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精选十篇)

1821****69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1.68KB
约26页
文档ID:374143345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精选十篇)_第1页
1/26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精选十篇) 第1篇: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1.您对我国法律了解多少? A非常多——7——15.56% B很多——15——33.33% C一般——17——37.78% D少——6——13.33% 2.您认为我国法律执行状况如何? A非常好——19——42.22% B很好——16——35.56% C一般——9——20% D差——1——2.22% 3.您觉得影响我国法律有效执行主要原因是? A法律本身没有足够的权威——15——33.33% B执法机关执法不严——9——20% C一些领导干部不守法——17——37.78% D多数人对法律尊重不够——4——8.89% 4.您认为我国法律完善程度如何? A比较完善——24——53.33% B基本完善——17——37.78% C不完善——3——6.67% D很不完善——1——2.22% 5.您觉得法律能维护您的切身利益吗? A能,我对法律非常有信心——25——55.56% B不能,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和工具——6——13.33% C现在还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10——22.22% D说不好——4——8.89% 7.您认为法律与道德哪个重要? A法律——23——51.11% B道德——22——48.89% 8.您在日常生活中,会自觉遵守法律的规定吗? A严格遵守——25——55.56% B大部分遵守——14——31.11% C有时会——2——4.44% D对法律规定不了解——4——8.89% 9.当您在路上遇到一个小偷正往路人口袋里偷东西,您会 A明哲保身——10——22.22% B及时告诉受害者——17——37.78% C报警救援——20——44.44% D不知道——0——0% 10.对于一个跟你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向您借钱,答应两个月后还,您会要求他写借条给您吗? A关系那么好,不用写——17——37.78% B应当写——17——37.78% C写不写都无所谓——11——24.44% D说不清——0——0% 11.如果发现干部违反规定多收费,您通常 A忍忍算了——11——24.44% B向上级部门反映——25——55.56% C不交——8——17.78% D到法院去告——1——2.22% 12.您认为打官司的行为 A值得鼓励——16——35.56% B斤斤计较——4——8.89% C正常——25——55.56% 13.您认为打赢官司主要靠 A金钱——9——20% B律师——5——11.11% C与法官关系——1——2.22% D法律——30——66.67% 14.你最想了解哪部法律 A宪法——21——46.67% B刑法——8——17.78% C民法——7——15.56% D劳动法——9——20% 15.你认为对你最有帮助的法律是 A宪法——20——44.44% B刑法——5——11 .11% C民法——11——24.44% D劳动法——9——20% 分析如下: 第一题从整体上评估被调查者的法律意识程度,以便迅速掌直接把握被调查者实际情况。

从第一题的回答情况来看,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仅有13.3%的人认为自己了解的法律知识少,相反,有33.33%的人认为对我国法律了解比较多 第二题从法律的执行程度出发,调查公民对现形法律的满意程度从问题的答案来看,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满意的,有20%、2.22%的人认为一般和差,说明我国法律执行状况还应该继续改革深化,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三题延续第二题对执行状况的考察,深入研究当前我国法律执行不足的具体原因从调查结果看来,认为“一些领导干部不守法”的人最多,占37.78%;其次是“法律本身没有足够的权威”,占33.33%;“执法机关执法不严”,占20%;“多数人对法律尊重不够”,占8.89%就整体而言,说明我国封建法律意识残余还大量存在,“官比法大”、“情比法大”的思想依然存在,还有好多人对法律关心较少,缺少主人翁意识 第四题调查我国公民对法律完善程度的认识,以评估其法律意识调查中显示超过一半的人都认为我国法律比较完善,近四成认为基本完善,只有少数人认为不完善和很不完善这同时也反应出我国立法工作做的比较令人满意 第五题将法律与公民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切身利益出发,调查公民对法律信心度的认识。

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调查者对法律充满了信心当然也有13.33%的受调查者认为法律不能不能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和工具,这说明了我国法律在现阶段确实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还有很多值得有关部门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六题调查公民法律意识的来源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学校和家庭所占比重最大,都占到28.89%来自社会和其他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分别占22.22%和20%说明家庭和学校是我国公民获得法律知识的重要来源,社会及其他方式也占一定的比例这要求我国应继续加大在家庭学校的宣传力度,同时,拓宽现有方式,积极寻求新方式向公民普及法律知识 第七题研究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其结果显示认为法律重要的占51.11%认为道德重要的占48.89%可见结果不容乐观法律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道德在我国公民的心中还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传统的法律意识在我国公民心中还根深蒂固 第八题从公民生活出发调查公民在实际生活中面对法律时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法律的占55.56%,大部分遵守占31.11%有时会占4.44%,对法律规定不了解占8.89%虽然严格遵守的占大部分,但不遵守的和不了解的也大有人在。

第九题主要调查当公民面对紧急情况时做出的反应此项结果不容乐观,明哲保身者占了22.22%,说明我国公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传统小农思想仍有一席之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麻木思想愈演愈烈 第十题主要调查公民的契约意识程度当朋友向自己借钱时认为应当写的不足四成,大多数人都有不用写和无所谓的思想就此问题而言,我国公民契约意识不强,相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相距甚远,这对我国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利 第十一题主要调查当发现领导干部违法时,我国公民的反应情况此项调查结果也不容乐观只有一半的人能向上级领导举报,利用法律渠道去法院起诉的 仅占2.22%,而有24.44%的受调查者采取“忍忍算了”的消极心理我国公民对的法律意识比较消极 第十二题直接从诉讼出发,通过调查公民对诉讼的态度以间接判断公民的法律意识结果显示有过半的人认为打官司正常,35.56%的受调查者认为打官司值得鼓励,然而有8.89%的受调查者认为打官司是斤斤计较,虽然比重不算大,但同样能反映出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亟待提高 第十三题继续深入研究十二题中关于法律诉讼的问题,调查公民心中打官司胜利的重要条件其中66.67%的受调查者认为法律是打赢官司的重要条件,其次便是认为金钱是打赢官司的重要条件,占20%的比重,认为律师和与法官关系是打赢官司重要条件的分别占11.11%和2.22%。

这也体现出了现在社会上还大量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我国还并没有真正做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第十四题调查公民最想了解的法律结果显示想了解宪法的受调查者占 46.67%,居于首位,其次是劳动法占20%,刑法占17.78%,民法15.56%说明我国公民对宪法了解的兴趣较弄,但同时也呈现出需求多元化的特点 第十五题延续第十四题的研究,调查公民心中认为最有帮助的法律结果依然是宪法居首位,占44.44%,体现了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的地位,其次是民法占24.44%,劳动法占20%,刑法占11.11%我国应继续加大法律宣传力度,面对普通公民,投其所好,多样化宣传 第2篇: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因为考虑到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都是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尽可能做到浅显易懂在爸爸的助下,这次的调查共发问卷60份,每个村各20份采用当场回收的方式,60份全部回收,但有4份没按要求填写,所以,最后的有效问卷为56份 以下是我的调查问卷: 1、你对法律知识了解多少 a、该了解的都了解了12.8% b、不太了解65.3% c、不了解21.9% 2、您觉得法律能维护您的切身利益吗 a、能,我对法律非常有信心10% b、不能,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和工具18.3% c、现在还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

31.7% d、说不好40% 3、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您会: a、利用法律的手段解决40% b、带上一群人,拳头解决17.5% 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气吞声10% d、拿钱私了32.5% 4、您觉得您的法律意识强吗 a、很强20% b、一般72% c、不强18% 5、您觉得法律和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a、关系密切55.8% b、关系不35.82% c、没关系8.33% 6、您在日常生活中,会自觉遵守法律的规定吗 a、严格遵守47.5% b、部分遵守28.3% c、有时会14.12% d、对法律规定不了解10% 7、您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吗 a、知道,并且十分清楚9% b、体知道48.8也有一些像有经济往来的行为,,如借款不写借条,总以为家是熟人,是朋友,不会出问题,而一旦出了问题,又无凭无据,无法求得法律的保护;更有甚者,一些村会的干部的法律意识也十分淡薄,公然出面去解决本村发生的刑事案件,以私了的方式解决,使得触犯刑法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2)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 因为法律的普及逐渐深入农村,部分村民一般都还是能肯定法律的价值的。

可是,还有许多村民对相当部分的法律规范和司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现行法律调整的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法也不愿主动地去了解法律,从而用合法的手段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法律赋予的检举权、控告权还不甚了解 (3)妇女的法律意识更为淡薄,且一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在广农村,应该特别是在偏远的山村里,多数的"妇女经济上还不能够立,走不出家庭的圈子,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家庭也时有发生,妇女受歧视、受虐待、受摧残的事时有发生,但她们却忍气吞声,不会拿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以上现象的分析: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