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质量守恒定律与牛人罗蒙诺索夫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67.22KB
约5页
文档ID:53803047
质量守恒定律与牛人罗蒙诺索夫_第1页
1/5

质量守恒定律与牛人罗蒙诺索夫罗蒙诺索夫水彩画肖像2011 年 11 月 19 日是罗蒙诺索夫[1] 诞辰 200 周年,今天(2011 年 11 月 19 日),Google 推出了纪念他的图标图但是,罗蒙诺索夫到底是谁?为什么可以称之为“ 牛人 ” 呢?他到底做了什么“ 牛事 ” 呢?不要紧,且听我娓娓道来一.戏剧般的一生1711 年 11 月 19 日,在俄国的阿尔汉格尔斯克省(Архангельская губерния)霍尔莫果尔附近,一个名为杰尼索夫卡的小村庄里,一个婴儿呱呱落地,家人都为之兴奋,但是, 这个还不会思考的婴儿不知道,他日后足以改变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的科学史他的人生,就像是一部电影,充满了戏剧性没错, 这个渔夫的儿子,就是小罗蒙诺索夫,直到今天, 他都是俄国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阿尔汉格尔斯克省在当时是俄国最大的海港城市,西欧各国的商船经常来往于此,父亲虽然是个渔夫,可也靠打渔成了家,立了室,家境也不算太差既然是渔夫的儿子,小罗蒙诺索夫对海洋自然也不害怕,从10 岁起,就随着父亲在船上干活与狂风恶浪搏斗锻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美妙幻化的自然景色开阔了他的视野。

和每个没上过学的孩子一样,小罗蒙诺索夫拥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他的父亲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盲, 没能帮上小罗蒙诺索夫的忙幸好母亲阿莲娜知书达礼,温柔贤淑, 她清楚地知道,儿子拥有强烈的求知欲,从小就对他进行系统的教育,还把他送到教堂里念书[2] 但是, 电影里面的主人公的成长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小罗蒙诺索夫也一样当他还沉浸在母爱中之时,阿莲娜不幸地去世了临终前的阿莲娜告诉小罗蒙诺索夫:“读书是有用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如何也不能终止学习而继母的到来对悲痛欲绝的小罗蒙诺索夫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继母经常呵斥小罗蒙诺索夫,动不动就打他,叫他洗衣服, 拖地等家务是家常便饭,就好像小罗蒙诺索夫是一个佣人终于,在罗蒙诺索夫19 岁那年(现在已经不能加个“小”作为前缀了),他只身前往莫斯科,只留了一张纸条给他的父亲在莫斯科, 他来到了莫斯科斯拉夫- 希腊 - 拉丁学院, 无奈按照规定,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 一个渔夫的儿子可不是什么贵族子弟. 幸好当时的检查也不太严格, 罗蒙诺索夫随便对校长说了句:“我从霍尔莫果尔来,父亲是贵族表情平静得叫奥斯卡奖得主为之佩服罗蒙诺索夫是块好料,虽然学习条件艰苦,但是只消几年, 他就熟练地掌握了数学、拉丁文和俄文, 学习成绩把班里面的其他贵族子弟远远抛在后面,老师们都很喜欢这个“贵族子弟”。

但电影的剧情是一波三折的此时,正如大多数电影里的剧情:罗蒙诺索夫被告发了他不是贵族子弟身份的事情,以极快的速度, 传遍了整座学校 这无疑是引发了一场大地震,所有人都被震惊了,当然也包括罗蒙诺索夫本人按照校规,罗蒙诺索夫不得再留校上学别急, 我们的主人公没那么快结束,大家一致公认罗蒙诺索夫努力学习,是全校学生的模范,为此全校教师通过决议,力挺罗蒙诺索夫继续学习,直到毕业看来主人公不仅没有完蛋,接下来还混得不错:1735 年罗蒙诺索夫顺利毕业后被校长亲自推荐去彼得堡科学院深造,几个月后, 他又被科学院选派前往德国进修分别在马尔堡大学学习物理和化学,弗赖堡学习矿业和冶金成绩之优异,堪称“大学生中的战斗机”1741 年,学成回国的罗蒙诺索夫回到彼得堡科学院,担任物理学副教授从此,这个“海归” 人士开始了伟大的科学实验活动从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立志要为俄国科学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俄罗斯大地能够诞生自己的柏拉图和智力灵敏的牛顿 二.伟大的成就——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翻开九年级上册的化学课本[3] ,你很快就会找到那道光辉四射的质量守恒定律是的,毫无疑问,它是光辉四射的,但你能在书中找到它背后那光辉四射的发现者吗?不能。

你充其量只能找到拉瓦锡的名字虽然拉瓦锡作为“科学的殉道者”[4] ,他对质量守恒定律以至对近代化学作出的贡献都是毋庸置疑的,但罗蒙诺索夫, 这位质量守恒定律的奠基者,近代化学的开创者的名字却被无情地划去了那么,这个定律是的前世怎样的呢?一切要从一个实验开始讲起:“罗蒙诺索夫准备了专用的玻璃容器,分别放入铅屑、铜屑和铁屑,将容器口封死,而后加热,最后铅屑溶化了,光闪闪的银白色容器镀上了一层灰黄色;红色的铜屑变成了暗褐色粉末;铁屑变黑了乍眼一看, 这是个很普通的实验,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罗蒙诺索夫是有据可寻的使用天平来测量化学反应的第一人(虽然没有确切的年份,但它的这个实验比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拉瓦锡的天平实验要早18 年左右)天平,只是一件小小的仪器,相信每个人都用过,但在罗蒙诺索夫之前,没有人想到用它来测测“燃素”的质量罗蒙诺索夫这样做了,并且得到了一个奇怪的结果:“‘燃素’是否进入了容器?它是否同金属化合了?如果它进入了容器,那么容器的重量就应该增加,但称重结果表明, 这些容器的重量都没有变化!而金属灰却比原来重了金属没有与“燃素”化合!因为所有的容器重量都没有变化,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然而容器内部有一定数量的空气,肯定是金属与空气的微粒化合了!因此重量增加了,有多少空气与金属化合,金属就应该增重多少!”这种思想一直在罗蒙诺索夫脑海中盘旋,终于在1765 年,经过无数实验之后,得到了一个伟大的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没错,这个就是现在你我都懂的“质量守恒定律”——请膜拜吧!这条定律,为拉瓦锡发现“物质不灭定律”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条定律,为化学方程式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条定律,开始宣告:○1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要摆脱古代炼金术的束缚,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2定量化学时期,也就是近代化学时期,就要开始了这条定律,是化学作为科学学科的最底层的基石事实上, 早在 1748 年 2 月 16 日,就给彼得堡科学院院士欧拉(是的, 就是那位众所周知的欧拉)写过信:“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失去多少,另一种东西就获得多少因此,如果某个物体增加了若干物质,另一物体必然有若干物质消失我在梦中消耗了多少小时,那么我必然失眠多少小时,如此等等因为这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所以它也应推广适应运动的诸法则:一个物体如果靠本身的动力,引起另一物体产生运动,那么前者由于推动而失去的动量,必然等于后者受推动时获得的动量应该说, 这个观点, 不仅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幼体,也是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的雏形 [5] 三.只是这些?还差得远呢!化学只是他涉猎的其中一门学科,物理、 天文、 矿物、 冶金、 历史、 语言、 哲学、 诗学、美术等都在他的目光之中,让我们细数他的成就吧。

除了质量守恒定律,罗蒙诺索夫在化学方面还研究过彩色玻璃制造和植物营养;1741年,他创立了物质结构的原子一分子学说,认为微粒(分子)由极小的粒子-- (原子)所组成,如果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组成的,它便是单质;如果物质是由几种不同粒子组成的,它们便是化合物,物质的性质并不是偶然形成的,它取决于组成物体微粒的性质除了化学,罗蒙诺索夫研究最深的就是物理了他是研究并记录水银凝结现象的第一人;他创立了热的动力学说,指出热是物质本身内部的运动,从本质上解释了热的现象;他提出了气体分子运动论(这是分子动理论的第一步),认为空气微粒对容器器壁的撞击是空气产生压力的结果1761 年 5 月 26 日,罗蒙诺索夫在观测金星凌日时,首先发现金星上存在着大气同时,罗蒙诺索夫作为一名出色的人文学者,1754 年他开始写《俄语语法》一书,次年完成该书第一版与1757 年问世,很受欢迎他被誉为俄罗斯现代语言之父一次偶然的机会, 罗蒙诺索夫见到了罗马的镶嵌工艺品,顿时被光彩夺目的作品迷住了从这时开始,他醉心于镶嵌画的创作他进行了2184 次试验(听起来像是在搞化学?),终于创作出了流芳百世的不朽巨作——《波尔塔瓦战役》。

四.“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为了是俄国的科学事业后继有人,罗蒙诺索夫提出了创建莫斯科大学的构想他多次发表意见,还草拟出一份教学大纲,史无前例地废除了神学课程他这样写道:“神学毫无用处,谁都不需要它在罗蒙诺索夫的倡导和直接参与之下,1755 年莫斯科大学正式开学上课这所大学采取了比彼得堡大学民主得多的办学方式,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气1760 年 4 月 30 日,瑞典科学院选举罗蒙诺索夫为名誉院士,称赞他:“学识宏大博深,功绩卓著,于学术界久负盛名,当前致力于各门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之改进与阐述,治学勤奋,成绩斐然,瑞典皇家科学院得与此稀世奇才合作共事,亲密无间,深感荣幸之至,受益匪浅由于罗蒙诺索夫在各个领域伟大的贡献,以及渊博的学识,俄国诗人普希金赞誉他为:“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说: “他是历史学家、修辞学家、机械学家、化学家、矿物学家、艺术家和诗人,他对一切都曾亲身体验过并深入地研究过但可惜的是, 由于长期超负荷地学习和工作,罗蒙诺索夫的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以致积劳成疾 1765 年 4 月 4 日,这位俄罗斯杰出的科学巨匠与世长辞了他才活了54 岁,可以算得上是英年早逝了不过在死神面前,他没有感到一丝害怕,而是写下了自己喜爱的贺拉斯格言: “我为自己建造了一种不朽的标志。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之墓鉴于罗蒙诺索夫在俄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科学史中的众多贡献,特别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罗蒙诺索夫被后人誉为: “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五.备注[1] :全名为: 米哈伊尔 ·瓦西里耶维奇· 罗蒙诺索夫英文并音为: Lomonosov 生卒年: 1711~ 1765[2] :还有一种说法是:小罗蒙诺索夫是向他的邻居学习认字的(见维基百科: 罗蒙诺索夫条目)或许两者兼而有之?[3] :以人教版课标本为准[4] :全句为:“拉瓦锡是科学的殉道者!”这是安东尼·福克罗(1755-1809)在拉瓦锡死后两年的重新安葬中所做的演讲的其中一句但福克罗在拉瓦锡含冤被捕入狱的时候,没有动过一个手指头,他知道如果他呼吁的话,他也将因密谋反对政府而被捕[5] :后来,爱因斯坦那个妇孺皆知的质能方程:E=mc^2 ,终于揭示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奥秘: 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也就是说, 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实际上是同一回事,统称为“质能守恒定律”六.阅读更多1848 年,德国科学家罗伯特·冯·梅耶(1814-1878)独立提出了一个类似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只可惜他太晚了——足足晚了83 年!并且被人接受的太慢了。

梅耶非常沮丧,以致于在精神病院住了几年维基百科:罗蒙诺索夫条目《科学巨人丛书:罗蒙诺索夫》,治中著,三联书店( 香港 ) 有限公司出版《论化学的效用》,罗蒙诺索夫著《关于冷和热原因的探讨》,罗蒙诺索夫著《论地层》,罗蒙诺索夫著《俄语语法》,罗蒙诺索夫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