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给年轻人的创业课》任雪峰著/中国画报出版社【一句话点评】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没有吃苦的准备,肯定是坚持不下去的在马云看来,创业就是与困难 失败为伍,在困难和失败面前,很多平庸之辈都低下了自己的头颅,只有少数不甘心失败者,才能忍受常 人不能忍受的挫折,奋力拼搏,创造新一轮的辉煌创业需要有一种“疯”劲,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英特尔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安迪•格鲁夫在其著作《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说:“这是偏 执狂才能成功的时代,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他表示,只要涉及企业管理,他就坚信偏执万岁作为一 名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以偏执狂的姿态去思考任何事情,从而击败对手的阴谋现在,安迪•格鲁夫的 这段话几乎已经成为商业领域的一个定律而作为中国最早一批IT创业者,马云一开始就展示了他超乎别 人的“偏执基因”,这种偏执基因的外在表现就是他的“疯”劲从创业伊始,马云的很多行为在常人甚 至身边的人看来,都是近乎不可理解的“疯”1995 年,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在当时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 的位置但是,就在大家都认为他在学校发展前途光明的时候,特立独行的马云作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放 弃了高校教师的铁饭碗,毅然投身自己完全不懂的互联网。
身边的人都被他的决定惊呆了,甚至连父母也 认为他“疯”了马云找来24位朋友征求意见,结果找来了23张反对票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 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很多年轻人是晚上 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马云现在让我们看到的都是他在互联网创造的辉煌和光环,但如果多年 前他只安分地做着外语教师,他也就没有创造互联网神话的机会了毋庸否认,创业者要想取得成功,是需要一点“疯狂”的成功者都是偏执狂,这也是为什么成 功的人只有3%的缘故而“偏执”中就有疯狂的因子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疯狂不是指盲目的偏 执,它代表的是一种大胆的想象、坚定的忘我和专注的执著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热爱的事业上 最终利用聚焦原则把能量发挥到最大,取得的效果也会最佳马云的疯狂无疑就是这一种,这也是年轻的创业者应该从马云身上学到的一点抵住机会诱惑:太多机会容易导致犯错】“CE0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马云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创 业之初,马云就要求阿里巴巴员工有一种踏踏实实的创业精神在创业的最初期,偏安于江南一隅的阿里 巴巴,默默无闻,仿佛并不存在,没有多少人知道杭州有这样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 下最容易犯错,第一是有太多钱的时候,第二是面对太多机会的时候2002 年底,互联网世界开始回暖中国著名的网络公司如新浪、搜狐等相继实现盈利,而一些颇 有市场前景的互联网项目也初露端倪,阿里巴巴的网商用户也已经超过400 万家,马云开始面临新的诱惑 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阿里巴巴拥有那么多有价值的注册客户,具备了开拓任何领域的最佳条件 这个时候,是投资游戏、短信,还是继续做电子商务,是马云要作的重大决定而马云最终的选择是—— 不改初衷,一条道走到黑后来,在一次讲演中,马云回忆说:“我相信,如果我当初投入游戏一定会赚钱,但是游戏不能 改变中国,游戏不是我们的使命,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在网络游戏领域,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是美国、 日本和韩国,但他们没有鼓励自己国家的人玩游戏,中国无数家庭很快也开始阻止孩子玩游戏当时我觉 得电子商务要 5 年以后才赚钱,所以这个决策非常难那个时候,如果想赚钱,还可以进入短信领域 的确,马云从没有改变过方向,尽管无数次遭遇各种机遇的诱惑,但他始终不改初衷这一点也是我们众 多年轻的创业者最需要学习的一点创业最大的挑战不是能不能发现和把握机遇,而是能不能抵制诱惑。
机遇的背面是风险,这是经 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对于创业者而言,在具备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团队之后,能否审时度势地评估风险 与收益往往意味着创业的成败所有失败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抵挡住诱惑,战线过长,最 后才会出问题所以说,创业者一定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抵挡住机会的诱惑,千万别在机会中迷失自 我执行Qo :Ob°O【执行力高于一切】何谓执行力呢?它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执行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没有执行力的公司就像一盘散沙,看起来员工都很勤奋 经常加班加点,可到头来往往什么都做不好在中国有一家国有企业破产,被日本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翘首盼望着日方能带来让人耳目一新 的管理方法出人意料的是,日本人来了,却什么都没有变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日方就 有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怎么样?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日本人 的绝招是什么?执行,无条件地执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曾这样解释了执行力的重要性:“决定一个企业成功的要素有很多其中 战略、人员与运营流程是核心的三个决定性要素如何将这三个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很多企业经营者 面临的最大困难。
而只有将这三者进行有效地结合,才能决定企业最终的成功结合的关键则在执行马云也曾说:“孙正义跟我有一个共同观点,我们俩人在东京讲过:一个是'一流的idea加三流 的实施';另外一个是'一流的实施,三流的idea',哪个好?我们俩同时选择'一流的实施,三流的 idea'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成功者,他们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他们有多少新奇的想法或者多好的机遇, 而是因为他们拥有着优秀的执行力创业者应该学会和不喜欢的人相处】马云是一个性情中人,在《赢在中国》节目里,他曾向一位选手坦言,他自己也不愿意与不喜欢 的人相处,但是为了大局,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会选择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和好相处我和你一样,不愿意和不喜欢的人交往但是对于客户,哪怕你很不喜欢他,你也要尊重他, 不要把客户当白痴客户不喜欢你,一定有他的原因和理由对于同事也一样,很多人因为不喜欢某个同 事就不愿意跟他一起工作,你不喜欢他,可以不跟他做朋友,但一定要做同事的确,商业交往过程中,创业者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难免会有自己不喜欢的 人创业者应该学会与不喜欢的人相处作为创业者,最重要的是通过跟人打交道,通过团队协作才能 拿到自己的结果。
学会和不喜欢的人相处是一种技巧人的某种本能趋势就是与自己喜欢、欣赏的人靠近,同样也 就远远地躲开那些自己不喜欢、不愿意打交道的人然而,对于创业者来说,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随心所 欲,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经常要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甚至是与自己相敌对的人打交道,这就需要用 到一些技巧,那就是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包括你不喜欢的人人尽其才,别把飞机引擎装在拖拉机上】在创业初期,马云在国内国外请过很多高手,除了大量哈佛的MBA,还有一些来自世界500强的大 企业的管理人员,但结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几乎都是水土不服对于这样的现象,马云有一个众所周 知的比喻:“好比把飞机的引擎装在了拖拉机上,最终还是飞不起来对于这些人的能力水平,马云并 没有丝毫的怀疑,他们的水平如同飞机引擎一样,但疑问在于:如此高性能的引擎就适合拖拉机吗?马云强调的是一个关于人才使用的新概念:是不是人才,关键在于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去做事, 如果他能做得好,做出成绩来,他就是人才;如果不行,即使有着再多的头衔和桂冠,他也不是阿里巴巴 所需要的人才业界高手们讲得头头是道,感觉真是很有道理,但结果却是讲起来全对,干起来全错! 当时太幼稚,公司当时的发展水平还容不下这样的人。
经过这一番折腾之后,马云开始重视企业成长如 何用人的问题其实,像马云这种用人错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很普遍,尤其像阿里巴巴这样的超速企业, 其在巨大的管理压力下往往会急功近利地引进“素质空降兵”,但却忽略了企业自身并不具备让这些人发 挥能力的管理基础在超速发展中,企业会新增很多部门或项目,但由于人才缺口大,“素质空降兵”的 覆没率又比较高,往往不得不火线提干,把一些不成熟或者并不适合这一位置的人,推出来独当一面这 种因岗塞人的现象,最直接的恶果就是导致企业新部门或新项目的投入大、产出小,效率低如果是在关 键部门和关键岗位上出现这种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在阿里巴巴的“素质空降兵”几乎全军覆没后,马云冷静地捕捉到了阿里巴巴用人的关键点,没 有急着火速提干,也没有把一些不成熟者放在不适合的位置上,这些不成熟者甚至包括跟随自己一起创业 的“十八罗汉”关键位置,即使空着,他也不愿滥用,直到找到合适的人才为止管理要从发挥人的作 用入手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因为用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员工发挥最大的才能,让他充分体验到“价 值”的所在然后才能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他出色地去完成某些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