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培训,编制人:,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培训内容,名词解释,蓄电池充、放电的目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前需具备的条件,蓄电池充、放电,前期工作,蓄电池安装后的初次充电,蓄电池放电过程,蓄电池的容量测定,蓄电池充电过程,注意事项,名词解释,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带有安全阀的密封蓄电池,在电池内压超出预定值时允许气体逸出,在使用寿命期间,正常使用情况下无需补加电解液完全充电:,充电的一种状态,即在选定的条件下充电时所有可利用的活性物质不会显著增加容量的状态容量:,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充电的蓄电池能够提供的电量,通常用A.h表示名词解释,放电倍率,电池在规定的时间内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需要的电流值,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的倍数,通常以字母C表示均充:,恒定电流充电,浮充:,恒定电压充电,C,10,:,10h率额定容量(Ah),I,10,:,10h率放电电流(A),蓄电池充、放电试验的目的,目前,各新建电厂的直流系统普遍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蓄电池安装后首次充电是为了使蓄电池达到完全充电状态,通过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测定蓄电池组的单体及整体电压、容量等参数是否符合厂家及设计规定在充、放电期间按规定时间记录每个蓄电池的电压及表面温度,以监视蓄电池的性能;测量整组蓄电池的电压及电流,依据这些数据整理绘制蓄电池充、放电特性曲线,供以后维护时参考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前需具备条件,一、蓄电池组整体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二、蓄电池室及直流室土建施工完毕,通风、消防条件良好三、蓄电池充、放电相关各种工具齐备,并通过有关部门检测合格四、蓄电池充、放电人员配备齐整,所有参与人员需经安全技术交底,及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培训后上岗人员上岗前,需仔细阅读本工程蓄电池厂家资料,熟悉本工程采用的蓄电池的各项数据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前需具备条件,五、蓄电池充、放电装置配备齐全,并提前测试,可正常工作六、确认蓄电池室的环境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在,535,之间蓄电池充、放电,前期工作,1试验前准备好数字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可测直流电流)、温度计、常规电工工具、刷子、抹布等2、,清除蓄电池表面污垢,对塑料制作的外壳应用清水或弱碱性溶液擦拭,不得用有机溶剂清洗3、蓄电池外观检查:,蓄电池本体,及支持物没有破损。
极板无短路,、,局部发热、硫化、弯曲、断裂等情况蓄电池外壳无潮湿及灰尘各组蓄电池的名称标识及蓄电池标号准确、清晰4、,用扭力扳手检查确认蓄电池间连接板及蓄电池充电电源电缆已压接牢固蓄电池充、放电,前期工作:,5、蓄电池充、放电试验过程中需保证电源的稳定性,防止充电过程中出现断电等现象测量电源电压,确认该电压在蓄电池充电模块的允许工作电压范围内蓄电池安装后的初次充电,蓄电池在出厂时厂家已对蓄电池进行了充电,蓄电池处于满荷状态但在蓄电池存放、运输、保管及安装期间,蓄电池会因内部化学反应产生自放电现象,从而影响蓄电池容量测定的准确性因此,在蓄电池,放电前,应提前对电池组做均充,以,使蓄电池达到完全充电状态,,一般以2,40,V单体充电,,达到完全充电条件后,,静置,12,24h蓄电池安装后的初次充电,达到以下条件之一时,蓄电池可视为完全充电,:,(1),蓄电池在环境温度535条件下,以(2.40V0.01V)/单体的恒定电压、充电电流不大于2.5I,10,(A)充电至电流值5h不变时2),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小于0.005C,10,(A)时3),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完全充电要求时完全充电的蓄电池组开路静置24h后,应分别测量和记录每只蓄电池的开路电压,测量点应在端子处,开路电压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值不得超过,右表,规定:,蓄电池安装后的初次充电,蓄电池放电过程,在确认蓄电池已处于完全充电状态,并且各项参数都符合要求后,可进行蓄电池放电。
蓄电池放电采用电阻恒流法接好外部放电电路(一般为业主方采购的与蓄电池配套的放电仪),配置适当的监视表计,及放电电阻正确配置放电仪,放电电流一般为10小时率的电流(I,10,),即该蓄电池组厂家标定的额定容量的1/10电流(0.1C,10,)蓄电池放电过程,放电时,每隔1小时使用万用表、钳形表测量蓄电池组的总电压、放电电流、每个蓄电池的端电压、温度,并做好记录对电压下降较快的电池,要重点关注,加大监测频率,做好专项纪录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单个蓄电池电压不得低于1.80V,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临近结束时,要加大巡检频率,做到随时测量放电时如发现蓄电池电压有不正常下降,应查明情况,进行处理,必要时停止放电,进行更换蓄电池放电过程,在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的波动允许范围为规定值的1%对于新安装的,蓄电池,组,放电结束条件是,蓄电池,组放,电,容量达到额定容量要求或,蓄电池组,中有一个单体,蓄电池端电压降至,180V,放电结束,时,,先让,放电仪,空载,接着再断开电池组与,放电仪,的连接,电缆,,把,蓄电池,与,蓄电池充电模块下端口开关合上,,此时应注意已经放过电的电池组与,充电模块,之间的压差较大,连接时可能会出打火现象,最好是先调低,充电模块的,电压值,,使其,尽量接近电池组的开路电压,以,避免,火花。
记录好蓄电池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的表面温度t,和蓄电池的放电时间T蓄电池的容量测定,实测容量Ct(Ah)应用放电电流I(A)乘以放电持续时间T(h)计算当放电期间蓄电池的表面温度部位25,可按下式将实测放电容量折算成25基准温度时的容量:,C,25,=Ct/1+0.006(t-25),式中:t放电开始是的蓄电池的表面温度为();,Ct当蓄电池的表面温度为t时实际测得的容量(Ah);,C25换算成基准温度(25)时的容量(Ah);,0.00610h率放电的容量温度系数蓄电池的容量测定,10h率容量测试第一次循环不应低于0.95C,10,,在第三次循环应达到1.0C,10,,容量测试循环达到1.0C,10,,可停止容量测试蓄电池组的开路电压和10h率容量测试有一项数据不符合本规定时,此组蓄电池应不合格蓄电池充电过程,蓄电池放电完成后,应尽快进行充电,,以保证电池的电气性能不受损害并延长使用寿命蓄电池充电以10小时率的电流(I,10,)进行均充充电过程中,每隔1小时使用万用表、钳形表测量蓄电池组的总电压、放电电流、每个蓄电池的端电压、温度,并做好记录当蓄电池组达到完全充电状态(完全充电状态标准见上文)后,停止均充,转入浮充状态。
至此,整组蓄电池的一次充、放电循环结束注意事项,在整个充、放电期间,应按规定时间记录每个蓄电池的电压、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以及整组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并应绘制整组充、放电特性曲线蓄电池充、放电特性曲线应与厂家提供的蓄电池出厂前充、放电特性曲线相近由于整个充、放电时间较长,参与人员宜采用交接班制度,在充、放电记录上填写好记录人姓名蓄电池的原始充、放电记录应保存好,以便日后查阅培训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