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doc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KB
约3页
文档ID:543493102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doc_第1页
1/3

六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P39-40页的例2,完成练一练和练习八的6—11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2. 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会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1、出示: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中学过的一道例题:篮子里有12个蘑菇,把这些蘑菇的3/4分给小兔,分给它们多少个?题中的3/4表示什么意思?把什么看作单位“1”?怎样解答?说说你的想法2、今天我们再一次研究这样的问题,探索一下否有新的想法和思路揭示课题)二、探索新知,学会思考1. 出示例2 :小芳做了10朵绸花,其中1/2是红花,2/5是绿花1)师设疑:1/2,2/5各表是什么?(是以10朵绸花作单位“1”,红花的朵数是10朵绸花的1/2,绿花的朵数是10朵绸花的2/5)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我们选几个问题。

媒体出示:(1)红花多少朵?(2)提问:红花有多少朵?要求红花多少朵它与哪个分数相关呢,(1/2);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谁的1/2就是求单位1即10朵的1/2,板书10朵的1/2是红花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师板书:10*2=5(朵)10*1/2=5(朵) (3)设疑:比较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你能发现些什么?(结果一致)设疑: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的结果和用除法的计算结果一样呢?(4)出示问题2:绿花有多少朵?师设疑:绿花的朵数是几朵的2/5?在图中圈出来提问:怎样解答?板书:①10÷5×2=4(朵) ②10×2/5=4(朵)师设疑: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2. 小结:通过两道的习题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媒体出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设问:10×1/2,10×2/5各表示什么呢?谈话:分数和整数相乘除了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之外,还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 完成“练一练”(1) 完成第1题2) 完成第2题师设疑:1/2根长多少米和3/4根长多少米,你是怎样理解的?2. 完成练习八第6题师要求学生看图,说一说知道的信息说一说问题;要求学生解答。

全班交流设疑:这4道算式中,哪一道算式表示的意义与其它3道算式不同?3. 完成第7题4. 完成第8题师要求学生分析信息后完成填空:把( )看作单位“1”,( )×1/6=月季花的朵数 )×1/6=杜鹃花的朵数5. 完成第9题先帮助学生理解表中的分数各表示什么意思,再让学生估算最后学生计算6. 完成第10题全班交流后,比较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可以用乘法计算7. 完成第11题要求学生先找一找单位“1”设疑:如果不计算,你能比较参加三项比赛的人数哪一项最多,哪一项最少吗?谈话: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实质是相同的通常在倍数超过1时,说成几倍,在倍数不够1时说成几分之几不过,超过1倍数时,也可以把倍数说成几分之几,这个几分之几是假分数如9/81.5倍,可以用分数表示3/2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红花: ①10÷2×1=5(朵) 绿花:①10÷5×2=4(朵) ②10×1/2=5(朵) ②10×2/5=4(朵) 附:反思教学反思:六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反思)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它是分数乘法中最基本的应用题在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就是以它为基础,而且很多复合型的分数应用题都是由它的基础上拓展延伸的使学生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的语句,让学生多读多思考,从中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楚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后,然后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所以我注意到下几点: ⑴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指导用画图的方式来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用乘法进行计算 ⑵理解题目中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并根据关键语句说出(写出)数量关系 ⑶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分析关键句与画线段图,为提高学生的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作铺垫通过练习题与例题的比较,让学生解答稍复杂的应用题,并从中理解各类应用题的不同结构 虽然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从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存在问题主要以下三点: 1、在同一类型的应用题中不同解法的比较,得出的结论还要从多角度去归纳,还应更深更全面的概括,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得更好 2、在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时,不宜集体讲,更应注重学生个体表达,并且不必一定按照课本的固定模式,应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分析问题。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差 3对于单位“1”怎样找的训练,应要根据关键句子说出对应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训练,这样才可以提高中等生与学困生解题能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