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大纲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39KB
约13页
文档ID:487884125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大纲_第1页
1/13

目录1. 概况 21.1 工程概况 21.2 工程建成以来主要的除险加固情况 21.3 安全鉴定结论意见 21.4 工程存在主要问题 22. 水文 22.1 洪水标准 22.2 设计洪水复核 32.3 洪水调节复核 32.4 顶高程复核 32.5 溢洪道侧墙高程复核 32.6 溢洪道消能复核 32.7 施工期洪水复核 33. 工程地质 34. 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44.1 设计标准 44.2 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44.3 溢洪道加固设计 64.4 输水设施 64.5 防汛公路路面硬化 74.6 管理房 84.7 大坝白蚁防治 84.8 大坝安全监测设计 85. 金属结构与电工 106. 施工组织设计 107. 工程概算及经济评价 108. 报告目录 101. 概况1.1 工程概况1.2 工程建成以来主要的除险加固情况1.3 安全鉴定结论意见1.4 工程存在主要问题2. 水文2.1 洪水标准梨庄水库原设计洪水标准采用 50 年一遇设计,200 年一遇校核保坝加固 后水库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500 年一遇洪水校核根据国标《防洪 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 定,确定水库工程等级为IV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小(I)型,防洪标准为50〜 30年一遇设计,1000〜300年一遇校核。

2002大坝安全鉴定防洪标准采用50年 一遇洪水设计,500 年一遇洪水校核根据《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 步设计指导意见》文件:库容为500万m3以下防洪标准采用30年一遇设计,300 年一遇校核本次除险加固本人建议采用安全鉴定标准,即50年一遇洪水设计, 500 年一遇洪水校核2.2 设计洪水复核洪水计算方法采用福建省水文局和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1985 年共同 研制的《小流域设计洪水》(简称推理公式(二)法)和华东特小流域暴雨推求 方法2.3 洪水调节复核本次水文复核计算应进行水面线的推求计算,计算出坝前的水位流量关系2.4 顶高程复核按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500 年一遇洪水校核计算所需的坝顶高程2.5 溢洪道侧墙高程复核按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500 年一遇洪水校核计算所需的溢洪道明渠段及陡 坡段所需的侧墙顶高程2.6 溢洪道消能复核目前溢洪道陡坡段已被冲毁,本次除险加固拟对溢洪道陡坡段进行改造应 根据上游泄量等参数复核溢洪道下泄洪水时,对岸坡及下游河道的影响为加固 措施提供依据2.7 施工期洪水复核根据工程类比法计算分析施工期洪水,为新建引水隧洞施工围堰提供依 据。

3. 工程地质由于梨庄水库无建库时的地质资料,且安鉴阶段及历次除险加固也未进行地 质钻探为了全面了解大坝、溢洪道、新建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的水文地质及工程 地质情况,分析地质病害产生的原因、病害的类型及其危害的程度本次除险加 固建宁县水利局委托相关单位对梨庄水库进行地质勘察主要勘察任务如下:查 明水库工程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检查工程运行后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 调查、分析土坝坝体病害的分布情况、类型及成因,评价其危害程度,提供坝体 物理力学参数;查明地质病害和隐患的部位、范围和类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为除险加固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和建议;对除险加固设计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进行 调查4. 除险加固工程设计4.1 设计标准梨庄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小(一)型水库水库总库容为129 万m3,水库现有灌溉面积3800亩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 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有关规定,工程等级为W等,大 坝等主要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为4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防洪标准为 50〜30年一遇设计,1000〜300年一遇校核原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 200 年一遇校核;保坝加固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设计,500 年一遇校核。

2003 大坝安全鉴定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根据“重 点小一型除险加固设计指导意见”库容为500万m3以下防洪标准采用30年一 遇设计,300 年一遇校核本次设计标准采用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500 年一遇洪 水校核请审查确定)4.2 大坝除险加固设计4.2.1 大坝渗流安全稳定复核根据本次加固的地勘报告所提供的大坝物理力学指标,分别采用河海大学力 学研究所编写的“水工结构有限元分析系统Auto bank5.6 ”和“ HH-slopel.22 土石坝稳定分析系统软件”进行大坝加固前后的渗流和稳定复核4.2.2 大坝防渗加固设计方案根据大坝渗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结合本次地质勘察的成果,大坝坝体填 筑质量较差,局部存在碾压不密实的情况,致使坝内局部土体存在薄弱部位,容 易形成渗流通道2003 年对大坝坝体进行充填灌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目前 大坝坝体仍存在渗漏现象另外历次除险加固也未进行坝基处理本次除险加固要形成大坝封闭完整的防渗体系,拟对全坝段坝体和坝基进行 防渗处理根据大坝渗漏原因,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实践经验,坝体防渗分别采 用复合土工膜结合单管高压旋喷防渗墙、坝顶单管高压旋喷防渗墙两种方案进行 比选,坝基防渗则采用帷幕灌浆。

坝体坝基防渗方案比较如下:方案一:复合土工膜结合单管高压旋喷防渗墙:本方案首先在 22.00m 高程平台钻孔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然后对 22.00m 高 程以下坝体采用单管高压旋喷防渗墙进行坝体防渗,接着对22.00m高程以上坝 体进行铺设土工膜,最后将帷幕向两岸延伸1)施工平台施工前对迎水坡22.00m高程平台进行扩宽,开挖至宽度为3.0m,以满足施 工要求2)22.00m 高程平台钻孔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 在施工平台开挖后,拟在平台中心位置钻孔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孔距 2.0m,布单排孔,帷幕深度根据地质勘探成果深入相对不透水层线以下3.0m3) 22.00m高程以下坝体防渗坝基帷幕灌浆后,拟对22.00m高程以下坝体采用单管高压旋喷防渗墙进行 坝体防渗,钻孔深入坝基强风化层以下0.5m,最大旋喷防渗墙深度为10.5m,单 管旋喷布设单排孔,孔距0.5m,成桩直径±0.60m,孔斜率W0.7%4) 22.00m高程以上坝体防渗22.00m高程以上坝体拟采用土工膜进行防渗,铺设土工膜时应在22.00m、38.00m高程及坝体与两岸岸坡交接处设混凝土结合槽,同时在32.00m高程处设 一防滑槽。

22.00m及38.00m高程结合槽尺寸为0.3*0.3m;坝体与两岸岸坡交接 处拟先进行开挖,开挖至强风化岩体,然后浇筑尺寸为1.5*1.5m (底宽*高)混 凝土(可预埋灌浆管),一方面作为土工膜结合槽,另一方面作为帷幕连接的盖 座5)帷幕连接沿着已浇筑的混凝土盖座布设帷幕灌浆孔,孔距2.0m,布单排孔,帷幕深 度根据地质勘探成果深入相对不透水层线以下3.0m,首先将帷幕连接至坝顶, 然后向两岸延伸至正常蓄水位与相对不透水层线交线方案二:坝顶单管高压旋喷防渗墙本方案首先拟在坝轴线位置钻孔对坝基进行单排帷幕灌浆,孔距为 2.0m, 帷幕深度根据地质勘探成果深入相对不透水层线以下3.0m,并向两岸延伸至正 常蓄水位与相对不透水层线交线接着在坝轴线位置对坝体进行单管高压旋喷造 防渗墙,深入坝基强风化层以下0.5m,最大旋喷防渗墙深度为27.5m,单管旋喷 布设单排孔,孔距0.45m,成桩直径±0.60m,孔斜率W0.5%经综合比选后,推荐采用方案②,即坝顶单管高压旋喷造防渗墙4.2.3 大坝坝顶改造坝顶主要增加坝顶盖面,根据规范要求宜采用柔性材料,计划采用泥结石作 为坝顶的盖面材料4.2.4 大坝坝坡改造大坝坝坡改造主要包括①迎水坡局部护坡翻砌。

②背水坡坝坡凹陷处进行回 填,并且重新进行草皮护坡4.3 溢洪道加固设计增设溢洪道未安装的 2 孔闸门,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平面闸门,并设置其 启闭设备另外对溢洪道护坡、未端挡墙损坏部份进行修复4.4 输水设施目前输水涵管漏水严重,且进口闸门启闭设施老化锈蚀本次除险加固拟采 用以下两种方案进行比选对原输水涵管进行封堵,然后新建引水隧洞 方案一 新建输水隧洞,对原输水涵管进行封堵考虑现有坝后渠道在右岸,隧洞出口应与渠道连接,因此本次新建引水隧洞 布置在右岸隧洞进口底高程为22.00m (死水位),断面形式为城门形,开挖尺 寸为1.6X2.0m (底宽X高),其中侧墙高1.5m,长130m,坡降1/100新建引水隧洞按无压设计,进口采用斜拉闸门进行控制,并在闸门后设一消 力池原输水涵洞封堵设计分二段对原涵洞进行封堵,分别为进口段及洞身段进 口段拟采用拆除重新封堵的方法,对进口段 10m 的涵洞进行开挖,采用粘土进 行回填,然后恢复原坝坡对洞身段采用C25砼封堵,并在出口处设反滤原输水涵洞的封堵需待新建输水隧洞满足通水要求后才能进行进口段的封 堵需修建施工临时围堰方案二:原涵洞加固 本方案将保留现有的输水涵洞,对输水涵洞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要进行涵洞 的防渗加固处理,关键是要截断涵洞洞身、洞身和坝体填土间渗漏通道考虑涵 洞尺寸仅O.6*O.8m,采用内套钢管施工困难、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本次设计不采 用内套钢管方案本设计结合坝体单管旋喷防渗墙的施工,拟采用单管旋喷防渗墙和砌体补强 灌浆两种措施截断上述的主要渗漏通道进行加固,具体方案如下:拟在单管旋喷防渗墙上下游、输水涵洞位置分别增设 7 孔双管高压旋喷孔 另外分别在坝轴线上、下游0.5m处、涵洞两侧各布2孔涵洞基础帷幕灌浆孔 另个 在涵洞内对涵洞砌体进行补强灌浆,每排分别在顶拱、侧墙及底板布3个 孔,孔深0.6m,深入坝体(单管旋喷)0.1m,排距为2.0m,呈错位布置,并在旋 喷防渗墙位置布孔适当加密补强灌浆压力建议采用0.2〜0.3Mpa,具体可在施 工过程调整综合比选,选用方案二,即对原涵洞进行加固4.5 防汛公路路面硬化现有防汛公路长***m,目前路面凹凸不平、标准低,路面宽度不足一遇雨 天路面就泥泞不堪,影响水库的防汛抢险本次除险加固拟对该段防汛公路进行 局部拓宽并进行路面硬化,根据《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SL106-96 中有关规定防汛公路按四级公路设计,即路面宽3.5m,路基面宽4.5m,路肩宽0.5m。

4.6 管理房现有管理房面积约180m2,失修多年,为砖混结构本次除险加固拟对新建 水库管理房,为框架结构,共设两层,总面积150 m2内外墙面采用白色水泥漆 进行粉刷,窗户更换为标准铝合金窗户,门更换为防盗门4.7 大坝白蚁防治目前大坝发现白蚂蚁活动的痕迹,需及时进行防治大坝白蚁的防治根据现 有技术水平还很难做到一劳永逸,应结合大坝的安全检查,开展经常性、长期性 的防治工作,目前主要的措施是投入毒饵条毒杀白蚁根据东风水库大坝的具体 情况,可结合本次除险加固的坝体防渗对大坝部分蚁路、蚁穴等进行填充4.8 大坝安全监测设计4.8.1 设计内容根据规范要求,工程运行阶段应进行经常的及特殊情况下的巡视检查和观测 工作,并负责监测系统和全部观测设施的检查、维护、矫正、更新、补充、完善, 以及监测资料的整编、监测报告的编写和监测技术档案的建立另外,管理单位 还应根据巡视检查和观测资料,定期对水库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估,为水库 安全鉴定提供依据该水库大坝属4级大坝建筑物,依照规范要求,并综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