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析“合、唱、指、挥”的内涵与统一

知进****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6MB
约20页
文档ID:233166091
试析“合、唱、指、挥”的内涵与统一_第1页
1/20

试析“合、唱、指、挥”的内涵与统一 摘 要本文主要对合唱指挥中“合、唱、指、挥”的内涵与统一进行了研究,在对合唱指挥的历史发展与功能作用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合、唱、指、挥”四个内涵论点,本文同时还涉及合唱的团体合作、声音选择、训练手段与方法、挥拍技巧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最后利用中国作品谱例对“合、唱、指、挥”在合唱作品中的统一进行了阐释关键词:合唱指挥;内涵;统一;Analyse "Chorus, Singing, Instructionan,Waving"The Connotation And UnifyAbstractThis article tells the connotation and unify of "chorus, singing, instructionan,waving", explain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al role of chorus conductor, and mainly studies the four connotations of "chorus, singing, instructionan, waving". Chorus Group cooperation, sound selection, training methods and methods, and the use of swinging techniques, etc., and then use the Chinese musical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unity of "chorus, singing, instructionan, waving" in choral works.Key words: Machorus conductor; connotation; unify; 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一、绪 论 1二、合唱指挥的历史发展与功能 1(一)合唱指挥的由来 1(二)合唱指挥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11.合唱指挥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12.合唱指挥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2(三)合唱指挥的功能 31.从技术层面上 32.从艺术层面上 3三、“合、唱、指、挥”的内涵 3(一)“合”——指挥、团员、伴奏的合作 31.指挥与团员的合作 32.指挥与伴奏的合作 43.团员、伴奏与指挥的合作 5(二)“唱”——不同作品中声音的选择 61.民族风格合唱作品的声音选择 73.通俗歌曲合唱作品的声音选择 8(三)“指”——训练手段与方法 91.指挥对合唱作品的处理方法 102.指挥对合唱团员的训练手段 11(四)“挥”——挥拍技巧的运用 121.节拍的图式 122.点与线的挥拍 143.强与弱的挥拍 15四、“合、唱、指、挥”在合唱作品中的统一 17(一)以《嘎哦丽泰》为例 17(二)以《祖国,慈祥的母亲》为例 19(三)以《菊花台》为例 21五、结 语 23参考文献 24致 谢 25一、绪 论合唱是作为外来文化传入中国的,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合唱又是以大众参与和大众为主体的艺术形式,所以合唱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就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现如今,随着国内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群众性合唱已遍布全国各地,但同时又与合唱指挥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相矛盾在面对国内迅速崛起的合唱事业,我国仍需培养出更多地合唱指挥专业人才,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本文根据我国合唱事业起步晚、发展快、范围广、人才缺的现象,试着研究分析出“合、唱、指、挥”的内涵与统一,从合唱指挥的历史发展与功能作用,接着研究“合唱团体的相互合作、不同作品中声音的选择、训练手段与方法、挥拍技巧的运用”的四个内涵,随后以民歌类、艺术类、群众类的合唱作品阐述“合、唱、指、挥”的整体统一,最终进行研究总结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给学习合唱指挥的专业工作者,以及初学者起到学习与借鉴作用,并有效地解决国内合唱事业相矛盾的问题,以及满足国内的专业人才需求本文使用的谱例均为中国合唱作品二、合唱指挥的历史发展与功能(一)合唱指挥的由来罗马帝国时期,唱诗班是教会专门设立唱歌的组织当时教会的教规只能唱单音乐,音域也不大,唱诗班首先要求歌者要唱的整齐统一,为主持者便以木棍、纸卷或羊毛卷等物品敲击桌面因而获得整齐的效果[[]马革顺. 合唱与合唱指挥简明教程.上[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这类诗班的主持者可谓是现代合唱指挥的雏形,但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击拍者”,这是合唱指挥的第一步。

诗班的多声部出现后,以击拍来领导歌唱就显得不适应了因多声部的演唱各声部必须互相取得音色、音量上的统一,把控好音量和音色的关系,必须由主持者不时加以指导,此时主持者就由“击拍者上升为“训练者”,而主持者就基本形成了合唱指挥者二)合唱指挥在中国的发展概况1.合唱指挥在中国的历史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西方合唱传入中国,推动了我国音乐教育的新生和发展,我国合唱兴趣爱好者开始学习和借鉴于西方合唱知识,出现了合唱指挥相关的音乐教师,并以学堂形式传授合唱知识,为专门培养合唱指挥人才院校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40年代,合唱出现纷繁的局面,专业院校的建立和城市文化生活的繁荣,出现艺术性较强的合唱作品,对指挥者有了艺术性的要求,同时也逐渐提高合唱指挥者的能力30年代是中国争取民族革命的高涨时期,不仅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合唱作品,而且群众性合唱被广泛地传播,涌出了许多的合唱指挥专业工作者20世纪50——70年代,是对三、四十年代合唱创作思维模式的继承与发展,以及群众性歌咏活动和专业性合唱表演同时并存的局面[[]任秀蕾. 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 中央音乐学院, 2010.],随之出现了业余合唱指挥者和专业合唱指挥者。

20世纪80——21世纪,中国文化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型而转变,文化呈现多元化的趋向合唱事业也迎来了新契机,大力扩展群众业余合唱事业为主的方针,成立各地合唱协会,举办许多的合唱活动全国各地因此建立了许多合唱团,合唱指挥人才供不应求,而合唱作品多元化,又对合唱指挥的能力有着更多的要求2.合唱指挥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由于社会的发展进入全球化的局面,在各国社会文化交流频繁下,相互借鉴、吸收、传承、创新,促进了合唱作品多元化,比如各民族的风俗都有自身的特色,人文情怀、方言语言、演唱风格、挥拍技法都不尽相同,较为多样且复杂,需要合唱指挥者拥有更多广泛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多项专业技能目前合唱指挥人才的稀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要求具备多项专业技能,不仅具备合唱理论概念、声乐演唱指导、指挥技法和键盘器乐演奏能力,还需要良好的听觉、组织领导能力、作品处理以及分析能力、二度创作能力等等,还有院校培养合唱指挥专业的人才也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和资源合唱指挥除了在高校中进行专业的培养,在社会上的一些培训中心也有专门的合唱指挥培训班,不过数量相对较少,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在现代作品的多样化与复杂性的情况下,要求合唱指挥学习更多知识,了解更多指挥形式。

作品的内容随之加入许多新元素,不仅速度、力度、修饰音等技巧方面具有较大难度的挑战性,还有作品意境、情绪等方面的层次上的递进变化,这些对以往的合唱指挥提出了高标准与高质量、多样化与复杂化的高要求三)合唱指挥的功能1.从技术层面上合唱指挥要从理性方面进行技术层面的分析合唱指挥必须充分做好演出前的案头准备工作,对于合唱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与调性,以及段落之间的变化都要进行深入分析,对作品的节奏与速度、力度强弱、思想内涵等都要做到了然于心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歌曲的分析进行一些技术上的处理,比如选择各部分合适速度与力度,从每一个音的起声和逻辑重音,到每个团员的咬字吐字、呼气换气等,都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设计和处理[[]卢晓进. 论合唱指挥的艺术表现力[J]. 大舞台, 2011(10):274-275.]2.从艺术层面上合唱指挥要从感性方面进行艺术层面的分析合唱指挥作为一个合唱团的方向标,需要准确地把握每首合唱作品的情感,通过艺术层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表现的形式或者是演唱的方式,从而去引导合唱队员进行演唱一个好的指挥者,在指挥的过程中要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情,这些是指挥者内在情绪的外在表现形式,不论是什么样的合唱作品,指挥行动都要充满情感与情绪。

实际上,在指挥者的指挥过程中,只要把真情溶入合唱之中,让自己的内在情感进行自然地流露,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表现出合唱的精髓,从而达到感人肺腑的效果三、“合、唱、指、挥”的内涵(一)“合”——指挥、团员、伴奏的合作1.指挥与团员的合作合唱团是一个歌唱团体,包括团员和指挥根据合唱团的需要,人数多半会达到20以上,而指挥只有一个人一个指挥者同时对这么多团员进行指挥是有些难度的,想要合唱作品显现出好的效果,那指挥与团员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极大地考验合唱指挥的领导、组织、管理能力合唱指挥需要了解每一个合唱团员,并根据他们的特性与他们交流沟通,用他们理解方式与他们进行团体默契的培养演唱一首作品前,指挥者根据作品要表达的演出效果,首先要根据团员的声音特点进行分声部,接着交代好每个声部在这首作品里的任务;结束分声部后,指挥组织合排,在合排过程中,指挥与团员做好主题部分、次要部分之间的关系,最后表达出作品的情感,以及情绪的变化,从而突显出作品上的层次与内涵,以达到令人感同身受的音响效果谱例1-1 《我们的歌》上例是一首同声合唱歌曲,由第三、四声部陈述主题,第一、二声部进行对主题的补充合唱团员看到指挥的左手停在第一小节第一拍拍点上做预备拍,第三、四声部就要做演唱的准备了。

而指挥在第三拍拍点上给一个明显的点,让第一、二声部进入,这样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对作品进行演绎2.指挥与伴奏的合作合唱团有团员和指挥,还有器乐伴奏者由于器乐类型较多,器乐伴奏可以多样选择,一般合唱作品都是以钢琴为伴奏钢琴伴奏不仅是伴奏的功能,它还可以通过钢琴的演奏去引导我们进行音乐的演唱,给我们的演唱要求做一些提示,所以钢琴伴奏也称作是合唱团的艺术指导钢琴伴奏者必须熟悉掌握钢琴演奏技巧,具有较高的读谱能力和听觉能力,能够灵活应对演出、排练当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从而有效借助艺术指导来引导合唱团员出色地完成演出有一些合唱作品的伴奏旋律需要模仿作品中的情景或者是意境,也有一些伴奏旋律在作品里也能成为主题除了一些作品固有的伴奏形式,还需要指挥者对其他的伴奏形式有一定地了解,选择出适合其作品的伴奏形式指挥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事先与伴奏者交流,每个指挥者都有自己的指挥方式,需要提前与伴奏者进行演示和磨合指挥在必要的时候对伴奏进行指示,正确的演奏能让我们的情绪被带动起来谱例1-2 《飞来的花瓣》上例是歌曲的前奏部分第一小节钢琴伴奏进入,指挥给予相应音乐风格的预示挥拍,便能带出旋律上的32分音符节奏型,并加强第二拍为mf的力度,且在连线下一小节的第一拍上给予明显的力度加强,这也是此曲的加强技巧。

第三小节有延音记号,打破均速,此处指挥钢琴伴奏可随性、自由些;到第四小节回到原速,进入真正的伴奏,指挥提示,做好合唱进入的准备,从而形成指挥与钢琴伴奏间的配合3.团员、伴奏与指挥的合作合唱指挥者一边指挥着团员的演唱,另一边指挥着伴奏的演奏,两边同时进行,而指挥就是中心,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三者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在表演过程中,合唱指挥应先进入情感状态,指挥伴奏者演奏出歌曲的情感,而后引导合唱团员快速进入歌曲所呈现的情感状态当中通过指挥的指导和钢琴伴奏的引导,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