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周志方 手 机:13928118406高温蒸煮袋经高温杀菌后的 现象分析及解决技巧¨1、低温蒸煮袋(105℃ 30分钟杀菌)¨2、中温蒸煮袋(121℃ 40分种杀菌)¨3、高温蒸煮袋(135℃ 20~30分钟杀菌)¨4、超高温杀菌袋(145-150℃,几秒~ 几分钟杀菌) 高温蒸煮杀菌袋分类(1)外观平整良好、无皱折、气泡和异物附着2)良好的阻气阻湿性,良好的机械强度3)无毒、无气味、残留溶剂测定值小于5mg/m2(4) 无渗漏、抗油脂性能优良、吸油率不大1%5)耐热、耐压性优良,经高温蒸煮后要求不破袋、不变色、不变形、不离层 对高温蒸煮袋的要求对蒸煮袋的定量要求蒸煮包装的相关标准——剥离强度蒸煮袋常见的结构 • PET/AL/R-CPP • PET/NY/R-CPP • NY/AL/R-CPP • PET/NY/AL/R-CPP • PET/AL/NY/R-CPP • NY/R-CPP • PET/ R-CPP• 常见的袋形:三边封、自立袋 • 常用的蒸煮试验设备:医用消毒锅、带反压蒸 煮锅外观:平整度(会不会翘边)、是否变形、是否变色 、是否破袋强度:剥离强度、热封强度、耐压性、抗跌落性、抗 穿刺性耐内容物性、阻隔性、遮光性等• 溶剂残留、异味、毒性试验蒸煮后的现象平整度、是否变形、是否破袋1、平整、无明显变形 2、较平整、有明显麻点、起皱 3、破袋、封口开裂、不离层 4、破袋、封口边缘裂开、不漏包 5、破袋、离层、漏包蒸煮后的外观分类1、比较理想。
2、袋内空气较多;胶体偏软;材料抗拉 伸强度不够 3、材料的热封强度差或制袋工序出了问题 4、内层CPP强度不够或耐温性差或复合结构不合理 5、内层CPP强度不够或耐温性差;复合强度不 够蒸煮后的外观分析Ø袋子是否变色(油墨部位、空白部 位)Ø袋子的透明度会不会变差Ø袋子是否会变硬、变脆蒸煮后的外观分析o 剥离强度:下降、上升o 热封强度:下降o 耐压性、跌落性:o 抗刺穿性能:蒸煮后的强度分析q 耐内容物性能q 阻隔性能蒸煮袋的耐性分析一、从膜材的角度 1. PET:表面张力≥50dyne l 大多数PET膜都能满足120~128℃的高温蒸煮,甚至 可满足135℃的高温蒸煮,但也有个别的PET膜存在 着热收缩率过大,经高温蒸煮后变形的问题所以 ,在选购耐高温蒸煮用PET时,一定要挑选热收缩率 小的产品,才好放心地使用 l 有时候,也会生产OPA/PET/CPP(PE)结构的复合 袋,这时,PET的二个面都要复合,所以,应选用双 面电晕处理过的才行,双面的表面张力都要在 50mN/m以上,否则会一面牢,另一面不够牢解决技巧——原材料 PET一、从膜材的角度2. AL: 针孔小、少;表面清洁(表面张 力 ≥40dyne)铝箔,有三点要加予注意。
l 第一,表面清洁度要高,表面应该没有油污灰 尘,表面张力要高,用简单的方法即用蒸馏水检 验时,应该全部浸润,表面张力在72mN/m以上 如果油污严重,则会产生复合牢度不高,特别 是经高温蒸煮后,会发生脱层剥离的不良现象解决技巧——原材料 ALl 第二,针孔数量要少本来,铝箔应是阻隔性 最好的材料,但,若有针孔,就要大打折扣了 ,气体、湿汽、光线会快速直接穿透,内容物 很快要变质!一般来说,铝箔越厚,针孔数就 越少,例如,7μ厚的是200孔/米2 ,9μ厚的是 100孔/米2 ,11μ厚的则少于30孔/米2 ,且孔经 不大于20μl 第三,质地要柔软、折叠时应不易断裂,有较 好的韧性购进来的铝箔应该在干燥状态下保 存,而且不要放置太久,应尽量新鲜地使用, 防止铝箔的吸潮氧化变质解决技巧——原材料AL一、从膜材的角度 3. NY: 最好是蒸煮级的,未吸湿、表面张 力≥50dyne• 尼龙膜具有高熔点、高耐热、高机械强度、高透 明度和极好的耐穿刺性性能,其刚性和阻香性比 PET差,比较柔软,手的质感极好由于分子结 构中的酰胺基,使其保持极高的极性和表面张力 ,稍加电晕处理,可达52mN/m(即52达因/厘米 ),十分有利于印刷和复合。
解决技巧——原材料NY• 但也正是因为分子结构中有大量的酰胺基极性 基团,导致其表面极易吸收同样极性很大的水 分子,严重时形成一层吸留水水膜,在印刷、 特别是在用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去进行复合时 ,常常会造成印刷不良、复合不牢,有小气泡 或白点等质量问题,所以,在选购尼龙膜时, 要注意该产品的防潮包装(用高阻隔性复合膜 密封包装,再放入干燥剂吸潮)是否完好,自 己买回来后,也应把它放到通风干燥的地方去 贮存,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 • 如果OPA的二个面都要复合,那么就要选用双 面都电晕处理过的、表而张力不小于50mN/m 的膜,才能确保二面的高复合牢度解决技巧——原材料NY一、从膜材的角度4. CPP:蒸煮级CPP,表面张力≥39dyne l 耐高温蒸煮的CPP,不应用均聚丙烯去制造,而 应该用共聚丙烯或共混改性的聚丙烯粒料去制造 这是蒸煮袋高温蒸煮的工艺条件所要求的因为用 均聚丙烯做的CPP,经高温蒸煮后要脆化,跌落试 验这一关较难通过,容易在封口处破裂,造成内容 物泄漏所谓共聚丙烯是含5%左右的乙烯或长碳链 烯烃单体,如丁烯、辛烯与95%左右丙烯的共聚物 而所谓共混改性的聚丙烯,是用乙丙树脂、聚异 丁烯或橡胶类物质与均聚丙烯按一定的比例共混做 成的。
解决技巧——原材料CPP共聚丙烯或共混改性聚丙烯做成的CPP膜 ,手感较柔软,透明性比均聚丙烯差, 延伸性较大,在常态或经高温蒸煮后去 拉伸时,表现出强韧性,有金属光泽的 丝状,封口强度极高,耐压性和耐跌落 性很好解决技巧——原材料CPP二、从油墨方面• 油墨: • 双组份反应型聚氨酯为连结料的油墨 ,如深日 、上海DIC、江门东洋、天津东洋等外资技术 的产品外,纯国产的也已得到应用,如超力福 300LM、色相鲜艳、饱和度高、复合性能好、耐 高温(蒸煮后不褪色、不变色、附着力 不降低)、耐水性好解决技巧—原材料(油墨)三、从胶水的角度• 胶水:剥离强度高、耐温性好、蒸煮后剥离强度衰减≤20%或上升、胶体不发粘、不变 脆我们的做法解决技巧-原材料(胶粘剂)• 稿件设计:图案设计时封边处最好没有油墨 • 产品结构:复合结构、袋形、封边等 • PET/NY/AL/CPP(制袋设备较差时用此结 构,手感较软 • PET/AL/NY/CPP(杀菌设备较差时用此 结构,手感较硬 • 印刷工艺:油墨的选择;烘干;存放时 间间隔解决技巧——生产工艺• 复合工艺:上胶量要达到要求(121℃袋≥4g/m2, 135℃袋≥4.5g/m2 ),熟化条件,复合步骤等• 熟化工艺:温度,时间 • 关于熟化的温度和熟化的时间,一般要求在50~ 55℃下保持48小时以上,最好72小时,但也有些胶 粘剂要求放置5~7天。
这一点,必须按各种品牌型 号的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去做,最忌熟化室温度过低 、熟化时间过短!熟化室里的温度,还要用通风流 动的方式,维持到各点同一,室内空气也要适当置 换,把熟化时析放出来的残留溶剂排到室外去,补 充干净清爽的新鲜空气,这样有利于降低复合物的 残留溶剂量和异味,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解决技巧——生产工艺• 制袋工艺:压力、温度 • 复合物熟化好后,要先检测层间的复合牢度 和残留溶剂量,数据达到要求后,才可以取 出来拿去制袋用复合膜作成蒸煮袋空袋, 大多采用三边封制成平袋或自立袋,极少做 成中缝(背封)袋的形状不同的结构、不 同组合、不同层数的复合膜,其热封强度是 不同的,可以是45~80N/15mm之间对于 不同结构组合和不同层数的复合膜,热封制 袋的工艺参数也应该不同解决技巧——生产工艺热封制袋的工艺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和时间,它 们之间有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关系,其中,温度 是起主导作用的,压力和时间是辅助作用的我们 知道,蒸煮袋是用CPP膜或HDPE膜作为可热封层 的,他们的熔点比LDPE要高,所以热刀的温度要 比做LDPE膜的高出许多,大多在180~230℃间选择,如果温度太低,压力再大、加压时间再长,也 不能使CPP达到熔化自粘的程度,只有选定适合的温度,再经过一定的接触压力和接触时间,才能完 成热封制袋的目的。
解决技巧——生产工艺• 制袋工艺: • 在热封制袋时,复合层数越少、厚度越薄的复合物 ,热刀的温度就越低,层数越多、厚度越厚或还含 有铝箔的复合膜,热刀的温度就应该越高制袋机 上的热刀从纵向分布来看,一般都有二、三排,每 排又会有好几把必须每一把而且每一把的每一点 ,温度都要一致,否则,做成袋子的封口强度,就 会出现不一致,有的高,有的低,我们必须严格控 制、经常观察检查才行热封制袋时,热刀压下去的 压力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了,牢度不够 ,太大了,又有可能破坏CPP或HDPE内膜原来的 厚度,使热封熔接部位二层内膜的总厚度,比原来二 层之和的数值要小,造成封口力降低解决技巧——生产工艺•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热刀压下去时,千万不能 靠袋子内边那侧压力大,外边那侧压力小最 好调整到靠袋子内边那侧的压力略小一点点, 这样才不会使两层内膜受压熔接时,内侧位上 的厚度减少、薄膜的原状受到破坏,封口强度 才有保证• 对于不同的复合膜,最好先用热封试验仪去探 索最佳的温度、时间和压力这三个参数,然后 把它们作为车间操作的依据,稍微作些调整, 就可以做出很好的袋子了解决技巧——生产工艺• 蒸煮方法:内容物的包装、封口,带反压的 蒸煮设备,冷却过程。
解决技巧——蒸煮工艺l 在这里我们主要就蒸煮后的一些现 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 办法;有些问题没有展开和深入上面 提到的一些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不 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结 束语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