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鉴赏董源《潇湘图》和郭熙笔法 论文关键字:书画 文化 笔法 董源 郭熙 论文摘要:在书画和文化方面,画的笔法是很主要的历史上众所周知的画家董源、郭熙等全部是关键的开创者董源被董其昌称为南派的山水画家,而郭熙被后世人称为北派的山水画家,两个画家全部从师于李成本文从笔法角度来比较南北派其余联络和区分,将这些笔法利用到当代绘画中,使当代绘画有深入的创新,同时对画笔法也是一个总结和新的利用 笔者是西方油画专业出身,初始对画的笔法体了解尚浅,后经对各方资料的查阅,对点、皱、描稍有深入认识本文从董源和郭熙的作品中分析国画的笔法体系,对油画的中西融合也很有帮助相关资料显示从“顾陆吴张”四大祖师用笔,形成了画的第一个笔法体系—描法,五代到荆浩出现了第二个笔法体系—披,发展到了元代以后,又形成了一个体系—点黄公望曾说“作山水者,必以董源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董源是北宋前期山水画家,南派山水画的代表分析董源的画,是因为在绘画中上董源对元代的绘画,对明清的绘画和后期国民时期的山水画有很大的影响在那个时代,南北画风已经正式确立了,笔法也大致具有了郭熙是北宋中期北派山水的集大成者这二者同属于北宋,前者是前期南方绘画的代表,后者代表了中期北方的绘画成就,相比较而言,能够从同一个时期分析不一样地域的绘画特征。
一、画的笔法体系—皱前面提到效法是在五代时产生的,正是董源和郭熙所在的时代因此分析她们的画之前,要对破法做简单的描述在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中,还没有披笔,效笔对山水技法来说是逐步完善的标志效是一个辅助勾线时的效果它包含物体的阴阳、体积、质感、纹理,做深入的填充完成效能造成距离的感觉,像近处多效就像素描一样,能够造成凹凸感,中景就变得稀疏了,远景距离远全部能够省略而无效有关皱法,我认为就像我们油画中的表现厚画法相类似,不过画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敏法有很多个,董源所用的短麻皮效,包含长麻皮毅全部归于圆线效,圆线披在效法中的改变是最多的,多数表现江南土石相交杂的山点披的效法也是这么从自然中慢慢提炼的,点皱不但能够表现郁郁葱葱的大树,又可表现出山石的坑窝及剥蚀不平的岩石,董源的《潇湘图》就有点效笔法二、分析董源的《潇湘图》董源,南唐画院画家,擅长水墨山水或淡着色山水,创“披麻效”她的很多山水画全部是利用效法来达成虚实相生的效果董源用笔丰厚,浑圆最能表现她艺术成就和风格特色的当属《潇湘图》川在林木的文章里,提到了董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讲究写实和经过对现实真实描绘来发明的意境的时代米莆在其《画史》中这么评价:“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
近世神品,格高无和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诸掩映,一片江南也”叫这些画家的评论无不说明董源的山水是实事求是的,是经过观察画出的山水其实,不论是在画还是西方架上绘画中,观察全部是很主要的,是画家积累的源泉,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初学者还是应该重视观察的接下来谈《潇湘图》 《潇湘图》属绢本,设色这幅图描写的是潇湘而水交汇处的景色画面的构图用的是平远法,近景浅滩的芦苇,中景水中游动的小舟给人一个平淡朴实中又含有悠悠深谷的乐趣山和石头用色花青及墨,人物用以重彩在山间和山头多用的点效,表现出南方山水优雅清新的一面在这幅画中,我即使没有看到乐观、喜悦和赞美的感观,也未曾感受到俗媚,却从中感受到一个虚空淡无的山水画情傣评论家对董源的这种以独特的技艺再表现南方山水的淡雅情趣有着很高的赞赏三、分析郭熙的笔墨及画法北宋山水画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至神宗时代,郭熙活跃于画坛,使山水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艺术上能够和关李范三家相媲美她的山水画关键继承李成传统,又吸收其它名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郭熙强调山水画要富有诗意,可望可即可游可居,看此画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
她提出了热爱国家和生活而又不远离官场及故乡,从而享受着林泉之乐,她从五代之前的隐居画山水的传统束缚中摆脱出来她提出的“君亲之心两隆”“不下堂筵而坐穷泉壑”是山水画的创作和理论方面的很重大的突破在笔墨方面,使之愈加完备,尤其是对积墨法在工具方面则进行大胆尝试,依据画面需要,用笔有时尖者、圆者、粗者、细者用墨有时用淡墨、浓墨、焦墨、宿墨、埃墨,有时参青黛等色川从郭熙的画面中能够体会到,她的画是很有特色的,处理方法上有独到之处,很难得,如《早春图》结语从审美境界和气象来讲,北方山水显然偏于阳刚之美(壮美),南方山水则偏于阴柔之美(秀美),这两种美的形态在一开始的缺和地域环境相关,或说,特定的地貌、气候及于此相关的人的气质对这两种美的形态之塑造起到主要的催化作用艺术是相通的,选择同一个时代的不一样地域的绘画作品鉴赏,让我对现代这个时代不一样的地域也能够联想到一二从传统山水画的笔法的了解也能够融会贯通到西方的油画表现手法上,形成中西融合的绘画技法画和西方绘画的理念是相近的,画的笔法和西方传统绘画的技法也是有联络的,从画当中学习到的笔法也是转化后能够用在西方传统绘画上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中西融合的思想是我们需要思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