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 以四个识字主题 “动物”“对子”“运动”“三字经”串联起 了本单元49 个会认的字和28 个会写的字, 旨在引导学生于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本单元 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大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韵文等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 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动物儿歌这首儿歌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的本领,激发了学 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古对今 这篇韵文以对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 然的感情,也激发了学生了解对子、积累对子的兴趣 操场上 这首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旨在让学生懂得参加体 育活动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壮,激发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人之初选自经典国学读本三字经,旨在引导学生懂得教育和学习对自身成长的 重要性,明白从小用功学习、刻苦磨炼,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打”,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交际练习,学会打的方式, 增进人际沟通能力 “语文园地五”安排了五个板块:“识字加油站”要求阅读儿歌,认读 8 个生字, 学会 带“包”的形声字;“我的发现”要求掌握带口字旁的生字;“字词句运用”要求正确区分 并掌握“青 清”“再 在”这两组同音字,巩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日积月累”要求读 记四句歇后语, 理解其意思,初步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和大人一起读”要求阅读故事狐 狸和乌鸦,初步探究故事蕴含的道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 57 个生字 (含语文园地五),会写 28 个生字,认识火字旁;正确朗读四篇 课文,背诵古对今 人之初 2学会偏旁归类识字法;巩固查字典的方法,提高主动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体验生活的 丰富美妙,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探索之情,养成积极参加运动锻炼的好习惯,明白努 力学习、长大成才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本单元57 个生字,会写28 个生字,认识火字旁 2背诵古对今 人之初 3朗读、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四句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 4阅读狐狸和乌鸦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结合图画识字学文,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2初步了解各种昆虫的习性,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感受四季朝暮的变化,体会大 自然的丰富美妙;了解各种体育运动,明白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懂得教育和学习对自身成长 的重要性,明白从小用功学习、长大成才的道理 3学会如何正确打,提升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和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 偏旁部件记认字形。
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学认汉字教师应充分发挥创造 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 活动、 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如做组字、 组词游戏; 也可以引导学生制作生字卡片、词语卡片,互相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及成果等 2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 合练习教学时,应当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 书面表达中 课时安排 动物儿歌2课时 古对今 2 课时 操场上 2 课时 人之初 2 课时 口语交际:打1 课时 语文园地五1 课时 识字 5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2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内容,教学字词,了解课文呈现的丰富场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习性,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组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蜻蜓、蝴蝶、 鸟儿给森林带 来了蓬勃的生机,蝌蚪、鱼儿、青蛙给小溪带来了快乐,小兔、小马、小狮子给草地带来了 绚丽的色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儿歌,也讲的是动物 文中介绍了哪些小动物呢? 你都认识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和它们做朋友吧!(板书课题 )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藏、造”,翘舌音“食、蜘、蛛、池”, 边音“粮”和后鼻音“蜻、蜓”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蜻、蜓、蚂、蚁”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迷、 藏、欢”等字时,可以通过学生集体表演的方法;学习“池”字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 学习“间、运”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 如果有水,可以养鱼,无水填土,可以栽花谜底:池 ) 形近字对比示例: 间门(校门 )问(问题 ) 运远(远方 )送(送别 ) 欢吹(吹号 )饮(饮水 )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 间” 的门字框要写得竖长、横短,呈长方形,里面“ 日” 字形要小,位置居中 “ 池” 左窄右宽,三点水略呈弧形右边“ 也” 横折钩的横要向右上倾斜;竖起笔高于左边 首点,竖弯钩起笔略低于左边首点,向右边伸展,弯钩圆润有力 “ 迷、造、运 ” 三个字都要注意写好走之旁:第一笔偏右书写;第二笔不能写得太正,宜 稍斜;第三笔的起笔在垂直方向要对准第二笔的起笔走之旁与其他结构单位组成半包围结 构,属左下包,因此,书写被包部分时要稍偏右当被包围部分底部有横或横向笔画时, 捺的起笔位置与底横或横向笔画等高;当被包围部分底部有中竖时,捺的起笔位置略高于竖 的收笔位置 易错提示: “ 池” 左边是三点水,不要写成了两点水 “ 间” 的框内是 “ 日” ,不要写成了 “ 目” 或“ 口” “ 迷” 的被包部分是 “ 米” 的变形,注意长捺变成了点 “ 欢” 左边第二笔是长点,不要写成短撇;右边是“ 欠” ,不要写成反文旁“ 攵 ”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带走之旁的字:迷(迷人 )造(制造 )运(运动 )达(到达 )迟(迟早 ) 带门字框的字:间(空间 )闪(闪光 )问(提问 )闷(闷热 )闭(关闭 ) 带同字框的字:网(渔网 )同(相同 )冈(山冈 )内(内心 )再(再见 ) (4)多音字。
间 ji n:空间字里行间 ji n:间接挑拨离间 空 k ng :空气天马行空 k ng:空白空距空闲 结 ji :结网张灯结彩 ji :结实开花结果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拨 朗读指导: “蜻蜓 / 半空 / 展翅飞,蝴蝶 / 花间 / 捉迷藏蚯蚓 / 土里 / 造宫殿, 蚂蚁 / 地上 / 运食粮蝌蚪 / 池中 / 游得欢,蜘蛛/ 房前 / 结网忙 2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并回答问题:课文共有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小动物? 明确: 课文共有三句话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分别是:蜻蜓、 蝴蝶、 蚯蚓、蚂蚁、 蝌蚪、 蜘蛛 教师点拨: 昆虫种类繁多、 形态各异, 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 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21 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 余万 种,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蟑螂等多数昆虫可以制作成标本和珍贵 的药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初读课文, 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为我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 蚂蚁、 蝌蚪、蜘蛛这六种小动物,同时各用一句话展示了这六种小动物的生活场景,介绍了 它们的习性。
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啊?同学们课下可以再读一读课文,感受一下小动物们的快 乐和忙碌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花间捉迷藏造宫殿 运食粮池子欢笑结网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用三句话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和它们的生活习性这 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平时都在做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一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思考问题 (1)这一句中介绍了哪两种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明确: 介绍了蜻蜓和蝴蝶蜻蜓张开翅膀在半空中飞来飞去,蝴蝶在花丛中悠然自得地 玩捉迷藏的游戏 (2)句中“展翅飞”和“捉迷藏”这两个词语用得很生动,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明确: “展翅飞 ” 写出了蜻蜓飞翔时的姿态捉迷藏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悠然自得的样子 2学习第二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思考问题 (1)这一句中介绍了哪两种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明确: 介绍了蚯蚓和蚂蚁蚯蚓在土里爬来爬去,忙着建造自己的幸福家园;蚂蚁也在 地上爬来爬去,忙着搬运粮食 (2)句中“造宫殿”和“运食粮”这两个词语用得很生动,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明确: “造宫殿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蚯蚓建造自己的家园,享受美好的生活 “运食粮 ”指蚂蚁搬运食物,突出了蚂蚁的勤劳一个 “ 运”字也从侧面写出了“食粮 ” 对 于小蚂蚁来说是多么重要 3学习第三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思考问题 (1)这一句中介绍了哪两种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明确: 介绍了蝌蚪和蜘蛛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蜘蛛在房前忙着织网捕食 (2)句中的“欢”和“忙”两个字表现了什么? 明确: “欢” 字点出了蝌蚪在池中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忙 ”字说明了蜘蛛很勤劳, 它正集中全部精神专注于织网的工作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本课用 _句话,介绍了_种小动物其中,会飞的是_、_, 会在土里建屋的是_,会在水里游泳的是_,能搬运粮食的是_,能织 网的是 _ 答案: 36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蚂蚁蜘蛛 2谈话小结:这首儿歌用朗朗上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 蝌蚪、蜘蛛的本领,激发了我们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 考,我们就会从细小的事物上得到快乐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识字 6古对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对子”这种语言艺术形式,根据课文内容了解对子中词 语的组成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3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板书,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对子中词语的组成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领略四季朝暮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丰富美妙,培养收集对子和对 对子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仿照课文的形式自己编创对子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对子,也叫对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它与中国的语言、文字、修辞、思 维以及社会观念有密切关系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将一些自然现象融入到对子中,不仅能 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而且能让我们认识更多新的生字朋友。
让我们走进 课文,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吧!(板书课题 )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