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服务的价值理论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73KB
约18页
文档ID:50942667
服务的价值理论_第1页
1/18

服务价值理论• 第一节 经济学思维“两分法”:商品和服务 • 第二节 服务效用价值理论 • 第三节 服务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的新发现第一节 经济学思维“两分法”:商品和服务• 一、“两分法”的成因 • 二、消除两分法的理论尝试一、“两分法”的成因• 经济学把人类劳动的成果分为商品与服务,这就 是所谓的商品与服务的“两分法” • (一)“两分法”的历史成因 • 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取决于两个指标: 一是该产业吸纳的就业量;二是该产业在国民经 济中的比重因此,在早期,服务业必然是被轻 视的 • (二)服务与商品存在感性差别(略)• (三)理论研究中歧视服务 •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劳动分成生产性劳动和 非生产性劳动,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是同生产过 程相结合的,认为它们之间有三个区别: • 1、前者创造价值,而后者则不创造价值; • 2、前者生产实物形态的物质产品,而后者的产 品是无形的 • 3、前者是进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 劳动,而后者是耗费在商品流通、上层建筑、以 及生活和休闲服务部门的劳动二、消除两分法的理论尝试• (一)古典架构的修正 • 1、价值只能形成于生产过程; • 2、人类劳动区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 • 3、只有物质产品的生产才是实在价值物品的生 产。

• (二)对服务概念的修正-从价值论出发修正服 务概念,使服务能够被纳入古典价值论,主要有 三个问题: • 1、承认服务流量在经济中的自主交易性质; • 2、承认服务具有使用价值或客观效用价值; • 3、承认服务的基本分类:生产者服务、消费者 服务、政府服务第二节 服务效用价值理论• 一、效用价值理论 • 效用价值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效用是 人的劳动所创造的福利财富是已积累起 来的效用,效用只有当生产者或所有者在 市场上做交易时才能变成价值二、服务效用价值理论•在缺乏语言和书写工具的漫长岁月里,效 用的概念自然地同有形商品的所有权相联 系•随着文字的出现,以及记录和传播思想的 实用工具的发现与运用,服务与有形商品 一样也能带来效用、增加福利 • 服务可创造效用,如果它可以用价格表示 出来,并在市场出售,便产生了价值•服务的效用价值的构成:•一是要素的价值服务效用的市场价值取 决于提供服务的人力资本、劳动和实物资 本等要素的价值•二是其所发挥的功能效用对于大多数的 服务尤其是公共服务与准公共服务而言, 其效用价值除了市场价值外,还包括外部 正效应服务效用的正外部性是游离于市 场之外的主要表现为服务在经济中所发挥 的功能效应。

第三节 服务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的新发现• 一、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边界划定 • (一)窄派:固守传统边界,认定只有物质劳动 才创造价值,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要满足两个条 件:一是创造出物品;二是用于交换因此只有 工农业劳动才创造价值 • (二)中派:也认定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 值,但出于现实,他们认为,除了工农业直接生 产物品的劳动创造价值外,间接生产物品或提供 某种能量的服务行业,也被列入创造价值的行列 • (三)宽派:认为只要是创造出了使用价值,不 论其是物质形式的还是非物质的;同时是用于交 换的• 二、从劳动价值论角度看服务产品的内涵 与外延 • (一)人类劳动成果的表现形式: • 物质形态的商品 • 非物质形态的服务 • (二)服务也属于社会产品的范畴 • 1、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功能; • 2、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地位,比 重等引起人们的认识发生飞跃; • 3、人类确实也存在各种服务的客观需求 • 三、服务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 (一)服务的使用价值 • 1、一般功能: • A、服务具有满足人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功 能 • B、非物质使用价值也是构成社会财富的重要内 容。

• C、非物质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也是交换价值 的物质承担者 • 2、特殊功能 • A、节约时间 • B、具有密切各部门、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特殊功 能3、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形式:(1)服务消费品:分满足精神需要的服 务消费品和满足物质需要的服务消费品2)服务型生产资料是满足人的生产 消费需要的服务产品分为智力型服务性 生产资料和非智力型服务性生产资料• 4、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特征 (1)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特征 (2)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具有消费替代性、 消费互补性与消费引致性 (3)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具有非转移性 (4)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再生产的被制约性 • (二)服务的价值与价值量 • 1、市场经济中的服务产品具有价值的 原因: • A、生产服务产品耗费的劳动凝结在非 实物使用价值上形成价值实体; •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生产 服务产品的劳动取得社会形式,从而表 现为价值; • C、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不能按异质的 使用价值量进行交换,而只能按同质的 抽象劳动量进行交换2、服务产品的价值量决定:一是不变资本C,包括燃料、物料、辅助 材料价值及工具和设施折旧费等;二是可变资本V,这是服务劳动者必要劳 动所创造的价值;三是剩余价值M,这是服务业乃至整个社 会发展的基础。

四、若干需要澄清的问题•服务劳动价值论是传统劳动价值论的自然 延伸 •应注意经济学的价值取向与伦理学价值取 向的不同 •服务业与工农业的交换关系是价值的实现 与使用价值的让渡,是基于等价交换的关 系,不存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或“价值转 移”小结•确立服务产品具有价值、服务劳动创造价 值的观念•以服务产品为对象确立新的生产、流通、 分配、消费观•确立服务产品生产是成果创造、劳动过程 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观念•认识服务产品流通的重要性• 复习题: • 1、试述“两分法”经济学思维的形成原因 • 2、服务的效用价值由哪两部分构成? • 3、简述各种派别的劳动价值论之间的差异 • 4、简述服务使用价值的功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