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罪犯合理使用劳动报酬在监狱中服刑的犯人,该不该有劳动报酬,报酬应该有多 少,是一个极端敏感的问题,专家学者不了解,监狱不透露 最近在一个采访中才知道,这个报酬极低,近于没有浙江 省的监狱,一个月是1块钱佛山监狱的,现在是50 多块, 监狱方认为,这个钱“太多了”,应该管起来,于是创造了“442” 机制442 的意思就是,40%的劳动报酬,存起来,等你出 监狱时再给你,40%,发给你用,还有20%,拿来作为受害 者补偿金4 年来,佛山监狱鼓励服刑人员用劳动改造获得的劳动报 酬“赎罪”,履行民事赔偿或主动缴纳罚金,向被害人道歉忏 悔此举不仅落实了刑事案件受害人的经济补偿,且缓解了 服刑人员和被害人间的矛盾佛山监狱创新服刑“赎罪”机制9 月 15 日上午,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的刘忠 波通过减刑出狱,拿到了1731.68 元同一天,因过失致人 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的冉洪春拿到 1486.3 元他们离 开佛山监狱所拿到的这些钱,是他们在监狱开设的442 账户 积累的就业保障储备金,这也是他们劳动改造获得的报酬4 年来,佛山监狱开展自觉履行财产刑和民事赔偿、补 偿的恢复性行刑活动,鼓励服刑人员动员亲属或利用自己劳 动改造获得的劳动所得,履行民事赔偿、补偿被害人或主动 缴纳罚金,得到服刑人员的认可,并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
为了帮助服刑人员合理支配劳动报酬,佛山监狱创造 442 机制,将服刑人员劳动报酬划分为就业保障储备金、生 活零用金、赔偿金三大类要求服刑人员将每个月的劳动报 酬 40%作为就业保障储备金、40% 作为生活零用金、20% 倡 导用于赔偿、补偿金(恢复性行刑活动个人基金)2005 年,佛山监狱在全国率先开展恢复性行刑活动, 将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和原则全面渗透到监狱日常运作、管理 以及相应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中佛山新机制被认为是创新刑罚执行新机制,也是当前司 法界的一项重要探索今年 1 月 10-11 日,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刑事和解与刑事诉讼法完善”研讨会上,作为研讨会特邀 的唯一监狱系统代表,佛山监狱庄文生副监狱长就佛山监狱 近年来开展恢复性行刑实践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介绍与会者普遍认为,佛山监狱实行的恢复性行刑机制与刑 事和解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扩展刑事和解使用的阶段、刑事 和解的内容等具有重要意义]442 创新机制以2008年6月30日岀监的“三无”人员欧阳XX为例,2004 年 3月入监,到2006年 8月佛山监狱正式开立442账户管 理为止,两年有余的时间,其账户积累余额近乎为零若这 种趋势维持到岀监的话,他的岀监路费仅为 20 元。
那么在 没有任何可投靠亲戚的情况下,他如何才能寻找到生活岀路 呢?一位监狱管教为此感到担忧这名犯人重新走上犯罪道 路的可能性很大通过实施“442”积累制度,近两年后该犯岀 监时,他的账户积累已经达到750元,基本能满足岀狱后几 月的生活需要为此,不少岀狱的犯人对佛山监狱442创新机制十分认 可通过442机制引导合理使用劳动报酬,在服刑人员资金 积累增加的同时,他服刑期间的消费额度也相应减少了,这 无形中增强了服刑人员面对困难的适应性,也必将有利于服 刑人员回归社会后吃苦耐劳品质的养成佛山监狱服刑人员劳动报酬的发放率和发放数额一直 都排在全省监狱系统前列2006 年全监发放劳动报酬总额 达 240 多万元,发放率达到98.98%, 2007 年全年发放劳动 报酬389万元, 2008年发放劳动报酬340万元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因素分析表明,在回归社会的头3 个月内,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是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重要 原因为此,要求每名服刑人员储存就业保障金,可以使服 刑人员在回归社会的最初几个月内,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不 至于因为生活无着落而铤而走险佛山监狱副监狱长庄文生分析说,“442”机制设计了 40%的劳动报酬作为就业保障储备金,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 打好经济基础。
对于一个能够在财务上得到亲戚、朋友善意 支持的服刑人员来说,也许出监时并不用太多地考虑经济上 的问题但是对于无太多经济帮助的服刑人员,特别是完全 的“三无”人员来说,回归社会后,在经济上如何维持并寻找 到落脚点的问题确实是让人担心的修补受损的社会关系每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忏悔日”在这一天,佛山监狱组 织全体服刑人员开展感谢政府挽救之恩、感谢社会关怀之 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师长教诲之恩、感谢警察教育 之恩、感谢同改帮助之恩的“六个感恩”活动,引导服刑人员 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用心感恩,真诚忏悔,主动承担由于 自己的犯罪行为而造成的损失,并以此得到受害人的理解和 谅解佛山监狱一位领导说,服刑人员主动向受害人或亲属道 歉,表达悔过自新的决心;受害人从犯罪人真诚的道歉中得 到心理平衡,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重新建立和谐的社会 关系通过开展为亲人和受害人寄节日贺卡、邮寄月饼等, 使服刑人员深刻认识到犯罪行为给社会、给家人造成的危 害,唤醒良知,主动赎罪2008 年母亲节前夕,二监区共计 620 名服刑人员利用 自己的劳动报酬邮寄明信片 1207 份给家人或受害方,送上 了节日的问候在佛山监狱,服刑人员利用劳动报酬为亲人送祝福、向 受害人表歉意成为一种常态。
2007 年 3 月,佛山监狱与高明区人民法院、佛山市中 级人民法院沟通、协调,规范了服刑人员履行财产刑和刑事 附带民事赔偿的操作规程由高明区人民法院设立两类执行 款提存账户,监狱根据服刑人员个人申请代为履行,每年办 理 4 次,每季度一次,并将是否履行义务作为衡量改造表现 的重要标准对于确无履行能力的服刑人员,可通过其户籍 所在村民委员会、居委会如实提供无履行能力的证明材料, 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将加以核实据统计,从 2005 年以来,有数百名服刑人员自觉履行 民事赔偿义务,累计金额近 5000万元曾在佛山监狱服刑的王某因交通肇事罪被判赔偿 20 多 万元,负责王某管教的干警李亭告诉记者,被害人家庭父亲 早逝,母亲因为王某的过失而死亡,姐姐放弃了上大学的机 会,回家打工供弟弟上初中从 2006 年开始,王某每年都 从劳动报酬中取出 1000 多元赔偿给这对姐弟,在一定程度 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佛山监狱副监狱长庄文生说,佛山监狱的上述做法将恢 复性行刑活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也为刑事救助、 法院判决执行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新机制的启示在当前我国刑事犯罪高增长的社会形势下,传统的刑罚执 行方法已不再适应。
据有关统计显示,全国法院判处3 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罚金情况,从 1999 年开始呈逐 年增加然而,刑事损失很难得到赔偿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佛山监狱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很多刑案的做案人都 是年轻人,他们的经济情况不好,没有什么积蓄尤其是很 多外来流动人员,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往往会铤而走险 犯下抢夺抢劫等罪,一旦给当事人造成伤害,他们根本拿不 出赔偿金要求服刑人员做赔偿,一般难度比较大恢复性行刑, 确是恢复性司法理念在监狱刑罚执行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佛 山监狱根据服刑的不同阶段形成了认罪、知罪、悔罪、赎罪 4 种恢复性行刑实践模式每种模式都包括利害关系人之间 的对话,提供机会让服刑人员清楚地表达悔意,进行赔偿或 补偿等,恢复公平认罪,主要是在入监教育时由经过训练的警官进行这 种模式对服刑人员的羞耻心给予特别关注,积极以正面的方 法利用此羞耻心知罪,以案析法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律援助和算清“三 笔账”(经济损害账、亲情伤害账、社会危害账)等活动,教 育帮助服刑人员认清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法律责任悔罪,主要通过公开忏悔、现身说法和系统的心理辅 导、矫治等措施缓解服刑人员内心冲突,表达期望得到家 人、被害人和社会谅解的心愿以及悔过自新的决心。
赎罪,通过为服刑人员创造赎罪条件、搭建赎罪平台 等,教育服刑人员自愿采取道歉、履行赔偿义务等形式,使 被害人和社会因犯罪行为所受的损害得到赔偿、伤害得到修 复据统计,自 2006 年 4 月 13 日,佛山监狱举行“知罪、 认罪、悔罪、赎罪”民事赔偿活动现场会以来,已有 100 多 人次利用劳动报酬或动员亲属履行民事赔偿或主动缴纳罚 金,累计金额近 5000 万元;有近千人次寄出劳动报酬,汇 出总额 10 多万元监狱作为刑事司法的最后一道环节,在保障被害人权利 和修复社会关系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佛山监狱开展的恢复 性行刑实践,在刑事和解探索中开拓了监狱系统的空间,走 出了一条符合监狱工作科学发展的新路最高检察院一位副检察长指出,刑事案件被害人索赔难 不仅在广东是难题,在整个中国都是一个大难题佛山监狱 在服刑人员中推行用劳动所得赔偿被害人的做法,在全国已 开先河,在国家赔偿实施之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赔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