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过程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五万余人12月,黎平会议召开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也开始确立会后,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宣告结束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宣布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1934年至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为 :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最显著特点 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