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二思想品德下册知识点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8.50KB
约17页
文档ID:44873082
初二思想品德下册知识点_第1页
1/17

1初初 二二 思思 想想 品品 德德 第一课第一课 推开法律之门推开法律之门 一、课标依据:(课标一、课标依据:(课标 8 页)页)3.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3.2 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法律的概念、本质、作用,理解体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实现人民权利的重要保障,懂得学习法律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能力目标: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有初步的法律意识,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重点:生活离不开法;法律的特殊性及法律的本质难点:法律的特殊性及法律的本质三、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目、规矩成方圆1、 规则的含义和范围定义: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范围: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2、规则的作用规则指引和规范着人的行为,维护着社会公平和正义规则是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尊重和遵守社会规则,是一个人能够明辨是非、具有正义感的外在表现。

二目、特殊的行为规范1、法律包括宪法、狭义的法律、法规2、法律的含义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3、法律在制定主体、保障机制及适用范围上的特殊性法律的特殊性:从制定上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2从保障机制上看: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从适用范围内看: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具体见课本 7 页第一段)4、法律的本质及类别法律的本质:法律的本质: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法律的类别:根据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三目、生活离不开法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促进社会进步,法律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第第 2 课课 树立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意识一、课标依据:(课标一、课标依据:(课标 13 页)页)3.1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2.能力目标: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崇尚宪法,树立宪法意识重点:人民权利的保障书难点:至高无尚的地位三、知识点:三、知识点:第一目 至高无上的地位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生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立法的基础和依据第二,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就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第二目 人民权利的保障书1、由宪法确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3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利益在法律上的最高体现3、在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已经建立起来,国家通过立法和司法,保障公民各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得以实现第三目 崇尚宪法1、为什么要崇尚宪法?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要求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表现在: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宪法禁止或否定的某些行为,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2、怎样崇尚宪法?崇尚宪法,必须牢固树立宪法至上、宪法至尊的观念,同时必须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同一切违犯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第3课第3课 依法治理国家依法治理国家一、课标依据:(课标 13 页)3.2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3.3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掌握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明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2.能力目标: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树立法制观念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重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难点:法治是最为安全、代价最小、最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三、知识点4第一目 治国有方略1、法治是最为安全、代价最小、最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2、法制就是法律制度法治,则是“法的统治” 3、依法治国(1)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物、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本质: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3)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必然要求第二目 治国铸基石1、依法治国首先要求依宪治国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党执政兴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有法可依2)违法必究遵循的原则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3、法律监督法律监督是国家为保证法律统一实施的一种法律制度法律监督的广度、深度以及监督实效,反映着一个国家实现民主的程度法律监督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加强法律监督,对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重要意义5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法律维护权益法律维护权益 (上)(上) 第第 5 课课 法律护我成长法律护我成长课标依据:课标依据:(课标:8 页)3.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3.5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课标:10 页)3.3 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3.6 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给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特殊关怀和保护,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