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组评价评分标准课堂小组评价评分标准一、练习回顾1.习惯分:观察学生是否能按时上下板;是否能保持安静;是否能自觉帮扶纠错;是否能自觉到座位上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是否能认真倾听课代表及教师的点评违反者每人次扣 2 分由科代表、教师负责评分2.信度分:左顾右盼、交头接耳或监督不认真者一人次 5 分由教师、科代表及监督小组长负责评分3.效果分:按照十分制对组内每个学生效果予以计分,然后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分依平均分分别予以 20、16、12、10、6、2 分奖励,由监督小组提供平均分科代表负责评分4.批阅分:以准确率、组织与速度对各组评价,批改错误一处扣 5分,指出批改错误的小组发现一处加 5 分此项由教师负责评分批阅速度前三名按 6、4、2 加分由科代表评分5.板书分:书写较好的小组予以加分,分值为 3—5 分较差的扣5 分由教师评分6.参与分:全员参与,没有参与的缺一人扣 5 分二、自学讨论(此项评分均由教师评分)1.学习投入度:主要为扣分,一人次不认真者扣 2 分由教师评分2.组织形式与组内帮扶合作:由教师观察评分,有多层面的交流组织好、帮扶到位较好的小组加 5 分3.效率:完成任务较快的小组加 3--5 分(可对前四个小组进行加分)。
由小组长完成后举手示意,教师核实后加分4.效果:由教师通过听、看、问、测来予以评分,基础知识能通过组内帮扶人人过关,当堂掌握好的小组加 5—10 分5.问题的生成:鼓励学生在预习时生成高质量问题,能对预习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教师通过交流提升或学生的自主发言予以了解评分好的小组加 5—10 分三、交流提升(此项评分均由教师评分)(一)展示分:设总分 30 分1.准备与组织:分工明确,衔接紧凑所有展示组学生能集中在最前面关注本组的展示卡壳后能有本组学生及时补充纠错不到位的小组扣 1—5 分2.语言神态、精神面貌:用规范的语言讲解,声音宏亮,流利无口头禅,语言富有感染力;站姿正确,面带微笑,富有朝气不符要求者每组次扣 1---9 分3.展示讲解有导入、有思路分析、有答案讲解、有规律解题方法的总结、指出解题的关键、应该注意的问题、易错的地方、用到了我们所学到的哪些知识、有展示总结不符要求者扣 1---9 分4.展示应通过对关键步骤的设问、讲解后抽测(要学生讲出上下步骤的理由) 、适当的变式训练等形式实现互动,来保证效果落实问题的设置要简练、恰当不到位者扣 1---9 分5.展示形式:与讲解内容相符合,精彩、有创意且有效果的加 5—10 分。
6.时间控制:要求学生养成在规定时间完成展示任务的习惯,时间控制的好的小组加 1---5 分.7.参与:要求组内参与超过 7 人,每少一人扣 3 分全员参与的加5 分但切忌为追求参与率,把一个连贯的讲解肢解得支离破碎二) 、其他1.板书:较好的加 3---5 分2.异组抽测:展示时被抽到的小组反应迅速、讲解流利,答案准确的每人加 5 分不能解答的扣 3 分3.异组追问点评:能在关键之处追问质疑的,能从知识层面对讲解组点评、补充根据追问、点评质量实施 5—10 分的加分4.纪律:所有学生能关注课堂,认真思考,不理解的随时追问不专注课堂的每人次扣 5 分四、浏览巩固(此项评分均由教师评分)要投入,及时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思考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不懂之处立即小声的在组内寻求帮扶教师根据情况对不认真的小组予以扣分(扣 5---10 分) 五、抽测达标1.依平均分自高到低:各组加 20 分、16 分、12 分、10 分、6 分、2 分2.满分一人另奖励 5 分3.如果教师要求更加精细,还可在每组设置一个进步奖,每次加 5分六、其他建议1.对学生随机主动的参与,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分值加分。
2.多次发言的优生,不能加分3.各班将每节课的得分要公示在小黑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