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各种小升初方式的利弊

xiao****197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84KB
约3页
文档ID:84925438
各种小升初方式的利弊_第1页
1/3

各种小升初方式的利弊一、 小升初考试优点:1. 便于了解,诊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智力状况,有针对性的安排合适的教育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于加强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3. 符合“付出-回报”观点,符合公平竞争原则4. 有效防止“权利寻租”现象符合市场角度出发的教育公平,对家境一般的家庭提供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缺点:1. 长时间的学习,习题演练,竞赛考核等,打压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疲劳学习2. 使学生缺少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沦为做题机器3. 压抑学生的自由发展,高分低能现象突出二、 就近入学(抽签排位)优点:1. 降低学生考试负担2. 改变差校面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 从全局看,符合“公平”定义,维护“学生”这个整体群体的整体利益,维护“学生”这个整体群体的受教育利益4. 遏制择校,遏制小学阶段恶性竞争,使得薄弱校与重点校起码在生源上处于同一水平线,拉近校际差距5. 表面上限制以经济和政治权利寻求优质教育资源,维护社会公正公平缺点:1. 学生,老师倦怠松懈现象突出,阻碍个人素质的提高,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不能改善弱校面貌,择校现象隐于地下,日益严重,有可能导致腐败现象发生在对子女期望值高的家长心中,公平性丧失。

3. 从“特长”考核方面入手,有可能更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负担4. 入学机会不公平和教育质量下降,不能提高初中办学效益和积极性,对素质教育也没有太大作用5. 违背市场角度出发的教育公平,不能保证绝对的教育公平剥夺学校间平等竞争机制,阻碍教育机会平等的实现,无法实现人人享有适合的高质量的教育三、 免试直升(九年一贯制)优点:1. 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人才培养的创新2. 便于解决小学、初中衔接问题,淡化小学、中学的阶段差异3. 更系统,完整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为学生的学习品质与提供有利的条件4. 消除小学到初中的升学竞争,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5. 有利于学校实施长期的品德培养和特长培养等教育活动,有利于学校校园文化的渗透6. 教育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整合,降低学校运作成本,产生更大的办学效益7. 有利于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学生特长的培养8.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缺点:1. 低高年级学生年龄差距过大,互相影响,管理不便2. 学生在同一所学校时间太长,环境稳定,刺激因子少,缺乏新鲜感,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和眼界的拓展3. 很难去找到一种管理模式既适合于年幼学生,又适合年长学生,会有两头不讨好之嫌。

4. 免试直升后,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个全新课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