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房控制系统施工方法1.1 施工方案1.1.1 客控系统施工方法1. 安装施工方法1) 安装前准备步骤 项目实施按照《商业建筑物电信通道和空间标准》进行,方案具体步骤包括: 工程项目的现场勘察2. 安装施工方案86 型底盒安装方法86 型底盒可分为:暗装式;通用86型底盒外形尺寸:宽86mm,高86mm,深50mm;86型底盒材质分为:金属(铁片、铝合金)、非金属(PVC、PP、阻燃PC等);多联面板建议选用:86型卡扣式底盒; 智能面板、机械面板建议选用:86型暗装底盒; 注:无线面板/模块不适合安装在金属 86 底盒内建议底盒安装时,其最外沿不能高出墙面,最少要保证低于墙平面 7mm总线型面板安装1、 总线型智能面板由:边框、面板、4 颗螺丝组成;2、 将面板的主体和底盘拆分;3、 将边框扣在面板主体上,并用螺丝固定;4、 将面板的底盒固定在预埋盒上,然后将安装好边框的面板主体扣到底盒上即可总线网关安装1、 双网口总线网关可采用墙面固定安装,建议安装高度大于 1500mm;2、 双网口总线网关安装前必须检查安装位置强度,避免设备掉落控制模块安装开关控制模块、智能设备控制模块、设备协议转换器皆采用标准 35mm 导轨安装, 安装在强电箱内,注意安装方向的统一。
红外探测器安装1、 红外探测器采用壁挂式安装,建议安装高度2.1m〜2.4m;2、 使用前需把设备内的电池塑料封条取出;3、 不要将设备安装在下列环境位置:• 避免靠近空调、电风扇、火炉、窗户或可引起温度;• 变化敏感的物体或位置;• 避免靠近鱼缸、加湿器等潮湿的环境;• 避免靠近太阳光、人工光源等可见光直射的位置;• 探测器透镜前面避免有隔屏、家居、大型盆栽或其他隔离离物遮挡,以 免影响探测效果门磁安装1、 门磁探测器可胶贴或螺丝固定在门/窗/抽屉上;2、 门磁探测器主机和副机之间安装距离应W2mm为宜;3、 使用前需把门磁探测器主机设备内的电池塑料封条取出线材安装要求本系统采用六类双绞线组网,中间设备采用交换机; 系统走线管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每层楼内放置水平传输介质的总线槽,另一 部分是将传输介质引向各房间信息接口的分线管或线槽从总线槽到分线槽或线管需要 有过渡连接缆线一般应按下列要求敷设: 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 伤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 易损坏的材料。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 为10~30mm ;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 度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屏蔽4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 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 15倍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宜在信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敷设线槽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和长度等内容敷设暗管宜采用镀锌钢管或阻燃硬质 PVC 管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和大对 数主干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 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 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 50%3. 系统调试方案系统调试1. 进行设备调试前,请仔细读取设备的说明书,了解设备的规格参数和注意事项。
2. 设备全部安装完成后,先不要全部挂接到智能家居服务器上,要一路一路的挂 接上去,每一路挂接上去后都要检查设备和总线通讯是否正常3. 每一路挂接上去以后都要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具体方案为:1) 上电以后,看设备是否能正常启动;2) 进行本地控制,看被控设备是否有反应,(如灯光和窗帘是否有动作);4. 每一路挂接上去以后都要保证总线通讯的正常,具体方案如下:1)挂接上一路以后,打开智能面板地址设置界面,如下:2 长按设备的控制按键,如果室内机的地址设置界面有文字显示,并且按照有灯光 闪烁,则说明这一路的总线通讯是否正常的,则可以继续挂接下一路的设备4. 施工工艺流程1) 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施工工序:管槽施工、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 测试2) 智能化系统典型的工序流程如下:现场施工条件勘定一线槽敷设一线管敷设一线缆敷设一弱电井设备安装一前端设备安装f设备调试f设备接线f系统调试f系统测试f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