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群体与组织社会群体群体类型组织结构科层制l 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群体由于我们具有群体成员的身份,我们才能够拥有现在的生活我们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是我们所属群体的产物l 社会是一个大群体,其中又包含许多小群体小群体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缓冲器(涂尔干)它为人们提供亲密关系,并赋予社会行为以意义和目的感,消除没有归属感的迷惘状态l 群体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群体如何施加其控制力量?我们为什么要形成群体?l 工具性需要 (instrumental needs),群体帮助其成员去完成那些不容易单独完成的工作例如足球运动员、学习小组等等l 表意的需要(expressive needs),群体帮助其成员实现情感欲望例如朋友群体、民族群体等等一、社会群体的概念l 定义:按照一定行为模式进行互动的一组人l 一个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群体(group)与集群(aggregate)、类群(category)l 群体:强调人们相互交往并由此产生的一种共同的归属感往往有着共同的兴趣、价值观、种族、或社会背景、血缘纽带l 集群:是指暂时处于同一空间而互不隶属的个体之和。
如排队等候的人群或剧场的观众l 类群:是一种统计量,它指具有某些相似特点的人,如身高超过1.8米的男性、戴眼镜的女大学生等等同一类别的人既不相互交往,也不存在归属感二、群体类型l 乔治·古尔维奇 (Georges Gurvitch,1894~1965)提出多元的群体分类标准例如群体功能、群体数量、群体存在时间等等,这些分类标准全面但显得庞杂而难以操作因此,其他社会学家采取另外的划分方法进行群体的研究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l 1)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s)l 我们所属的第一个群体(家庭)以及邻里、朋友圈,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亲密和归属感,这些群体叫做初级群体由查尔斯·库利在1909年提出l 主要是指那些以面对面交往与合作为特征的群体初级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指它们在形成个人的社会属性与价值理念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库利) l 初级群体是“生活之源”,以大量的自由交往和全部人格的互动为特征对我们形成良好情感至关重要在面对面的互动中,人们产生自尊感、归属感,以及被欣赏和被爱的感觉l 必须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初级群体都是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产生消极影响的初级群体例如某些帮派、团伙l 2)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s)l 基于某种利益或活动而组成。
成员以特定的角色进行互动,如学校里的班级、学生会;社会中的行业协会、党派等等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次级群体更大、更正式,而且较少个人情感的投入l 次级群体中也含有初级群体因为次级群体往往不能满足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深层需要因此,在学校、工作场所等,我们会建立起朋友圈,以寻求一种不那么正式的情感关系2、内群体与外群体l 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William Graham Sumner,1840-1910)根据群体成员立场和态度来划分,提出内群体(in-groups)和外群体(out-groups)概念l 内群体是社会成员归属和生活的群体,外群体则相反群体的归属产生“我们”与“他们”的划分内群体产生忠诚感和优越感、竞争性,以及对外群体的排斥当界限基于种族、宗教、政治、职业、语言、血缘等社会差异的时候,内外群体的分别就更为明显l 内外群体的界线由一些符号或者代码来正式规定和强化例如僧侣的服装、律师的从业资格证、教授的学历及任职证明、民族群体的语言或者衣着、肤色等等l 亨利·塔菲尔 (Henri Tajfel)的最简群体范式(minimal group paradigm)l 实验让男学生估计投影屏幕上有多少个点,然后告诉被试会根据点的数量将他们分成估计不足和过多估计两组,事实上这种分组是随机安排的。
l 当男生们知道自己所属组别后,研究者让他们为其他两名男生颁奖,当另外两个男生与被试是同一组时,他们会将奖品平均分配;但当一个男生是内群体成员而另一个是外群体成员时,给内群体成员的奖品明显更为丰厚l 穆扎菲·谢里夫(Muzafer Sherif)1961年进行的实验表明,对内群体界限的意识是如何被强化的,以及与外群体的对抗是如何在竞争情境中产生的l 被试是11-12岁的小男孩,全部身体健康,来自稳定的中产阶级家庭实验场景是夏令营,被试被分为两组l 第一周,每组的男孩开始认识彼此,达成群体规范与内部劳动分工l 第二周,通过棒球赛、足球比赛、拔河及寻宝游戏让二组展开竞争虽然这些竞赛以体育精神开始,但正面情感很快消失l 第三周,两组聚集在一起参加宴会、看电影、放焰火,这些活动无法消除两组之间的冲突,反而给了他们互相挑衅、训斥、骚扰的新机会最后,实验者安排了一系列紧急场景比如维修夏令营供水管道等,才让两组不得不一同合作达成目标,终于降低了外群体的敌对和群体间合作的障碍思考:l 内外群体的划分,其产生的有益效果和负面效果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l 1)正式群体 formal groupl 具有固定的加入程序,并分配在群体中的角色、权利和义务。
如班级、车间、办公室等等l 2)非正式群体 informal groupl 无正式结构的、自发形成的群体20世纪20~30年代由E.梅约(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等人经过“霍桑实验” 得出关于“霍桑实验” Hawthorne plant of the Western Electric Company in Chicago 研究人员选择了14名男工人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计件工资制度他们认为实行这套奖励办法理应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观察的结果发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根据动作和时间分析,每个工人应该完成标准的定额为7312个焊接点,但是工人每天只完成了6000~6600个焊接点就不干了,即使离下班还有较为宽裕的时间,他们也照旧停止工作 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按照约定,谁也不能干的太多,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干的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并且约法三章,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如有人违反这些规定,轻则挖苦谩骂,重则拳打脚踢进一步调查发现,工人们之所以维持中等水平的产量,是担心产量提高,管理当局会改变现行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使部分工人失业,或者会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
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人们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梅约等人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4、参考群体 reference groupsl 假定你有一个工作机会(超过你的预期薪酬2倍,但远离你生活的城市)等着你做决定你在考虑的时候可能会想:如果我不接受的话,我的朋友们会笑话我是傻瓜;如果我接受的话,我的父母可能会担忧,也可能会支持¡¡l 当你在做决定时,将其他人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参考依据,那么这些人就成为你的参考群体 参考群体是我们用以自我评价的一个标准 l 参考群体不一定是自己所属的群体,可能是某人想要加入的群体可能包括家庭、邻居、老师、同学、同事或是有相同兴趣和信仰的人l 提供衡量标准:如果想成为一名公司白领,你会穿着正式,并努力扩充专业知识;如果想成为一名摇滚歌手,你或许会穿着另类,戴上夸张的饰品,阅读摇滚杂志,与摇滚乐团交朋友三、社会群体的结构l 如果人们待在一起的时间足够长,几乎总会有社会结构产生例如陪审团、电梯搭乘者,起初可能只是陌生人的合集,但当他们相处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统一的规范、地位和角色。
可以说人类总是有着结群的倾向l 罗伯特·贝尔斯(Robert Bales)认为,社会结构的产生在于人们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的需要,群体就是其中一种小集团 cliquesl 作为一个大群体的成员之一,每个人只能和群体内的少数人保持定期关系人们以此为基础建立更多的家庭、朋友、熟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l 小世界现象 small world experimentl 斯坦利·米尔格莱姆 Stanley Milgram(1933-1984)在1967年提出的研究办法——“六人小世界”:特定的两个美国人中间只隔着六个人l 但事实上,种族、阶级、地理等因素,将导致我们得出不同于米尔格莱姆的结论思考:l 观察电子社区 (electronic community),其中人们是如何通过网络结成群体,如何在互动中培养归属感1、群体规模l 齐美尔强调群体规模的重要性l 二人群体(dyad),只有两个成员其关系纽带最强,能够产生较大群体中所没有的团结感和亲密感两人依赖的是一种单一的联系,成员必须相互考虑到对方,两人之间互相牵制l 三人群体(triad),由于第三人的加入,改变了群体关系。
三人中,有一位可能总是局外人,或者是“入侵者”但同时,第三人也可能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三人群体往往会抑制个人的利益,也可以缓冲冲突l 随着人数的增加,关系也随之增多,个体之间形成相牵制的力量囚徒困境 prison dilemmal 警察逮捕甲、乙二名抢银行的嫌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于是警方将其分别囚禁,并向双方提供以下选择:l 1)若两人均保持沉默不坦白,各判1年监禁l 2)若其中一人坦白并供出对方,而对方坚持不认罪,此人将获释,而沉默不认罪者将判监禁10年l 3)若二人都检举对方,则双方同样获罪判监禁3年l 你认为他们会怎么做?群体规模对态度及行为的影响l 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比布·拉塔恩(Bibb Latane)的实验:l 你被告知与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一个讨论,但彼此隔离,你能通过即时的声音传输听到别的同学参与讨论的情况在讨论的过程中,你突然听到一个同学癫痫发作倒地,并大声呼救时,你会怎么做?l 两位社会学教授发现,当他们告知参与者是与一个、两个及五个学生共同讨论时,每个人面对这个突发事件的态度与行为会呈现出差异 2、群体规范l 把社会群体与人群集合区分开来的一个特征是一套共享的规范。
群体规范规定了成员应该如何行动以及违规意味着什么l 无论是街角社会还是精英群体,都有一套等级观念和传统惯例,群体成员严格恪守一系列复杂的规则3、群体角色l 大多数群体成员都有着自身的角色期待每个角色都以不同的方式对群体的任务或者活动做着贡献在任务取向的群体(task-oriented groups)中,一些人扮演协调者的角色,一些人是领导,还有一些人则主要是服从l 从领导方式的类型上看,可分为两种:l 工具性领导 Instrumental leadership l 表意型领导 Expressive leadershipl 菲利普·齐默巴多(Philip Zimbardo)的“监狱实验”l 实验目的:研究导致狱警与犯人行为方式差异的原因l 实验结论:正是监狱本身的社会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狱警和犯人的不同角色期望,导致了这种紧张的监狱关系,而不是人格差异所致群体动力学 gro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