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小学语文拓展式课外阅读的思考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8.50KB
约6页
文档ID:205781466
[精品]小学语文拓展式课外阅读的思考_第1页
1/6

小学语文拓展式课外阅读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 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标》同时还规定小学六年的阅读量要 达到150万字,而小学语文教材的阅读量仅为30万字,耍想达到课程标 准规定的要求,单凭语文课堂和阅读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杜甫曾言“读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吕叔湘也说“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 可有可无的”为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进行了拓展式课外阅读 的探索所谓拓展式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有一定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加以拓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阅读大 量的作品,这既是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措施,也是开阔学生视 野,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从 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一、课本拓展式阅读语文课本是根据课程标准精心选择的,体现了语文教材体系完整, 内容精当的特点,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语文索养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课本是教学的凭借,但并不是唯一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文本 的序列和内容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有利于引导学生 史好地理解文本,实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树立大语文观教育。

1. 前置性阅读任何文本都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文化内涵,这些信息 的掌握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切实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小学生阅历浅 和文本背景了解不多的实际,在文本教学前,可结合文本的内容引导学 生开展前置性的阅读,一是已有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能够减 少学生查阅、搜寻素材的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针对性,如《小学语文 课文同步拓展阅读》提供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作者轶事、名篇佳 段、科学常识等内容在课前适当的时间内安排学生阅读,增加学生的 阅读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二是师生共同查找资料小学生的资 料来源有限,加之搜集资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不足,在开始阶段,师生 可以一起查阅资料,让学生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和筛选资料的技巧如 在预习《秋天到》时,我与学生一起利用网络查找有关秋天的资料、图片,分析哪些资料是有价值的,哪些资料需耍重点阅读,这样,学生在 对资料的阅读过程中开始走近作者、触摸作者的思绪,实现与文本的对 话三是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随着学生对资料查阅方法的掌握,在 教学前,我布置相关的资料查阅主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提高学生 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草地夜行》一课,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有 关红军长征的故事,观看红军长征的图片,学生对这篇课文就会有深刻 的了解,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增加了学生的开外阅读量。

2. 关联性阅读课文选取的文章往往是一个作品的节选或同一作者 的某一篇文章,学生在学习之后有了一定的兴趣,这时候适时推荐学生 阅读与之关联的作品,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且也能拓展 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一是作者、作品的关联学生在 学习了某一作者的作品后,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师推荐和指导学生查阅、 搜集作者的其他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风格如学习《赠 汪伦》这首诗后,组织了李白诗歌的朗诵比赛,让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 诗歌,学生在课后查阅、背诵了大量的李白诗歌,虽然有些诗歌学生暂 时不能理解,但对学生的阅读积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时代作品的 关联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同时代作品的阅读和拓展可以加深学生对 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强化学生对文章背景的理解如教学苏轼的《题西 林壁》后,我耍求学生查找唐宋八大家的资料和相关作品,让学生进行 交流、分享,这种做法以点带而,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打破了语文教学 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束缚三是题材作品的关联所谓题材作品的关联, 就是围绕文学的题材让学生了解本题材的优秀作品,在加深学生对某一 题材理解的过程中拓展阅读而如我在《赠汪伦》的教学中,针对送别 类诗歌,耍求学生掌握这种诗歌的表达方式,同时布置学生搜集、吟诵 这类题材的诗歌,将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仲到课外。

3. 引领性阅读小学生的阅读往往是依据个人的爱好选择的,针对 学生的爱好和课文教学的耍求,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引领,能够帮助学 生选择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教材和语 文课程的理解一是话题引领针对阅读实际和作品的内容,设计带有 诠释性的、有创意的、开放性的话题可以帮助学生牢牢把握作品的主题, 让学生成为聪明的人、有思想的人具体的话题设计可针对整体内容、 文章内涵、写作方式等进行如在学习了《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后, 我推荐学生阅读《窗边的小豆豆》,设计了这样的话题:这本书描写了什 么样的学校,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我们能收获什么?你对我们的学校有 何建议?等等二是原著引领根据文本节选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阅 读原著,通过比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和相关的知识如在《草船借 箭》教学中,我穿插介绍了《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苦肉计、离间 计、连环计”等相关内容,通过老师的引领,学生感受了古典文学的魅 力,然后乘势告诉学生这些知识都在《三国演义》中,激发了学生阅读 《三国演义》的欲望,许多学生课后阅读了原著全集,虽然暂时不能理 解原著的内容,但对学生的发展是有价值的三是功能引领。

根据文本 的内容选择与之同类的读物,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和阅读,加深对某一内 容的理解如学生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尾巴” 的了解,我向学生推荐了《动物世界》,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啄 木鸟、猴子、狗、燕子、鱼等更多动物尾巴的用处,这样,学生的阅读 不再局限于课本,实现了由课内到课外链接延仲的“立体阅读”二、主题拓展式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依靠个人兴趣、爱好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方式,表现 出很强的个性化和自主化的特点,在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不强的情况下, 往往会造成学生阅读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因此,在课外阅读过程中, 我们通过有效的主题确立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阅读,提高了阅读的质 量和效率1・活动式主题学校的教育往往有着一定的主题,围绕这些主题引 导学生阅读,既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的效果,又能正确引导学生读书的方 向和内容一是学校活动主题学校开展的活动往往与节庆日、纪念日 等和学校发展目标有关系的内容,在阅读内容的确立上,可以围绕学校 的活动主题加以选择如我们根据学校开展的班级文化构建活动耍求, 围绕“小眼睛看大世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亲子同读一本书” 等设计了不同的阅读主题,师生共同选择阅读内容,活动之后及时进行 交流分享,较好地实现了活动与课外阅读的有效整合。

二是关键事件主 题关键事件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学生虽然对此了解不多,但围 绕社会的关键事件选择阅读主题能够培养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生活的意 识如党的十七大召开,我们在高年级推荐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 让学生阅读并组织交流活动,学生对当前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了深刻的理 解,也史加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三是学生兴趣主题学生的课外阅读 有着一定的兴趣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确立主题和选择书目,能够提高 阅读的效果,如满足学生知识探究愿望的书目有《少儿百科全书》、《十 万个为什么》等,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的书目可以推荐秦文君《调皮的U 子》、黄禧佳《我要做个好孩子》、杨红樱《骑着轮箱来的蜜儿》等符 合学生冒险需求的书目有《小灵通漫游未来》、《哈立波特》、《汤姆•索 亚历险记》等2. 串联式主题在对学生能力和兴趣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 阅读的需求,教师介绍、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目,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同主 题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对世界文化博 大精深的触动一是内容串联主题,就是根据文本内容选择相近的书目, 让学生阅读和理解,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进行交流分享如以我国古代 发明家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为主题,推荐《张衡》、《黄道婆》、《蔡伦》、《李时珍》等书。

二是情感串联主题情感是人类特有的表现,虽然不 同种族、民族和国家的作者对同一情感的描述视角、表达方式不同,但 其中的情感是相通的我们根据活动的需耍,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同一主 题不同作家的作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增加学生的语言和文化储备三是方法串联主题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 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在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可以围绕写作方法选择 阅读素材,使学生在语言积累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实 现品味佳作、掌握写法的目的如围绕某一主题选择描写主题内容的童 话、文艺故事和科幻小说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方法,掌握基本的 写作技巧3. 延伸式主题学生对整本作品阅读完成后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结束, 针对学生在阅读中的感悟和需求,可以拓展延伸,从而丰富学生的读书 生活,深化读书感悟一是阅读形式的延伸,根据学生阅读的内容推荐 相应的电影、话剧,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内涵,如推荐电影《草房子》、《夏洛的网》、《城南旧事》等二是文本理解的延伸学生通过对人物、 事件的重新编排、表演,能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收获,如 学生在读完《亲爱的汉修先生》后,组织学生模仿作者,用假想收信人 的方式倾诉自己的心声。

三是实践活动的延伸学生喜欢探究事物,在 学生阅读相应的作品后,组织学生按照文中的描述方式去观察、了解生 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生活如在学生阅读了《昆虫记》后,我 组织学生开展了实践探究活动,学生按照法布尔的做法观察生活中的某 一种小动物,然后写出它的生活习性,这样的做法有效地实现了阅读的 延仲,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形式,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生活的感悟,较好 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三、递进拓展式阅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阅读能力的实际,开展递进拓展式阅读,能够有 效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增强学生对阅读内 容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1 •阅读内容上递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方面 有着一定的差异,同一学生也会因不同的情绪状态有着不同的阅读需求, 因此,需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递进的阅读内容一是根据学生的 年级推荐书目在选择书目的过程中耍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 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读物,如一、二年级可以推荐《爱心树》、《一片叶 子落下来》、《猜猜我是谁》、《亲爱的小鱼》、《失落的一角》这样有绘图 的书目等高年级可以推荐《夏洛的网》、《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等等。

二是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书目不同阶段的学 生有着不同的阅读需求,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推荐不同类型的书目,能 够实现阅读内容的递进如一年级侧重于儿歌、童谣、故事类,二年级 可以增加科普类作品的阅读分量和古典诗词的诵读,三年级适当补充现 代、当代文学的阅读,高年级在强化现代、当代文学阅读的同时增加古 代经典名著的阅读三是选择具有坡度性的内容学生的课外阅读与一 般消遣和娱乐性书刊的阅读不同,不仅仅让学生完成规定的阅读量,还 应推荐有阅读坡度的书,虽然这些学生读起来有点吃力,但对学生来说 是有价值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耍动脑子,在疑惑中探索得到豁然 开朗的乐趣如《西游记》的原著并非儿童语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 阅读障碍,但这样的语言,凭借心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障碍理解故 事的,读这样的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技巧,获得心智的成长2•阅读方式上递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阅读方式的递进指导,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提高阅读效果一是浏览性阅读指导学生 在拿到书后,浏览书名、封面、目录、插页、序言、介绍以及评论等,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大致了解书稿的内容和感兴趣的章节,为学生掌 握查阅、搜集和筛选资料有着重耍的作用。

二是通览性阅读指导学生 尽量在短时间内通读全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故事的大意,包括主要 的情节、角色、场景和关键细节等,在这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