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爬天都峰名师教学设计片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我”登山前的思想变化 (教学重点)师:来到天都峰脚下,望着又高又陡的山,小妹妹犹豫了你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了“我”的犹豫和畏惧呢?生1:“我爬得上去吗?”这个问句表现出“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生2:“真叫人发颤!”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了“我”当时特别犹豫、特别畏惧的心理生3:文中对天都峰的描写,比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从侧面写出了“我”的畏惧心理生4:还有“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这个句子形象地写出了天都峰的陡,也从侧面写出了“我”的畏惧心理师:当她看到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来爬山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生:她看到老爷爷的时候,会想:老爷爷这么大年纪,还要来爬天都峰师:你们是从哪看出这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爷爷呢?生:我从“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看出这个老爷爷的年纪很大师:还从哪看出老爷爷年纪很大?生:我从“白发苍苍”看出老爷爷的年纪很大师:她还会怎么想呢?生:她会想:我这么小的年纪,来爬天都峰,会害怕老爷爷那么大年纪了,却不害怕他都不害怕,我也应该鼓起勇气爬上天都峰师:你是说老爷爷的勇气鼓舞了“我”。
这时“我”的心里是怎样的呢?生:她心里就不怎么害怕了老爷爷那么大年纪还来爬山,自己这么年轻,手脚这么灵活,怎么没有胆量爬呢?师:说得真好!对,老爷爷不怕,“我”也不怕!“我”下定了决心要爬上天都峰赏析:在品味“我”登山前思想变化的时候,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天都峰特点的重点词句以及“我”和老爷爷的对话,通过朗读和讨论,突显出语言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增强体会,进而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这不仅训练了学生探究语言的能力,还教给学生根据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的阅读方法组织交流讨论时,教师既能及时肯定学生正确的答案,又不断要求找出“是从哪看出”的,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落实到了语言文字上◆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爸爸”的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师:登上天都峰后,爸爸说了什么?(生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师:“汲取”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的是什么?生1:“汲取”就是“吸取”生2:汲取力量生3:汲取爬天都峰的力量师:受到了鼓舞,汲取战胜困难的力量你从爸爸的话中又读出了什么?生4:爸爸的话揭示出“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的原因——“我”和老爷爷经过了奋斗和努力,终于爬上了天都峰生5:这一老一小就是靠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爬上了天都峰。
生6:同时这句话也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师:爸爸为什么这么说?生7:在课文的前面,“我”和老爷爷爬上山之后互相道谢生8:老爷爷爬天都峰的勇气来源于小姑娘生9:没有老爷爷和小姑娘一起爬,小姑娘也许就没有勇气爬天都峰了师:大家看“互”字,像不像两只手搭在一起?“我”和老爷爷就是这样,手牵着手,互相扶持,互相鼓励,终于爬上了高、陡的天都峰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相互鼓励的事情吗?生10:我遇到过,有一次我有一道难题不会做,真想放弃,我看到同桌在认真思考,我觉得我要向他学习,终于做出来了生11:运动会上,我参加了1500米赛跑,虽然到最后我真的没有力气再跑了,但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看到老师用手势为我鼓劲,我咬牙坚持,终于取得了胜利师:大家说得多好啊!生活中有了鼓励,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就没有闯不过去的“火焰山”,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让自己充满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赏析:语言和思维是语文课的双翼,一堂好的语文课要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语言;在发展语言和训练思维的过程中,还应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在本片段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爸爸的话,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对爸爸的话的理解,使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及情感之上,完成了对情感与价值观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