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未来财务报告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80KB
约6页
文档ID:386844830
论未来财务报告_第1页
1/6

论未来财务报告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由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构成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 收益表、 现金流量表和报表附注, 而且财务报表已进入 “附注时代” ; 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则并无定规,可能涉及的有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 中期报告、 简化年度报告、 社会责任报告、 增值报告、人力资源报告、财务预测报告、分部信息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等等在我国,特有的其他财务报告是财务情况说明书未来财务报告是未来会计环境的产物 未来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 致使我们难以准确对未来财务报告作定型化描述, 因为谁也难以完全做到先知先觉 但这并不能妨碍我们对未来财务报告的定向作一个粗略的估测, 以便我们把握好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而对财务报告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革本文打算就未来财务报告的目标、内容、时效、灵活性、方式这五个方面做一探讨一、未来财务报告目标未来财务报告目标将继续锁定在为企业各相关利益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的相关财务信息 (这些信息已包融解脱受托经管责任所需的信息) ,并真正使提供有关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分布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这一目标成为可以操作的目标 此时, 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仍然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尤其是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中更偏向于相关性。

历史 (事后) 信息满足可靠性, 同时也是相关性的基础; 未来预测 (事前) 信息满足相关性,同时应强调对预测信息的规范, 尽可能提高预测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就减缓了, 它们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谁会需要不可靠的相关性信息呢? 至今人们将会计分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系统 财务会计专司对外报告责任, 而管理会计专司对内报告责任 但我们应该知道对内、 对外会计信息均由企业会计系统生成, 过去只在企业内部报告的预测信息已经对外报告了, 这说明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早已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报告早已“借用”了管理会计信息,正是财务会计利用了管理会计的特长——提供相关性预测信息从这里,我们得到启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对内、对外分工的界限不是绝对不可逾越的,在未来两者融合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即管理会计“外化”为财务会计的成份将增加, 而且我们不用担心管理会计的消亡, 因为管理会计会开拓新的 “疆土” 其实,这种行动在财务报告中已有所体现,例如其他财务报告的职工报告、增值报告、环境报告等无一不与管理会计相关, 而且它们本身就是管理会计研究的内容 当然, 其他财务报告中的许多内容仍处于披露的初级阶段, 还未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一致行动。

未来应改变这 种现状,以真正让财务报告目标得以实现,那么未来的会计才会在学科与职业的“群星”中 更加闪烁与辉煌 二、未来财务报告内容 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未来财务报告的内容将更加复杂与丰富, 并随会计环境的变化与要求而不断创新1 、 坚持财务信息的核心地位,通过非财务信息提升财务信息的价值未来企业的竞争讲究核心竞争能力, 那么会计作为一个职业的话, 它的核心竞争能力表现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表现在它能提供财务信息,是会计之所以成为会计的本质特征,是以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资本”而非非财务信息, 这也,譬如区别于统计现在, 人们谈到财务会计的局限, 势必触及财务会计不能提供非财务信息, 并得意于戳中了 财务会计的短处与“痛处” ,于是开出的“药方”是财务会计要将精力放到提供非财务信息 上去,至少也要做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我们对此有不同看法财务会计提供非财务信息, 非不能也, 是不为也 我们千万不要误以为信息均出自会计一家之手, 其实企业的信息可由企业内各种子系统生成与发布, 例如统计信息系统, 技术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人事信息系统,甚至利用新闻报道与新闻发布会等。

因此,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更多的是实行“拿来主义” ,而不是亲自去“生产”非财务信息现行的做法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中纳入了大量的非财务 (包括定性) 信息, 人们便误以为财务会计理所当然可以“生产”并报告非财务信息了而我们则认为,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即使这些非财务信息经会计人员之手弄进了财务报告中, 也并不表明这些非财务信息就是或应当由会计来“生产” ,会计只是借助这些非财务信息来辅助说明与解释财务信息,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准确地理解与运用财务信息, 从而最终提升了财务信息的价值 因此, 更实事求是地说,财务报告应是企业会计人员与企业其他有关人员“合作”的成果,财务报告中的许多内容是非会计性质的东西 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就认为财务报告只是公司报告的一个主要部分 这也可以成为解释西方国家的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信息的报告不称财务报告而称公司报告或年度报告的理由 由此, 我们预见未来的会计应在拓展财务信息的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 并“拿来” 非财务信息为增加财务信息的价值服务 (会计在 “生产” 财务信息时的 “副产品”是个例外,如对会计政策的揭示,是会计“自产自销”的非财务信息) 甚至还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会计计量技术的进步, 如今只能以非货币计量的信息, 今后也将能以货币计量。

2、在不放弃历史成本计价信息的同时,以公允价值计价的信息将大大丰富财务信息的内容并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相互分割的市场正在走向世界一体化, 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 公允价值的逐步形成及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和运用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现行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中, 都已开始较为普遍地使用公允价值概念, 连我国已在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引入了这一计量属性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未来财务报告中, 能用历史成本计价且不失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信息仍占一席之地; 用历史成本计价但既失可靠性又失相关性的信息, 肯定要被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取代; 用历史成本计价虽具可靠性但难保相关性的信息, 则可用公允价值计价后的信息作为补充信息同时提供; 最终, 当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既可靠又相关时, 公允价值将全面取代历史成本(或许历史成本也成为公允价值的选择之一) 会计从现在开始就要认真探讨的是,以何种技术与方法来找到公允价值,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阶段而难以实际操作。

在知识经济时代, 当公允价值计量技术得以妥善解决之时, 一个崭新的以公允价值为代表的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绝对不再是“纸上谈兵” 到那时,囿于历史成本计量而无法进入财务报告的信息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进入财务报告之中, 从而大大增加了会计计量的对象,并丰富了财务信息的种类和数量3、企业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将成为未来财务报告的重心工业经济依靠资本和生产型人才, 对有形资源的占用和使用是工业社会环境中企业得以持续经营之根本, 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传统会计系统必须围绕企业有形资源的确认、 计量、 记录和报告来展开随着以技术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必须依靠知识和知识型人才,从而转向对技术和人才的开发、 利用和争夺, 以创造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市场价值来确保竞争优势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 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大大提高, 而有形资产的比重则相应地大大下降,如美国许多高科技公司的无形资产已超过总资产的一半以上对此,会计不能漠然视之,必然要转向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因而必须实现财务报告重心的转移, 及时准确地报告企业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价值。

现行财务报告虽然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 但报告得不详细、 不全面,甚至是有重大遗漏,例如: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值大大高于其帐面价值,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几乎没有报告微软公司巨大的无形资产与人力资产价值 当然, 会计界已在无形资产会计与人力资源会计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要进入操作阶段仍有许多难题未解决好, 也许这是一个跨世纪难题 会计同仁应迎难而上, 在开发未来财务报告模式时, 着重解决好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 将对企业价值产生重大影响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通通纳入财务报告范畴,最好是全部在基本财务报表中予以表述可见,会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会计同仁似乎已没有选择的余地, 必须选择做解决难题的先驱者, 总不能拱手相让去做追随者这也可以说是一场会计阵地的保卫战4、突破会计主体假设,同时报告与会计主体信息相关的关联方信息基于会计信息用于评价经营受托责任用途的考虑, 会计主体的确立是传统会计系统的一个重要前提, 而工业时代企业组织垂直控制的特征也为这一前提的确立提供了它所必须的外部环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组织的结构正在朝网络化、 扁平化甚至虚拟化方向改变这种改变使得会计主体假设开始失去其既有的合理性。

除此之外, 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合理报告在客观上也需要突破单一会计主体的范围, 因为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先进性和价值需要与其他企业的同类资产相比较, 才可以进行合理的衡量; 企业还是社会中的企业, 一个企业的失败可能引发“骨牌(多米诺)效应”而泱及相关企业,所以评估一个企业时还需要相关企业的信息, 比如该企业上游与下游企业的信息, 即对整个企业价值链的关注提出了这种信息需求, 借助相关企业的信息, 以便更充分地说明一个企业的真实状况 这些改变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突破传统的空间范围限制 因此, 如何恰当地提供一个主体及其相关方的信息,也代表着未来财务报告的一个发展方向5、增加相对值信息,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以绝对值信息表述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是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特点之一 当财务信息的用途更多地偏向用于各种各样的决策而不是局限于财富分配, 财务信息揭示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主体, 等等, 那么以绝对值揭示信息的传统方式就必然会遇到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挑战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 相对值表达的信息具有更强的可比性, 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决策的需要 在近二十年的财务信息披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已经看到, 越来越多的证券监管机构已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能够直接用于投资决策评价的相对值信息,如一些重要的财务比率(每股盈利、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等) 。

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重要性的进一步加强, 随着会计主体范围的逐步突破, 我们有理由相信, 以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方式一定会演变为未来财务报表发展的主流,当然绝对值信息仍然有其生存的价值,从而形成一种绝对值信息与相对值信息并存的格局,极大地丰富了未来财务报告的内容三、未来财务报告时效基于会计分期假设的财务会计是定期提供财务报告的,尤其是年度财务报告成为会计的传统, 以适应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并降低信息披露成本 但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的增强, 年度的信息揭示会与投资决策对信息的及时性乃至即时性要求发生巨大矛盾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得信息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而且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也使得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 甚至进行实时报告也不会是天方夜谭了 如今, 人们已设想了一种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 Electronic On-line Real-time Financial Report )系统,它是指企业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将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