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总 则 1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2第一节 矿业现状 2第二节 形势与要求 6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9第一节 指导思想 9第二节 基本原则 9第三章 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 11第一节 2025年规划目标与指标 11第二节 2035年展望 13第四章 规划布局 14第一节 矿业发展布局 14第二节 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布局 14第三节 重点工作布局 15第四节 砂石土类矿产规划布局 17第五章 规划管理 18第一节 国家能源资源基地管理 18第二节 国家规划矿区管理 18第三节 重点勘查区管理 18第四节 重点开采区管理 19第五节 矿产勘查管理 19第六节 矿产开发管理 19第七节 砂石土矿产科学管理 23第六章 矿业高质量发展 27第一节 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27第二节 绿色矿业发展 27第三节 矿山生态修复 28第七章 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30第一节 加强统筹协调 30第二节 严格执行规划审查制度 30第三节 完善评估调整机制 30第四节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31第五节 强化投入保障机制 31第六节 加强信息化建设 31总 则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为规范于都县矿产资源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江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修正)》等法律法规要求,依据《江西省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技术指南》(赣自然资办发〔2021〕10号)及《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于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于都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25年)》等有关规划,编制《于都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组成部分,是对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细化和落实,是指导于都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范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依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当与《规划》做好衔接《规划》的规划期与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一致,基期年为2020年,目标年为2025年,规划期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规划》适用于于都县所辖行政区域,国土面积2893平方千米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于都县矿产资源丰富,是江西省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资源基地。
矿产业是本县工业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产业之一,也是实现于都县“十四五”规划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的重要引擎之一第一节 矿业现状一、矿产资源特点于都县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表现为:一是矿产资源集中分带明显,北部以银坑为代表的金银多金属矿集区、中部为非金属(萤石、建材类)矿集区,南部为钨多金属矿集区二是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技术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已形成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三是金属矿床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较高截止到2020年底,我县已发现矿种40种,查明储量的矿种25种,矿产地109处其中大型矿床7处,中型矿床17处,小型矿床85处(见专栏1)专栏1于都县主要矿产资源保有资源储量情况表序号矿产名称资源储量单位保有资源量全省占比(%)1煤炭千吨17638.91/2钨矿WO3吨52422.1810.19%3锡矿锡吨4325.32.15%4铋矿铋吨4358.04/5钼矿钼吨301.90.10%6钴矿钴吨9/7铜矿铜吨22490.98.13%8铅矿铅吨119873/9锌矿锌吨266248.4/10金矿金千克11482.75.6%11银矿银吨762.3833.16%12锰矿矿石万吨31.34/13硫铁矿硫万吨69.4616.03%14长石矿石万吨16.122/15滑石矿石万吨346.15/16透闪石矿石万吨1754.18/17普通萤石CaF2万吨406.67716.08%18硅质原料矿矿石万吨130.50%19陶瓷土矿石万吨18.3760.88%20水泥用灰岩矿石万吨3531.2535.84%21制灰用灰岩矿石万吨79.846/22水泥配料用页岩矿石万吨15.3/23水泥配料用粘土矿石万吨180.2/24饰面用大理岩矿石万立方米842.08/25建筑用玄武岩矿石万立方米10.6/专栏2于都县勘查许可证设置情况表发证机关矿种数量勘查阶段勘探详查普查部级钨矿66省级铜矿77银矿532铅锌矿33金矿22钽铌矿22滑石矿211耐火粘土11萤石矿11矿泉水11截止到2020年底,有效勘查许可证数30个,详查26个,普查4个。
勘查区总面积58.16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2.01%(见专栏2)按发证权限分,为部级发证6个、省级发证24个截止2020年底,全县采矿许可证总数共53个,采矿证总面积23.50平方千米,占全县国土面积的0.81%其中大型矿山2个、中型6个按照矿山开工状况,生产矿山18个按生产情况分,筹建矿山5个、停产矿山30个(见专栏3)专栏3于都县采矿许可证设置情况表发证机关矿种数量开发状态生产筹建停产部级钨矿6411省级铅锌矿716萤石矿22玄武岩矿11锰矿11水泥用灰岩矿11硫铁矿11市级白云岩矿11粉石英矿11饰面用大理石矿211县级建筑用石料矿1019砖瓦用页岩矿201019二、上轮规划实施成效与不足1、上轮规划实施成效基础地质调查稳步推进,服务领域不断扩大通过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及1:5万水文地质调查,基础地质调查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的程度和水平明显提高;找水打井,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直接支撑脱贫攻坚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勘查找矿成果丰硕,资源保障能力得到巩固规划期间,共实施勘查项目7个,新发现矿产地5处,其中新增中型矿产地2处完成探转采3处。
为县域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集约节约化水平得到提升,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显著2020年全县共有矿山53个,大中型矿山比例为15.09%,矿山结构大幅优化矿山“三率”达标率基本完成规划预期目标,矿山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全县建成绿色矿山7个,正在实施绿色矿山建设的3个,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显著生态修复工程快速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规划期间,已全面完成废弃稀土矿山治理,且被列为山水林田湖草沙试点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意识进一步加强,已基本形成“加快还旧账,不再添新账”治理格局详见专栏4专栏4于都县矿产资源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类别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指标属性完成比例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矿业经济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亿元13528.98预期性其中矿业产值亿元15.06预期性矿产资源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处[5][2]预期性新新增资源量钨WO3万吨[2][5.7392]预期性287%萤石CaF2万吨[400][415.92]预期性104%金金属吨[15][13.89]预期性93%银金属吨[1000][536.77]预期性54%铜金属万吨[3][1.98]预期性66%铅锌金属万吨[45][34.5]预期性77%水泥用灰岩矿石万吨[3000][3891]预期性130%透闪石矿石万吨[300][1754.14]预期性585%滑石矿石万吨[200][346.15]预期性173%地热水立方米/日[2000][900]预期性45%饰面用大理岩万立方米[0][842.08]预期性84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开采总量矿石万吨1684.5494.77预期性主要矿种开采总量钨矿WO3(65%)吨34501548.4约束性铅锌矿石万吨3006.7预期性水泥用灰岩矿石万吨500414.79预期性矿业转型升级矿山数量个13753预期性大中型矿山比例%28.315.09预期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公顷[760][280.163]预期性其中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公顷[375][150.47]约束性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公顷[104][83.13]约束性注:[]表示2016-2020年累计值2、上轮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一是找矿难度大,有些矿种勘查成果不突出。
找矿难度的加大,社会资本投入信心不足,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不高二是矿山开工率低受经济和矿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停产矿山多,主要矿种预期性产量指标完成率低三是矿产品延伸产业发展缓慢矿业产业链处于低端,无矿产品深加工企业,附加值不高四是小型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推进难度大小型矿山绿色矿山建设停留在推进阶段且推进难度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仍较突出第二节 形势与要求一、矿产资源形势“十四五”年期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整体谋划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要时期是我县坚持纵深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三大战略”的重要时期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依托资源优势,将钨矿生产向精深加工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矿业优化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对矿产资源有效供给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面临新的经济形势,应不断加大钨、金银(铅锌)、水泥用灰岩、萤石、滑石、透闪石、白云岩、地热水等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
二、要求1、进一步提高资源保障和供应能力十四五”时期,持续推进铜、铅、锌、金、银、锡、钼、鉍等重要金属矿产勘查开发、实施钨矿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钨等有色金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