的光影变幻板书设计或要占八、、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美丽家园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周围景物的观察、记忆和想象,用集体讨论、集体创作的方式画出自己美丽的家园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加强相互合作的群体意识,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1、集体创作,相互合作完成绘画作业2、集体讨论绘画题材、内容绘画选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和采用什么绘画方法教学难点集体讨论绘画题材、内容绘画选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和采用什么绘画方法教具学具彩笔、照片等教学内容个人修改设计教学过程活动一:一、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图例家园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每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并有深厚的感情,画出来很有意义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二、分析课本图例启发学生讲述三幅同龄人创作的《美丽的家园》有什么地方特点1、用剪贴的方法,表现了城市小朋友家居特色和少儿活动中心去活动的情景2、用壁画的形式表现了金秋时节农村丰收的景色和农村家居的美丽风光。
3、请你讲一讲自己家居周围有什么特别的景物?如小区的特色,儿童乐园、儿童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等都可以选入画中三、绘画步骤1、构思集体讨论绘画的题材、内容、确定选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有什么样的手法表现,用一人先画出大体构图2、根据各人的长处分工绘画,各人所画的景物形象的大小、色彩和表现手法均要以总体构图为依据,通力协作,力求整体效果统一3、选一位同学对画面作统一整理活动二: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广场、公园、小区等人们活动图片2、刚才看到的图片除了景以为还有什么,可以看出他们生活怎样?二、欣赏画面,了解人物和景物的布局1、欣赏学生搜集的图片了解人物活动场景,重点在于形象刻划2、分析课文中的学生作品,提出用不同表现形式绘画时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