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基础 根据全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百万中专生计划”指导性教学计划要求,农业部农民科技教 育培训中心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编写了现代养殖技术专业课程本套教材包括《养殖 技术基础》、《动物疾病防治基础》、《规模养猪技术》、《猪病防治技术》、《规模养 禽技术》、《禽病防治技术》、《奶牛生产技术》、《奶牛疾病防治技术》、《牛羊生产 技术》、《牛羊病防治技术》、《特种经济动物生产技术》和《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技 术》等专业课程《养殖技术基础》主要讲授动物解剖生理基础、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殖基础、养 殖场环境调控和生态养殖与安全畜产品等知识本教材文字通俗易懂,各章后附有本章小 结和复习思考题配合这套文字教材制作有录像、录音教材,并编写了教学材料供教 学使用本套教材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英新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具体组织编写并按 照广播电视学校教学特点对教材进行审定热忱希望广大读者对教材中不妥之处提出宝贵意见,以期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目录第一章动物解剖生理基础第_节概述一、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细胞:是动物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组织:由一些形态相似、执行共同机能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 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类型。
在这四种组织中,结缔组织包含的种类最多,很 难分类器官:是由执行相似机能的不同类型的组织按一定规律组而成的,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结 构系统:由多个执行相似机能的不同器官构成二、 内脏、体腔与浆膜腔、皮肤内脏:是指大部分位于胸腔、腹腔和骨盆腔内器官,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 统体腔:是指动物机体内部内部的腔洞,包括胸腔、腹腔和骨盆腔浆膜腔:浆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腔隙,叫浆膜腔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 感觉冷热和压力的功能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组成三、 畜禽躯体各部名称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四肢四、 骨骼与骨连接椎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肋包括肋骨、软肋骨五、 骨骼肌大多数骨骼肌借肌健附着在骨骼上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每块肌肉均由许多平行排列 的骨骼肌纤维组成,它们的周围包裹着结缔组织包在整块肌外面的结缔组织为肌外膜, 它是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含有血管和神经肌外膜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的分支伸 入肌内,分隔和包围大小不等的肌束,形成肌束膜分布在每条肌纤维周围的少量结缔组 织为肌内膜,肌内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各层结缔组织膜除有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 肌组织的作用外,对单条肌纤维的活动、乃至对肌束和整块肌肉的肌纤维群体活动也起着 调整作用。
第二节内脏一、消化器官及功能 消化系同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 包括口 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 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 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 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二、呼吸器官及功能呼吸器官包括鼻、副鼻窦、喉、气管等上呼吸道和支气管、肺等下呼吸道,肺是进行 气体交换的场所健康家畜肺粉红色,呈海绵状,质轻而柔软,富有弹性三、 泌尿器官及功能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组成四、 生殖器官及功能第三节循环器官及功能一、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血液组成心 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二、淋巴系统脾:动物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有造血、灭血、滤血、贮血及参与机体免疫活动等功 能三、造血器官骨髓是人体最大的造血器官第四节神经与内分泌器官及功能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人体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神经系统的功能:1感觉功能2效应功能3信息整合功能4信息储存功能二、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内分泌系统由机体内的内分泌腺及散布布于全身的内分泌细胞(或细胞团)共同组成 的信息传递系统。
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二章动物营养与饲料第一节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一、 植物体与动物体的化学组成主要有碳、氢、氧、氮、钙、磷、钾、钠、氯、镁、硫、等,其中碳、氢、氧、氮四种元 素在动植物体内所占比重最大,在植物体内的含量约占95%.二、 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方式1. 被动吸收2、主动吸收三、 单胃动物的消化吸收特点猪属杂食性动物,对饲料的采食性较广,“猪吃百样草,只要你去找除了有毒、 有苦酸味、发霉变质饲料不能吃外,几乎所有的饲料都吃,其采食范围大于其他任何家畜 猪对饲料的转化率仅次于鸡,而高于牛和羊猪具有坚强的吻突,喜欢拱土觅食,所以对 猪舍建筑物和饲料有破坏性,也易感寄生虫病和其他疾病四、 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特点第二节主要营养物质一、水的营养水的生理作用1水是动物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2.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3水是各种 生化反应的媒介4水有润滑作用5水参与体温调节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1碳水化合物是家畜能量的主要来源2碳水化合物是体组织的构成物质3碳水 化合物形成体脂肪、乳脂肪、乳糖的原料三、蛋白质的营养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蛋白质是构成体组织、体细胞的基本原料。
2. 蛋白质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3. 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4蛋白质是可以代替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产热作用四、脂肪的营养1. 脂肪是构成动物体组织和畜产品的重要成分2.脂肪是贮备能量的最好形式3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4脂肪供给幼年禽畜提供必需脂肪酸5脂肪对畜体具有保护 作用五、 维生素的营养1.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改善饲料报酬2.提高种禽的繁殖性能种 畜缺乏维生素A后,受胎率下降,易发生难产、流产和怪胎等3.增强抵抗应激能力在 率禽生理紧张、运输、冷或热应激、饲养密度过高等状况下,饲料中适当补加维生素C和 维生素E,有利于减轻各种应激对畜禽造成的不利影响4.改善畜禽产品质量日粮 中缺乏维生素D,蛋鸡易产软壳蛋、薄壳蛋,降低蛋品的商品价值肉类在贮藏过程中 品质也受到维生素含量的影响六、 矿物质的营养一、动物体内的矿物元素(一)必需矿物元素体内存在的矿物元素,有一些是动物生理过程和体内代谢必不可少的,这一部分就是 营养学上常说的必需矿物元素,在体内的分布和数量由其生理功能决定这类元素在体内 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有的参与体组织的结构组成,如钙、磷、镁以其相应盐的形式 存在,是骨和牙齿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的作为酶(参与辅酶或辅基的组成)的组成成分(如 锌、锰、铜、硒等)和激活剂(如镁、氯等)参与体内物质代谢;有的作为激素组成(如 碘)参与体内的代谢调节等;还有的元素以离子的形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如Na+、K+、Cl-等。
目前证明动物一般都需要钙、磷、钠、钾、氯、镁、硫、铁、铜、锰、 锌、碘、硒、钼、钻、铭、氟、硅、硼等19种矿物元素饲料中还存在一些矿物元素, 在生产上并不表现缺乏症,但可能在体内有一定的营养生理功能第三节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一、 动物营养需要1维持需要2生长需要3生产需要二、 饲养标准1国家标准2专用标准第四节 饲料及日粮配方设计一、 饲料1. 粗饲料:指十物质中粗纤维的含量在18%以上的一类饲料,主要包括干草类、秸秆类 等2. 青绿饲料:指自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一类饲料,包括牧草类、叶菜类、非淀 粉质的根茎瓜果类、水草类等3. 青贮饲料:用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制成的青贮及加有适量糠麸类或其它添加 物的青贮饲料4. 能量饲料:指十物质中粗纤维的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的含量在20%以下的一 类饲料,主要包括谷实类、糠麸类、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油脂、草籽树实类等5. 蛋白质补充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的一 类饲料,主要包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等6. 矿物质饲料:包括工业合成的或天然的单一矿物质饲料,多种矿物质混合的矿物 质饲料,以及加有载体或稀释剂的矿物质添加剂预混料。
7. 维生素饲料:指人工合成或提纯的单一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但不包括某项维生 素含量较多的天然饲料8. 添加剂:指各种用于强化饲养效果,有利于配合饲料生产和贮存的非营养性 添加剂原料及其配制产品如各种抗生素、抗氧化剂、防霉剂、黏结剂、着色剂、增味剂 以及保健与代谢调节药物等二、 日粮配方设计日粮:是指一昼夜内一头家畜所采食的饲料量按日粮中饲料比例配制成的大量混合 饲料称为饲粮日粮配方设计的原则:1依据饲养标准确定营养指标2注意营养的全面与平衡3控制 粗纤维的给量4日粮的体积应与消化道相适应5注意日粮质地6饲料要合理搭配7饲养成 分及营养价值表的选用8选用饲料要有经济观点第五节配合饲料的加工一、 配合饲料的种类配合饲料种类:按饲料的组成划分,饲料可以分为四类,即预混料、浓缩饲料、全价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二、 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1原料的接收2原料的贮存3原料的清理4原料的粉碎三、 配合饲料的加工猪饲料加工:1称量2粉碎3混合4制粒5膨化6焙炒7发酵8打浆禽饲料的加工:1称量2粉碎3混合4添加油脂5制粒6打浆7发酵牛羊饲料加工:1精料加工2青粗饲料加工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三章动物繁殖基础第一节生殖激素一、生殖激素的分类生殖激素按其化学性质可归纳为三类:1.合氮激素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
2.类固醇激素又称甾体激素如性腺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3.脂肪酸类激素据目前所知,只有前列腺素(PG)属于此类生殖激素按其来源和生理功能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三大类:l神经激素如下丘脑分泌的释放激素、催产素及松果腺激素等2促性腺激素包括来自垂体前叶和胎盘所分泌的一些具有促性腺功能的激素(如 FSH、LH 和 PMSG、hCG 等)3性腺激素包括卵巢和睾丸的性腺激素4来自胎盘的一些激素二、 下丘脑分泌的生殖激素及临床应用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催产素三、 垂体促性腺激素及临床应用1促卵泡素2促黄体素3促乳素四、 性腺激素及临床应用1雄激素2雌激素3孕激素五、 胎盘促性腺激素及临床应用六、其他组织器官分泌的激素及临床应用前列腺素:存在于动物和人体中的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的活性 物质最早发现存在于人的精液中,当时以为这一物质是由前列腺释放的,因而定名为前 列腺素第二节雄性动物生殖基础一、雄性动物生殖机能的发育和性行为1、初情期 是雄性动物初次释放有受精能力(成熟精子),并表现出完整性行为序列 的年龄引进猪、绵羊和山羊约7月龄;牛12月龄;马15~18月龄;兔3~4月龄2性成熟:是继初情期后。
有的将其划在一起,初情期就是性成熟期3适配年龄: 性成熟的基础上推迟数日(鼠、兔)、数月(猪、羊)、甚至一年(牛、马)4性行为二、精子与精液1、 头部 一般呈扁圆形,鼠呈钩形,鸡呈略弯曲圆锥形主要由细胞核构成,内含遗传 物质DNA2、 颈部 位于头和尾连接部,一般当作头的部分由中心小体发生而来,尾部的纤丝以 此为起点颈部是精子最脆弱的部分,易断裂,造成头尾分离3、尾部 是精子运动器官,一般分为中段、主段和末段3部分第三节雌性动物生殖基础一、初情期与性成熟初情期(P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