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熵理论的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安全研究

金诺****简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KB
约5页
文档ID:303676054
基于熵理论的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安全研究_第1页
1/5

基于熵理论的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安全研究海上散装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运输是大宗货物运输的一种,处于化工产业链的上中游,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有力保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海上危化品运输安全及其相关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并提出各种研究方法,如数理统计方法、基于概率论和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DS证据理论的方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方法等.由于受到货物敏感危险属性及海运环境复杂性的共同作用,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表现出显著的多元性特点,更适合以系统论为基础、以稳定性为着眼点开展安全研究. 1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的构成及复杂性 根据《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BC Code, International Cod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of Ships Carrying Dangerous Chemicals in Bulk)的定义,“散装危险化学品”是“那些在温度为37.8 ℃时,蒸气绝对压力不超过0.28 MPa的液体”.这些液体通常具有腐蚀、毒害、易燃、易爆等性质,在运输、生产、管理等过程中极易造成环境灾难、人身伤亡及载运工具损失.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是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开放性、突变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 1.1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构成 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角度看,海上交通工程学的人、船、环境分别对应系统工程学的人、机、环境.这种系统构建方法没有单独考虑货物因素,而是将其归为船因素的一个子因素,原因在于常见的普通海上运输系统中货物因素相对稳定,将其放入船因素中可大幅降低研究难度.然而,由于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中的货物具有明显的危险属性,危化品运输船舶在航行中需要精细的管理行为,包括控制温度、压力,防火,防爆,防止货物及货物蒸气泄漏,防止人员及环境伤害等;同时,由于危化品船舶航期短、周转快,海上备舱过程复杂,会频繁进行蒸舱、洗舱、验舱等危险性操作;另外,相较于普通海上货物运输,危化品运输事故对环境危害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更易造成社会恐慌.可见,在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中货物是不可忽略的安全因素.“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是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如何科学地设计一个系统,并使其安全、高效、经济地运行.而海上交通工程学解决的是,在一个既定的系统中协调人、船、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安全运营的目的.前者强调设计,而后者强调管理.在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中,由于引入货物因素,管理的必要性被进一步加强. 因此,构建海上危 化品运输系统,见图1. 图1中:顶点S,H,E和C分别代表运输系统的船、人、环境和货物;M代表管理,位于立方体内部,是各因素连接的节点. 1.2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的复杂性 系统是在一定环境中相互之间具有一定关系的 各组成成分的总体.为研究方便,定义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为母系统(简称系统),称各安全因素为子系统.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包含船、人、环境、货物和管理5个子系统. 传统海上交通工程学主要关注船、人、环境3个因素对系统安全的影响.在危化品运输系统中,货物因素除对系统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外,还会对其他各因素产生复杂作用,例如对人的心理、生理状态的影响,对船体、管线、货舱的腐蚀,对船员管理行为的影响等.此外,货物还会引起其他安全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较普通海上货运系统复杂得多,例如,危化品船舶对人的管理水平要求更高,船舶对环境更敏感等. 根据系统论,若系统的子系统种类较多且结构具有层次性和复杂的关联性,则称该系统为复杂系统.可见,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是个复杂系统. 1.3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的耗散结构 从耗散结构理论而言,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还具有耗散结构的典型特征:一定的开放性、系统远离平衡态、子系统间非线性、涨落有序等. 1.3.1一定的开放性 复杂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与外界保持不间断联系和交流的性质,包括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定义系统开放度 O=f(ΔM,ΔE,ΔI) (1) 式中:ΔM,ΔE和ΔI分别为系统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量的多少.当O≠0时,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也是系统演变的前提. 在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中,货物的装卸、压载水的加排、货物蒸气的排放及回收等属于物质交换;货物受环境影响温度产生变化,主机或舵与海水的相互作用等属于能量交换;通信导航系统信息的收发,岸上信息对船员心理的作用等属于信息交换.在上述3种交换中,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换是系统安全的保障,安全的物质交换是系统的目标和结果.物质交换失败往往预示着事故的发生. 1.3.2系统远离平衡态 在开放的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内,多种指标项依据其相互关联性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即安全因素).从时间上看,运输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构成指标项间的发展变化存在不平衡,对整个运输系统的影响存在势差,势差形成动态性的流和力.开放条件下,在系统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海上危化品系统开放度会进一步加大,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也会进一步加剧,即非平衡作用逐渐加强.通过开放性,运输系统不断从外界获得负熵流,熵流项的绝对值不断增大,能够抵消的熵产生值就越多,系统总熵也就不断减少,最终使得系统处于一种远离平衡的状态. 1.3.3子系统间非线性 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内各子系统、子系统内部安全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现象,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在系统演变过程中,子系统或各安全指标的变化,有的对演变起促进作用,有的对演变起抑制作用,有的在一定程度下起抑制作用,超过这个程度可能起到促进作用(例如,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毒气的消散,但是过猛烈的风会对安全造成威胁).可见,系统内子系统及其指标间存在非线性,是系统有序结构得以形成的内在动力. 1.3.4涨落有序 涨落实质上是一种空间上的干扰行为,它是物质交换、信息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必然结果.当系统远离平衡态且内部具有正反馈机制时,偏离平均值的微小涨落被正反馈机制不断放大,变成巨涨落,从而导致体系发生非平衡相变,促使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在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中,外界因素的改变(如气温、海况、管理体制等的变化)都会对系统涨落构成影响.由于不仅系统处于非平衡态,而且各子系统间还具有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即系统各部分间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相互制约,最终使得微小的涨落被放大,从而形成时空有序的耗散结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