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代教育思想笔记第一章卢梭的教育思想一、 简介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著名的教育家他批判了封建教育,提 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其代表作为《社会契约论》、《爱弥儿》二、 论人的天性(一)性善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 ——卢梭随着人类日益文明化……就是走向不平等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指向 邪恶的第一步”―)感觉论所有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进入人脑的所以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 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这种感性理解做基础,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理性使 人认识事物的前提是感觉器官的成熟,所以儿童不成熟、不完善的感官需要通 过实际训练加以逐步提高三、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一)自然教育的含义八自由生长的植物,虽然保持着人们强制他倾斜的生长方向,但是他 们的汁液并没有因此就改变原来的方向,而且,如果这种植物继续发育的话, 他又会直立的生长的自然教育培养目标:自然人 自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这个概念是与“公民”“国民” 等概念相对而言的第一:独立自主的人第二:平等的人第三:自由的人第四:自食其力的人(三)自然教育的原则:自由教育“适应自然”——基本准则第一: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
第二:在活动中学习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第三:在“自然环境”中“获得新生”五、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婴儿期的教育(出生后的两年)身体养育和锻炼■儿童期的教育(2~12岁)“理智睡眠期”,锻炼各种感觉器官■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知识学习最佳期 —— ❷文化知识的学习❷劳动教育■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道德教育最佳期六、 女子教育卢梭认为,女子是为了丈夫的安乐和家庭生活舒适才受教育的,在“自然状态” 下是依赖于人的,因此,应该培养她们节制、顺从的品德,使她们自幼习惯于 约束;同时也无需发展他们智力七、 评价卢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并以此为标准批判了当 时流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的荒谬,倡导了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作为一个18世纪的欧洲思想伟人,他的教育思想是富于革命性的他 对封建教育腐朽性的揭露切中时弊,对新教育所提出的设想则更具划时代的意 义,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对整个欧洲,对后世的教育也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第二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一,生平简介裴斯泰洛齐(1746—1827),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百多年来世界 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
出生于苏黎世的一个医生家庭里他的父亲早亡, 只有他慈祥的母亲担任他的教养工作裴斯泰洛齐经常跟随外祖父到乡下去, 他深切认识了农民的悲惨境况,因而从幼年起就对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农民抱着 深厚的同情他一生克服重重困难,为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的素质,改善瑞士平民特别 是乡村贫民的生活状况,进而推动社会的改良,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教育的 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探索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 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二、 和谐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和谐教育的作用:知识和理性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人们有了知识,就能认清 自己的本性和使命,摆脱愚昧,走向真理,从而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 美好社会和谐教育的目的:教育应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第一,每个人生来都有天赋的潜能,都要求和可能得到发展.第二,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人的各种力量的内在联系体现于人的心、脑、手三者的协调、和谐、均衡 发展 >即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第三,使人成为人格得到发展的真正独立、完善的人。
三、 论教育心理学化•在西方教育史上,也可以说在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口号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 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点理解:⑥第一,就是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 然法则的基础上@ 第二,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即教 学内容心理学化⑥ 第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心理学化① 第四,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四、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 杂的要素,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在裴斯泰洛齐看来,这 也是初等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第一,任何事物都是由简单要素构成的,儿童能力和力量发展有其自然 顺序,即从简单到复杂■第二,是为了使广大劳动人民都能受到更加简便有效的教育要素教育追求的是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1 •德育儿童对母亲的爱,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儿童由对母亲的爱逐渐扩大到对周围的人的夂,再到爱全人类,最后爱上帝,达到德行的最高要求2. 体育各种关节的活动是体育最简单的要素自然赋予儿童关节活动的能力,这是体力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体 育练习和各种体力活动的要素。
劳动是体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所以关节活动也是劳动教育的要素3. 智育数目、形状和语言为教学的基本要素儿童通过计算来掌握数目,通过测量来认识形状,通过言语(说话) 来掌握语言晶学校的智育主要是计算教学、测量教学和语言教学五、总结-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对欧美各国的教育产生很大影响 19世纪初,不仅在欧洲一些国家设立了 “裴斯泰洛齐式”的学校,甚至 一时形成一种“裴斯泰洛齐运动”到19世纪中期,在美国,学习和推 广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一度蔚然成风19世纪上半期的许多著名教 育家如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所多惠等都深受裴斯泰洛齐的影响•裴斯泰洛齐接受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认为教育 应模仿大自然的秩序,主要是客观大自然的外部秩序;卢梭注意到了人 本身的身心自然发展,主张回归自然,在自然条件中发展人的本性)裴 斯泰洛齐接受了卢梭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发展人的本性,比较全面地论述 了自然教育思想•裴斯專洛齐宿菽学心理化思想,反映了当时教育领域中教学理论的研究他认为,要提高教育科学水平,适应教育科学化的时代要求,首倡教学 心理化,这使他的认识超越了时代他的教学心理化的思想对教育科学 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理论直接为赫尔巴特“教育建立在心 理学的基础上”的理论的提出做了准备。
此后,人们自觉地以心理学为依据,并把心理学普遍应用于教育,开启了 19世纪遍及欧美的教育心理化运动,使教学不断地向科学化推进在社会教育学领域,裴斯泰洛齐的思想对贫民教育、大众教育、孤儿教 育、特殊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持久和深远的第三章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主要关于系统知识传授的理论一、概述 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以“科学教 育学之父”闻名于世在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影响下,赫尔巴特以心理学和 哲学为理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 “教育心理学化”的问题,并对教育 目的、管理、教学、德育等方面作了系统论述由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把系 统知识的传授放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首位,因此,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被称为 “主知主义教育思想”,而成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主要标志赫尔巴特的教 育理论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过很大影响,这种影响至今并未终止《普通教育学》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二、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可以分为两部分:可能的目的(或选择的目的),是指一个人将来可能从事何种职业而言教育应 该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进而掌握多方面知识且精通其中一门,为以后职业作 准备。
必要的目的(或者道德的目的),是指一个人在他的任何活动中部需要达到的目 的不管你将来干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完善的道德品 质三、“科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赫尔巴特心理学•观念:是他的心理学中核心概念,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 要素,心理活动是观念的集聚和分散(观念的游戏)人的一切心理机能只是观念的活动,心理学是研究观念的科学因此,他的心理学又称观 念心理学• 輕虬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界线,这些界线便为意识阈•统觉:指观念的同化与相互融合,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观念的 过程教学的过程从心理学上看就是统觉的过程四、教学论(一)教育性教学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用他的话说就是“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心理学基础:观念的获得在教学上即为掌握知识,统觉的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欲望、情感、意志都可归结为观念的积累和贮存教学方法论(“教学进程”理论)•根据赫尔巴特的主张,统觉过程的完成大体上具有三个环节:1・感官的 刺激、2•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3・统觉团的形成。
• ◊与此相应,他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1・单纯的提示教学、2・分析教学、3•综合教学三)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以观念心理学为基础)■这个理论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 式等在内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兴趣活动:注意◊期待◊要求◊行动■教学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教学方法:叙述◊分析◊综合◊应用五、 管理对儿童的管理是教学和德育的首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子”,“处处驱使他的不 驯服的烈性”,必须从小加以“管理”,以便形成守秩序的精神其方法就是 要通过“约束”、“限定”、“抑制”、“制裁”、“惩罚”等手段以摧毁儿 童“顽强”的意志,成为“恭顺”的人六、 评价⑥赫尔巴特的信徒把他理念推广,形成赫尔巴特学派⑥他努力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试图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以教学论与德育论作为教育科学两翼,建立了近代教育科学的基框架, 创立了世界教育史上传统教育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