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感染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77KB
约5页
文档ID:303092649
感染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分析_第1页
1/5

    感染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Summary:目的:分析感染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策略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感染科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后我院感染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策略,整理2015年~2016年感染科护理患者72例资料作为观察组,分析风险管理策略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6.9%)和护理纠纷发生率(1.4%)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8.4%)和护理纠纷发生率(16.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6.1%)显著高于对照组(62.2%)(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策略,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使用价值Keys:感染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护理风险是指护理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风险,护理封信管理中要求能够准确快速识别并判断临床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1],并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感染科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多数患者病情传染性较强,没有实施很好的护理容易出现不良事件,我院在2015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感染科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男42例,女32例,年龄42~78岁,平均(67.3±4.1)岁。

整理2015年~2016年感染科护理患者72例资料作为观察组,男44例,女30例,年龄46~81岁,平均(69.2±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2015年之前,我国感染科护理实施常规护理方案2015年后我院感染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策略,1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小组,由护士长组织成立,护士长担任小组组成,成员之间加强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并通过绘制制定风险管理实施方案风险管理策略实施中,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制度,由风险管理小组带头实施和评价风险管理,定期有效识别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并认真记录,明确护理风险影响因素,通过全面分析制定应对措施,降低风险事故损害程度在发生护理风险后,小组内汇报情况,定期评估风险管理实施效果,分析风险管理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并重点修订不完善的地方,提高服务质量2建立感染科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知,并加强对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培训,严格制定病历书写、交接班制度每周护士长不定期在交接班进行点评,反复想护理人员强调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前做出风险预警工作3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加强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深化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更多的了解患者心理存在的异常,掌握患者病情变化。

重点对待意识不清晰老年患者,避免患者出现坠床、窒息等不良事件同时护理人员在沟通工作中,认真疏导患者心理问题,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建立药品护理管理机制,详细记录感染科常见药物不良事件,针对可能存在不良事件的药物护理,做好输液过程护理观察工作,并准备好急救药品,定期查看药物使用情况同时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抢救技能,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度1.3观察指标分析风险管理策略实施效果记录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护理纠纷发生率,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包括烫伤、跌倒、窒息等,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量表,包括护理服务、技术水平方面调查,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1.4统计学分析采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6.9%)和护理纠纷发生率(1.4%)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8.4%)和护理纠纷发生率(16.2%)(P<0.05)详见表13讨论感染科患者年龄偏大,病情复杂,而且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2],护理工作繁重,患者容易出现交叉感染情况,容易引起不良事件,研究采用何种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现实意义。

风险干礼是指通过对现有以及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护理,在发生之前开展干预措施,减少护理风险损失分析近些年感染科护理经验和相关报道,感染科存在的风险来自多个方面,在风险管理策略中,有针对性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感染科科室种类繁多,护理人员明显不足,而且存在部分护理人员经验不足,对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预见性不足,容易出现护理纠纷事件部分感染科患者在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血液粘度增加,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加重通气障碍,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尤其是老年患者对外界环境调节能力下降[3,4],容易引起意外事件部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没有与患者及时开展沟通工作,导致患者认为药物使用错误,引起不必要的纠纷针对以上护理工作容易出现的风险,我院在护理工作中进行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对现有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防范的认识,针对容易引发不良事件的时间点,定期开展讨论会,向护士讲解案例,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为患者提供合理舒适度病房,每天检查病房设施的安全性,加强饮食指导工作,定期对患者翻身拍背等,避免患者出现窒息、跌倒等不良事件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对患者进行闹心心理疏导,增加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时间,使护理人员掌握患者一手病情资料,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我院在2015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策略,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6.9%)和护理纠纷发生率(1.4%)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8.4%)和护理纠纷发生率(16.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6.1%)显著高于对照组(62.2%)(P<0.05),说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作用,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总之,感染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策略,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使用价值Reference:[1]赵娜.浅析感染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实施与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82(27):211-211,186.[2]程蓉.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4):483-483.[3]李明惠,邱丽萍.呼吸感染科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1):547-548.[4]劳婉桃.护理风险管理在感染科病房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5-5,7.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