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好药之蛋黄油蛋黄油性甘、平,归心肾经,具有解毒消肿、敛疮生肌等作用 其作为药用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对古代的文献中发现蛋黄油在古代 的医疗作用主要在皮肤的烧烫伤、消肿疗疮等症自北周姚氏(姚僧 垣(499〜583 ))《集验方》始载用于治疗汤炎烧伤病以来的历代医 籍上均有记载[2]以后历代医籍散见记录扩大用途,这些古方多作外 治应用,至今仍显实用价值现代临床可用于烫伤、湿疹、疮疡、瘘 管窦道、皮肤皲裂、口腔溃疡、眼炎(结膜炎、睑缘炎)、中耳炎、 鼻窦炎、阴道炎、龟头炎及小儿百日咳、消化不良、夏季腹泻和结核 病、溃疡病的辅助治疗等此油既可单用又可配调他药,内服或外用综合其主治病症分列十二类方介绍如下1、 治水火烫伤方(1)熟鸡子10 个,取黄炒取油,入10文腻粉,搅匀,鸡翎扫疮 上,三、五日,永除瘢痕(《姚氏集验方》)按:此方于《圣济总录》、《普济方》、《济阳纲目》、《疡医 大全》等书皆见引录,方中腻粉,又名韶粉、胡粉,或简称“粉”者 在明清方书里有单用蛋黄油者,如《急救良方》、《悬袖便方》、 《增订验方新编》,有加用菜油煎炼的,如《暴证知要》载方2)治烧伤、湿疹、耳脓,卵黄油加冰片少许,涂上。
《吉林 中草药》)2、 治疮痍瘢痕方( 1 )治伤寒热毒发豌豆疮,差后满面瘢痕:鸡子7 枚,煮熟用黄, 乱发 1 两剪碎,同于铫子炒,候发消尽成油,用薄绵滤,入瓷盒中盛, 夜卧时涂抹之(《太平圣惠方》)[3]用以治疮癀瘕痕方2)治久患疮痍,差后瘢痕不灭,疮痕无问新旧必除:鸡子5〜7 枚,取黄,于铛中炒,如黑脂成膏以布先揩破瘢痕,然后涂膏,日 三两度,自然灭瘢,与旧肉无别(《太平圣惠方》)3、 治头面热疮肿毒、肥疮秃疮方(1)乱发鸡子膏主孩子热疮用鸡子5枚去白取黄,乱发如鸡子 许大,二味相和,于铁铫子中炭火熬,初甚干,少须即发焦,遂有液 出,旋取置一瓷碗中,以液尽为度,取涂热疮上,即以苦参末粉之 (《传信方》)[4]2)治疮肿毒:鸡子油加头发、黄蜡须许,量用黄丹试熬贴,每 用 1 个即消(《鳍府禁方》)3) 治肥疮:鸡子2〜3个,煮熟,去白用黄,炒出油,搽疮数 次即愈(《仙方合集》、《回生集》)4) 治秃疮:用鸡子1个,煎出油来,入人言3分,为末入内, 搽疮上先将秃壳剃净后搽1〜2次愈(《龚氏济世全书》)又方:取 鸡子油、松香、小儿头发,用香油煎熬成膏,涂上即愈(《神福堂公 选良方》)5) 五代的《日华子本草》中就有“炒取油,和粉敷头疮”的记 载。
明代《本草纲目》曰“鸡卵炒取油,和粉敷头疮”4、 治赤鼻、平疳方(1) 治赤鼻、平疳、杖疮,压磨伤:用极臭盐蛋10〜20个,煮 熟,取黄煎油1小盏,和细辛末,白菊花末各2钱,调匀,常擦患处 并每日用鲜枇杷叶(去毛蜜炙)煎汤服,半月愈(《神福堂公选良 方》)[5]2) 治耳疳脓汁:鸡子煮熟,用黄炒出油,退火,滴耳(《仙方 合集》)5、 治杖疮、压磨伤方(1)治杖疮已破:用鸡子黄熬油搽之,甚效《唐瑶经验方》) ( 2 )治被重压磨肩伤:取鸡蛋2个,煮熟去白,留黄熬取油,加 冰片少许,捣敷(《古今灵验秘方集成》)6、 治黄水疮方:煅石膏3钱,煅龙骨3钱,片松香3钱,煅白矾3 钱,上药共研细末,以鸡蛋黄熬油,和药敷上(《集验方》)[6]7、 治鼠瘘、脓窝疮、寒湿疮方( 1 )治鼠瘘或已溃:取鸡子三颗( 《本草纲目》用1枚) ,米下 蒸半日出,取黄熬令黑先拭疮汁令干,以药纳疮孔中,不过三度即 愈(《千金翼方》)2)治脓窝疮方,名鸡黄煎取煨石膏3 钱,寒水石 2 钱,黄丹 硫黄各 1 钱,共研极细末,将鸡子黄熬出油调敷(《神福堂公先良 方》)3)治寒湿疮:鸡子煮熟,去白用黄,慢火炒出油,加黄柏末于 油中,掺上立效。
或烟胶为末,掺上若疮燥,加香油调敷(《秘方 集验》、《经难丹方汇编》)4)治阴疮溃烂,缘不忌月事行房,阳物溃烂者用气死笋子、 五倍子、枯矾、轻粉、青黛、地枯牛(野烟)、蜈蚣,共为末;用香 油煎鸡蛋黄,以油调,先以酸浆草煎水洗净,搽之自愈(《仙方合 集》)8、治肾囊风(绣逑风)方:老杉木1 段烧存性研细,同蛋黄油调 搽之(《神福堂公选良方》、《外科选要》)按:方中杉木,别名沙木,南方产常绿乔木,药用树心材及树枝, 味辛苦性温无毒,气芬芳辟秽,能散湿毒之邪、可治小儿阴肿,阴囊 湿疹等9、治痔疮方:名生肌凤雏膏:用鸡蛋煮熟去白用黄 10 余个,铜 勺同熬油,倾入盏内,约油 3 钱,加轻粉细末 1 钱,乳香、血竭、龙 骨各末 5 分,共入油内和匀每日早、午、晚以鸡翎蘸,涂患孔内, 膏盖避风涂者半月可以获愈内(《外科正宗》)[7]10、治脚上臭疮方:用熟蛋子1 个,黄蜡1钱煎油涂之(《本草 纲目》)按:此治所指似属脱疽溃烂腐臭,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晚期发生 坏疽,溃疡阶段见症方中黄蜡乃蜜蜡粗品,性味甘平,有解毒生肌 定痛敛疮之效,为治疮要药11、外敷击伤及诸虫疮毒卵黄煎出油,同发灰治痢血清•汪绂《医林纂要》)12、内服治小儿惊热、下利及痰热方: (1)“鸡子黄炒取油,服之去小儿惊热,下痢及痰热,主百病” 即是内服之范例示语。
(《本草品汇精要》)(2)和常山末为丸,竹叶煎汤下,治久疟不差治漆疮,涂之醋煮,治产后虚及痢,主小儿发热煎服,主痢,除烦热炼之,主 呕逆《药性论》(3) 主除热,火灼,烂疮,痓《千金•食治》)(二)蛋黄油的现代研究进展[8]1、成分鸡蛋蛋黄由 51.7%的水分、16.3%的蛋白质、31.2%的脂质、0.8% 的糖质和无机物组成[9],是鸡蛋中营养价值为丰富的一部分蛋黄油来 源于鸡蛋黄,是鸡蛋黄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湖南省中药材标准》 (2009 年版)对蛋黄油性状的描述为“棕黄色的黏稠状物,具蛋黄特有的 香气温度低时,凝固成棕黄色固体,加热后,溶化为红棕色液体”,在室 温下易析出硬脂而逐渐分层,上层为红棕色液体,下层为黄棕色稠膏状物 [10,11]由于提取方法不同,蛋黄油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一般认为,蛋 黄油含脂肪类、蛋白质氨基酸类、维生素、矿物质四类成分[12]1.1脂肪类蛋黄油含有的脂肪类成分主要为磷脂类(32.8%)、脂肪酸类 (62.3%)以及少量的固醇(4.9%)和微量脑磷脂[13]含有丰富的卵磷脂 和不饱和脂肪酸是蛋黄油的主要特征1.1.1 磷脂类 蛋黄油中的磷脂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13], 其中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73.0%、磷脂酰乙醇胺(脑磷 脂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15.0% 、 溶 血 磷 酸 胆 碱 (Lysophosphatidylcholine)5.8%、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2.1% 、 神 经 鞘 髓 磷 脂 (Sphingomyelin)2.5%、磷脂酰肌醇(Inositol phospholipid) 0.6%、 缩醛磷脂(Plasmaloge n)0.9%。
1.1.2 脂肪酸类 蛋黄油中甘油三酸酯的脂肪酸组成非常丰富,其相 对含量为:棕榈酸 19.91%、棕榈油酸 2.25%、硬脂酸 7.89%、油酸 42.86%、亚油酸 22.95%、亚麻酸 0.94%,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到 69%[14] 1.1.3 类甾醇 蛋黄油类甾醇中胆甾醇占绝大部分,还有链甾醇、胆甾烯醇、麦角甾醇、B-谷甾醇、△-胆甾烯醇、羊毛甾醇[13]1.2蛋白质氨基酸类主要有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络氨酸、谷氨 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 胱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其中 ,亮氨酸与脯氨酸含量较高 ,分别为 0.83、0.74 mg/g[15]1.3维生素蛋黄油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以及叶酸、胡萝卜素等[8]1.4矿物质主要包括钙、铁、铜、磷、镁、锌、硒等 [15]磷的含量高达 31.3%,可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3、药理作用蛋黄油的药理作用研究较少,历代中药古籍将其作用归于“消肿解 毒,敛疮生肌”[16]现代药理研究较为集中在蛋黄卵磷脂方面,认为卵 磷脂可以修复线粒体,参与机体代谢,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和改善 动脉壁的组织结构[29]。
近年来研究发现蛋黄油有抗氧化、降血脂与 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且作为蛋黄油主要成分的蛋黄卵磷脂的研究也有 进一步发展3.1镇痛蛋黄油中的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具有疏水性,可隔绝外来刺激,能 减轻局部疼痛[17]李氏等[30]采用小鼠热板法、化学刺激、扭体法对 蛋黄油的镇痛作用进行研究小鼠热板实验中,连续给药的第 4 日,高剂 量组在给药后130 min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痛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小鼠扭体实验中,蛋黄油高、低剂量组均能减少小鼠扭体次数 结果表明,蛋黄油可明显延长小鼠痛阈值,具有局部抗炎镇痛和中枢镇痛 作用3.2促进创面愈合研究表明,蛋黄油纱布可促进植皮术后创面的周边上皮及肉芽残存 的皮岛增生蔓延;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吸附功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 力,使创面上残余坏死组织被液化清除;能改善组织内微循环的瘀滞状 态,促进血流恢复,改善局部水肿与缺氧;促进上皮增生,从而加速创面愈 合[31]3.3 提高记忆力蛋黄卵磷脂可以补充乙酰胆碱,活化和再生脑细胞,恢复和改善大脑 功能,防治老年性痴呆陈氏等[32]研究发现,蛋黄卵磷脂能提高小鼠自 主活动次数和探洞次数,在灌胃 70 d 时,中剂量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 高剂量组小鼠探洞次数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 0.05),灌 胃 80d 时各剂量组小鼠避暗实验的潜伏期和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1)。
说明蛋黄卵磷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的神经兴奋 性具有一定的改善记忆的功能刘氏等[33]对受试小鼠进行90d实验 发现不同浓度蛋黄卵磷脂受试小鼠实验组水迷宫游程时间均明显少于 对照组,高剂量组明显优于其他剂量组和对照组,且穿梭箱实验电击次数 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蛋黄卵磷脂具有一定改善小鼠记忆 的功效3.4 降血脂蛋黄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高达 69%,其中油酸作为 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 42.86%,可以与胆固醇结合形成胆固醇酯,促进 形成胆酸从肠道排出,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刘氏等 [34]通过对蛋黄油灌胃后的小鼠血清中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进行测定,确定蛋黄油不会产生 肥胖症,且小鼠血清中TG、TC含量显著降低,HDL-C含量显著增高,从 而证明蛋黄油具降血脂作用;并通过脏器指数研究 ,得出蛋黄油不导致 小鼠内脏器官病变的结果Yongzhi Jiang 等[35]实验表明,蛋黄卵磷脂能够减少胆固醇的淋 巴吸收,可能与其脂酰基部分的饱和度有关,它能增强脂质微粒的溶解性, 提供生成乳糜微粒表面膜的磷脂材料,从而显著降低小肠对胆固醇的吸 收作用。
有研究认为,卵磷脂通过改善膜的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置换饱 和脂肪酸从而保持血管细胞的流动性,能修复细胞膜损伤和改善血管弹 性的效果具有增加肝组织的机能与促进肝细胞复制的能力 ,同时,磷脂 能促进脂类转化,降低肝内脂肪沉积速率、加速脂肪输出速率因此 ,蛋 黄油具有防治脂肪肝和降血脂的作用[36]有人对 47 例伴有肝功能不 良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研究,连续服用卵磷脂 8 周,结果 TC、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