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生物必修一实验总结

lil****ar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88.50KB
约16页
文档ID:280699414
高三生物必修一实验总结_第1页
1/16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实验复习归纳一、显微镜 (必修一 P7)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见右图:1.镜座 2.镜柱 3.镜臂 4.镜筒 5.目镜 6.转换器 7.物镜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 10.载物台 11.通光孔 12.压片夹 13.转换器 14.反光镜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低倍镜对光;换上高倍镜后只能调细准焦螺旋;(2)使用显微镜观察物象时,两眼都要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画图;(3)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4)放大倍数计算:(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或宽,而不是面积和体积)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5)视野及物像亮度: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视野范围高倍镜大少暗近小低倍镜小多亮远大(6)使用凹面反光镜、增大光圈或增强光源,以增加视野亮度,使物象明亮清晰[课堂巩固] 1、将制作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细胞的透明度较大,为便于观察,应采取下列何种措施( ) A.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B.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C.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2、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是细胞质流动方向(图中箭头)和叶绿体(图中黑点)所在位置,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和叶绿体的实际位置是 ( ) A.顺时针、右边 B.逆时针、右边 C.顺时针、左边 D.逆时针、左边3、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3、4为目镜;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

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A.1、3、5      B.2、4、6       C.2、3、5       D.2、4、54、下面是用显徽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徽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 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⑤  C.④③①⑤  D.③②⑤④   5、光学显微镜所能分辨的最小长度单位是( ) A.厘米(cm)  B.毫米(mm)  C.微米(μm)  D.纳米(nm)6、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时( )A. 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近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C.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D.换上高倍物镜后一定要用凹面镜和放大光圈8、某小黑点的半径为lmm.面积为3.14 mm 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徽镜进行观察看到的应该是( ) A.面积为3.14mm  B.面积为3.14 mm  C.直径为2mm  D.半径为100mm9、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低倍镜—高倍镜后,视野变小,视野变暗,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 B.原来物体放大倍数为100倍,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现在改为400倍,视野中有16个细胞 C.想要观察视野左上方的物体,应把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 D.使视野变亮的方法是缩小光圈或改用平面镜10、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A.质壁分离时,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壁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C.叶绿体和核糖体随着细胞质在流动  D.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胞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 (必修一课本P18)1.实验原理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 实验材料①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应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②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佳,实验前需浸泡3-4h③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鸡蛋蛋白或用浸泡1-2d的黄豆种子(或豆浆)3.实验方法步骤① 还原糖鉴定:取 2ml待测组织样液注入试管 → 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先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60℃左右水浴加热2分钟左右,观察颜色变化②脂肪的鉴定: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III染液,2-3min后观察颜色变化方法二:切片→染色(苏丹III或苏丹Ⅳ染液)→ 洗去浮色(用50%的酒精)→显微镜观察颜色变化③蛋白质的鉴定: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 ml → 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CuSO4)3-5滴,摇匀→ 观察颜色变化④淀粉的鉴定: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 ml → 加入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巩固练习】1、下列哪个实验用到显微镜( )A.还原糖的鉴定 B.蛋白质的鉴定 C.脂肪的鉴定 D.淀粉的鉴定2、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 A.吸水纸 B.H2O C.50%的酒精 D.无水酒精3、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的是( )A.马铃薯块茎 B.浸软的蓖麻种子 C.蛋清液 D.苹果4、下列可用于鉴定脂肪的实验材料是( )A.苹果 B.梨 C.卵白 D.花生种子5、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4-5滴0.05g/ml的CuSO4溶液滴入2ml 0.1g/ml的 NaOH溶液中即成C.双缩脲试剂是将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滴入2mL 0.1g/ml的 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的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O1g/ml的CuSO4溶液6、与硫酸铜溶液在碱性环境中反应,生成紫色物质的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7、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试剂分别是( )A.碘液、苏丹Ⅲ溶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 D.碘液、斐林试剂8、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 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 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 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三、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必修一 P26)1、原理(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用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的作用 ①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 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利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3、主要步骤(如图) 4、实验现象: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实验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5、注意事项 (1)选择无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避免原有颜色的干扰,不可使用紫色外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 (2)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是混合染色剂,现用现配(3)用酒精灯烘干载玻片,目的是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4)注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描述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D.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A. 取材→水解→制片→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B. 取材→制片→冲洗涂片→水解→染色→观察C. 取材→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D. 取材→水解→制片→染色→冲洗涂片→观察3、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    )   A. 只有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B. 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红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C. 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D.红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绿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中4、下列与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用法相似的是(    )   A.碘液       B.双缩脲试剂        C.斐林试剂        D.苏丹Ⅲ四.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必修一 P47)1.实验原理: 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线粒体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2.实验材料 观察叶绿体选:①藓类的叶、黑藻的叶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观察线粒体常用人口腔上皮细胞,原因植物线粒体相对较少,且叶绿体易将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掩盖3、实验流程注意事项及解释观察叶绿体:⑴制片(取一片黑藻的小叶,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⑵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观察线粒体:⑴制片(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⑵观察:显微镜下观察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而细胞质接近无色1.制作叶绿体装片时,先滴加清水2. 观察叶绿体时,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以保持细胞活性3. 制作线粒体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0.9% NaCl溶液→用牙签取碎屑→盖盖玻片4. 取口腔上皮细胞时,要把口腔漱净 【巩固练习】1、下列哪些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 )A、藓类的叶片   B、黄杨叶横切片  C、菠菜叶下表皮或沾在下表皮上的少数叶肉细胞  D、种子植物的叶片2、下列关于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正确的是(  ) A、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侧面对着光源,以利于接受较多的光 B、在弱光下,叶绿体以较大的面对着光源,以可接受更多的光 C、在弱光下,叶绿体会较多地聚集在背光的一侧 D、对于一般的叶片,背光面的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3、用黑藻叶片观察叶绿体时,可以看到叶绿体( ) A.具有双层膜 B.是流动的 C.比其中的线粒体大 D.在不同强度光线下以同一面朝向光源4、在用藓类叶片观察叶绿体时,观察不到线粒体,是因为( ) A.叶绿体比线粒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