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拟“海市蜃楼”现象.doc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2MB
约5页
文档ID:539383848
模拟“海市蜃楼”现象.doc_第1页
1/5

研究人员:初二(10)班 黎殷妍、苏适、肖凡、梁敏婷、张芷君、戴琦指导老师:周少芬“所谓楼台,所谓海市,大抵皆因山川之气掩映日光而成,固非蜃气,也非神物这是明代陆容在其著作《菽园杂记》中的话,这短短的一句,揭示蜃景形成的大气条件,也指出所谓蜃景并非神物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山市》也把山中蜃景描绘成一幅奇异的图画1988年6月17日,我国首次拍摄到了“海市蜃楼”的现场实况,当时海面上出现了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桥梁等奇观在沙漠中,迷路的人缺水缺粮,忽然看见了绿洲,但走近了却发现原来只是海市蜃楼的幻像,空欢喜一场,这就是海市蜃楼,是大自然跟我们玩的魔法古人大多不知蜃景的形成原因,竟将其作为神仙显灵,跪拜祷告其实这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光的折射海市蜃楼的成因是光线在空气中被折射,再加上全内反射的结果通过制作“海市蜃楼”现象模型,探究“海市蜃楼”现象的形成过程及了解光的折射现象1、准备250mL烧杯两个、高28mm、宽48mm“┴”型的白铁皮挡板一个、60×10平方毫米白铁皮一块、红色纸一张、食盐、搅拌棒、酒精灯、水、化学纯盐2、分工黎殷妍、梁敏婷、张芷君、戴琦负责做实验;肖凡负责照相;苏适负责记录。

3、步骤我们参考物理实验册中提供的做法来进行实验制作饱和溶液戴琦正在搅拌盐水在烧杯中加水和食盐,不断用搅拌棒搅拌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在加热的时候,我们也适当的增加盐的分量为了要保持烧杯中有食盐未溶解,所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在盐水的基础上加上化学纯盐,制成饱和溶液放入白铁皮挡板张芷君往烧杯里加盐 我们把饱和溶液加热至沸腾后,把饱和溶液倒进另一只250mL烧杯中,高出挡板5mm我们需要把“┴”形的白铁皮挡板放进饱和溶液中,这成为我们这次实验中的一大难点因为挡板的底座部分和垂直的部分很容易分离,一放进饱和溶液里就塌下来了,我们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可是我们想到了把垂直的部分调转过来,用另一边嵌入底座部分的中间,刚好卡住了,我们再把挡板小心翼翼地放进饱和溶液中,制作扩散层溶液肖凡在搅拌饱和溶液这是我们全组成员都认为困难的一个步骤要将被清水浸湿的布盖在烧杯中饱和溶液的表面上,往杯中倒水,之后还要把白布轻轻地拉出来虽然是难度很高,但是我们还是克服了这个困难我们曾经试过用绒面的布,但布湿水后太重了,直接下沉,溶液从旁边渗上来我们也打算用药棉后来我们想到了用塑料袋,塑料袋既轻又薄,而且绝不会渗水,所以我们就把装盐的保鲜袋剪了一部分出来,刚好能盖住烧杯杯口,因为烧杯壁上有水,把塑料粘在杯壁上,饱和溶液不容易渗出来,我们把塑料一点一点往下推,知道贴近饱和溶液表面,用另一个烧杯沿烧杯壁往杯中慢慢地倒水,再从旁边把塑料拉出。

这样就能形成具有明显的不同折射率梯度(不均匀的介质)的而又较恒定的扩散层溶液4、结果图1 按实验册上的做法可以看到图一的景象我们的做法不同于物理实验册的做法我们使红纸做成的三角形的一条边与饱和溶液和清水的界面垂直,看到了两个三角形的像重叠在一起,说明不同折射率的扩散层使一个三角形实物形成两个三角形的像黎殷妍:通过这次探究“海市蜃楼”现象,我体会到做科学实验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如果缺少耐性就会导致实验的失败同时也需要同学们的分工合作,组员的分工很重要,这才有协调性这次实验是我明白原来造成“海市蜃楼”现象是如此简单,不禁感到科学是这般神奇苏适:我在这次的实验中体会到科学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这次实验虽然按物理实验册做法去做,可是我们都在实验册的做法的基础上,大胆地加上了自己新的想法、做法,才使我们克服实验中的种种困难我们在做其他事的时候也要有这种创新的精神,不能在一种方法上钻牛角尖,这样才能使我们学得更多肖凡: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小组制作了“海市蜃楼”的模型.通过实践,我们体验了“海市蜃楼”的奥妙,明白了“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同时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再实验中,挡板成了我们实验的主要困难,由于挡板的稳定性不是很好,经常脱离嵌痕,歪向一边,导致我们总是要扶正它,因此,在挡板上面我们费了较多的时间.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在“将布慢慢放如烧杯”这个步骤中,用塑料代替布,做出来的效果好得多.从中,我们明白了,做实验要有创新精神.梁敏婷: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我收益匪浅。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一切,而是代表你为成功打下基础,一直往成功的道路迈进其实在进行实践活动中,我们几个同学也会有不同的意见,有时还会闹矛盾,甚至吵了起来其实,我们知道大家都是为集体好因此,这些小小的吵闹很快就会结束,并且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在实践中,制造两层明显的不同折射率梯度(不均匀介质)的,而又较恒定的扩散层溶液这个环节是非常考验我们之间的配合,在此更能体现出我们的合作性戴琦:经过全组成员的努力终于使——模拟“海市蜃楼”现象的实验获得成功不过实验其中可说是历尽艰辛啊!例如:当板放入水中总是倒塌,其中经历了十几次失败;还有就是棉布浸湿后过重总是滑落入杯内,最终我们想到利用塑料纸来代替.经过这次实验我明白到做实验时一定要灵活变通,更懂得了每件事的成功都离不开集体的合作张芷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明白了科学实践为何需要有耐性与创新精神,在制造饱和溶液是,要不断地搅拌,加盐,加热,最显出耐性的重要而在实验的工具上也具有创新精神正是因为我们具有耐心与创新精神,才使这次实践活动取得成功教师点评:在模拟“海市蜃楼”现象实验过程中,处处闪烁着同学们创意精神,同时根据实际进行大胆改革实验装置,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能力,从中提高 兴趣,增强了学习自主性,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