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意境概念: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象——境——情常见意境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常见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或者某一联、两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歌?(高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 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结合诗歌具体描绘),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意境) ,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 释典例 1: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6分)听张立本女吟高适危冠广袖楚宫妆①,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 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示例: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2 分)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 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 月光勾勒出一个峨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2 分)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读者只要领会 清雅幽静之境,便能走进女诗人超尘拔俗,淡雅清纯的内心世界2 分) 典例 2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诗后问题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 其中,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此时此刻也该和我望着同这天上的明月吧!自然浑成,意境 雄浑壮阔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课内练习 1 读杜甫的诗,回答问题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参考答案: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
首联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漂泊无依的凄冷之情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颔联营造了 雄浑阔大的氛围作者用阔大之景反衬出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出凄苦之情课内练习2(2009 •全国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 广德二年( 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解题指导: 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 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及意义答案: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 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课外练习 1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江村即事 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首小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江村生活: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很疲倦了,渔 翁垂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随风飘荡。
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系 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步骤一) 意境真切而甜美(步 骤二)诗人通过心理活动及细小动作的描写,使得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 色跃然纸上(步骤三)课外练习 2 读杜甫的诗,回答问题漫成一首 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 巴蜀时期写的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 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以 动写静),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 爱课后练习 3 读曾巩的诗,回答问题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 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2、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3、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课后练习 4,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作者通过描写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 下青松、水中碧莲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恬静幽美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安静淳朴生活 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